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3D>产业机构>产业观察

专家观点:3D技术正向“双行道”迈进

文章来源:电子工程专辑台湾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9日 点击数: 字号:
    

  iPhone 4所提供的 FaceTime 视讯通话功能,可能是引起市场最多注意的一款工具,但 iPad 与 iPhone 的前向摄影机可提供的功能并不只是视讯通话;这类摄影机就像是小小的眼睛,能透过程式化追踪使用者的头部位置,在我们转向左边或右边时,产生与使用 Kinect类似的移动效果。但这种效果虽然很类似,其实只是表面(facade)的;例如当我们闭上一只眼睛时,那些单个前向摄影机就只能产生2D影像地图,失去影像的深度。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iPhone已经采用了深度感测技术,而且是与Kinect一样的原理。在 iPhone的听筒喇叭内,有埋入一个红外线(IR) LED,会测量其前方物体的反射率(reflectivity);这也就是使用者可以不须先按下任何按钮,就能藉由将耳朵贴近电话以切断通话的原因。双摄影机与红外线感测器都可达到一样的效果,但两者之间实际上是以红外线方法较佳;因为要从两个摄影机的影像转译出景深资料,所需的运算功耗远高出从红外线感测器资料转译的方法。

  此外,红外线感测功能在黑暗与明亮环境的效果一样好,就有点像是技术进阶版的“手电筒”应用程式;虽然大多数的使用者并不会需要带着智慧型手机通过黑暗区域,但这也代表着深度感测应用程式可能会将某些新功能推向市场。

  这就好像我们有第二双眼睛一样,行动装置的深度感测资讯输入功能可以看到我们所指向的任何事物;对视障者来说,这种功能不仅意味着能以手势指令来取代触控萤幕入,也表示他们的行动装置具备做为视觉协助工具的潜力。一个由德国大学生所组成的研究团队,已经尝试过将Kinect配戴在视障者的头部,用以作为导航工具;将深度感知功能整合到行动装置,则可能提供类似的好处,而且不须负担Kinect的笨重。

  深度感测介面总有一天会颠覆我们与电子装置互动的方式。首先,触控萤幕的出现让我们的手指与其自然的动作取代触控笔,现在Kinect则免除了使用者与其装置之间的所有工具。 iPad的 GarageBand 乐器程式,能让使用者以空中手指拨弦的方式来演奏,未来甚至可能会推出新一版的Angry bird游戏,让玩家可以从萤幕外弹指操纵愤怒鸟儿来击溃小猪砖块。

  但尽管可能受到欢迎,支援深度感测功能的行动装置能否普及,最终命运还是掌握在制造商手中;而且到目前为止,厂商们对3D的兴趣集中在“所输出的资讯”、并非输入技术。已经开始预购的HTC EVO 3D,可望是第一款裸眼式3D Android手机,具备类似功能的LG Trill则将紧接着上市。在Apple这厢,市场猜测iPhone 5会支援3D摄影机与显示器;而且该公司手里还有不少3D投影机/显示技术专利,取得日期最早可追溯至2006年。

  红外线感测器与双摄影机都是新兴技术,很难预测它们将如何被其他装置所采用;但Kinect的成功将为深度感测技术的未来应用开先例。目前已有一个探索 Kinect新应用的非官方开放性研究计划(The Open Kinect project)展开,所构思出的数千种新用途,已经使该装置远超过原先作为游戏机的用途;随着技术不断演进以及大众喜好的日益增长,类Kinect技术走向行动化的趋势越来越不可避免。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