3D《皮娜》,绘出灵魂的维度
3D技术的尝试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之初,自1930年代之后,差不多每隔十余年,总会风靡一阵又随即偃旗息鼓。无论怎么还魂,都是借助视觉奇观吸引观众,因此影片也多是魔幻、惊悚、科幻、情色等以视听效果直接刺激感官的类型。
3D技术的尝试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之初,自1930年代之后,差不多每隔十余年,总会风靡一阵又随即偃旗息鼓。无论怎么还魂,都是借助视觉奇观吸引观众,因此影片也多是魔幻、惊悚、科幻、情色等以视听效果直接刺激感官的类型。文德斯的纪录片《皮娜》却以3D技术实现电影表达的艺术突破,是艺术与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比较2D和3D版本便会发现,多出的这一个维度不仅仅是技术噱头、立体感、更饱满的感官体验,更重要的是描绘出了“灵魂的真实”。
因皮娜令人猝不及防的辞世,刚刚开机的关于她的传记电影也不得已由“纪录片”变成了“追忆片”。为了达到某种历史真实,纪录片常用采访当事人、访问遗迹、“搬演”等手段来追溯不复存在的人或事。《皮娜》也用这些常规手法重塑这个没有留下太多影像记录的、业已远去的生命。电影结构了多层时空,并用3D摄影和2D历史影像的对比交错增加这些时空的立体感。访谈、舞蹈和历史影像所承载的意义在不同时空中穿梭、沟通,在多维度塑造中获得了一种灵魂的真实,就像一枚多面切割的钻石终于捕捉到了太阳的光线。
开篇镜头是城市全景,在近景处的建筑上有张皮娜的巨型海报既代表她本人也代表她的艺术生涯,构成片中生活与艺术空间、过往回忆与现在时态的交会点。不同时态和空间中的叙述自此展开。
对皮娜同事的采访构成现在时态生活空间的基础。蓝灰色背景下、中近景半身镜头中完成的访谈片段与具体的现实情境刻意保持距离,镜头极力捕捉受访者追忆过往时的表情与眼神,于是为切入非现在时的追忆提供了“接口”。与之平行的是现在时态艺术空间。舞蹈家们重演皮娜编排的经典舞蹈片段,以肢体动作、表情、演员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张力再现蕴藏在舞蹈中皮娜的灵魂、对她的理解与回忆。外景舞蹈片段则将现实空间变为舞台艺术空间,表明皮娜的艺术来自真实的世界,其灵魂也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中。
《穆勒咖啡馆》片段中,两位舞蹈家在花园里对着舞台模型追忆与皮娜一起创作时的情景。镜头从模型探入、接到3D摄影的舞蹈场景,又切入皮娜自己表演这出舞剧的2D资料影像,表达了产生于记忆中的历史质感。3D和2D对比显出皮娜已不属于现实世界(不存在于3D摄影的现在时空中),却有种在现实中看见灵魂(2D影像)的“还魂”魅力。
早期电影中最常见的“舞台记录”也不再平淡。有时舞台边缘出现“观众”后脑勺的黑影,因为3D的立体感优势,不仅支撑起画面中剧场的立体感,同时对于大多数未曾有机会观看乌普塔尔剧团演出的电影观众来说,3D立体效果打开了银幕与电影院之间的横沟。电影观众可将自己与画框中的“观众”认同,通过“不可能”的舞台来“观看” 乌普塔尔艺术家们的表演。
电影结尾处,舞蹈家们从室外走回剧场,观众席上空无一人,舞台上只悬一块投影幕布,皮娜在幕布上重现。当投影上的2D皮娜影像挥手致意后消失,仿佛是弥补仓促离世时未能完成的告别,是最动人的灵魂的谢幕。
这部影片正是要追溯似乎无可追寻的皮娜的灵魂,展现她生命里的挣扎与孤独、欢乐与悲伤、软弱与坚强。跃于银幕之上的舞蹈终成为超越肉体的灵魂之舞。如果说一般2D影像是肉身,这里多加的一重维度,便成为上帝造人的时候往泥土里吹的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