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未至的美 3D革命高潮尚未到来
Giorgio Armani Prive
这并不是3D技术第一次出现在时装秀场,早在2006年,Alexander McQueen的秀场上,虚拟Kate Moss的压轴亮相,已经技惊四座,成为传世美谈。不过,众人皆知,年轻的Christopher bailey比Alexander McQueen更会讨好市场,对于Burberry来说,3D技术不单是展现品牌创造力的奇兵,也是拉拢更多生意的利刃。上一季,他们与电视台Sky TeleVision合作,利用其创新的3D技术制作影片,将伦敦时装周现场的走秀现场,以串流技术发送到纽约的Skylight studio片场、巴黎的概念店Colette、迪拜的The Address酒店、东京的La Fabrique“Burberry之夜”,不能前往伦敦现场观看盛况的贵宾们,只需坐在播放3D画面的大荧幕前,戴上一副3D眼镜,就能身临其境。而这一场3D秀几乎成为了2010秋冬四大时装周期间最具热度的话题。
而到了这一季,显然,更多的品牌参与到了3D大战之中,Diesel、Armani Exchange、ellus……不约而同地在广告中显示着年轻品牌与时俱进的诚意。而时尚杂志更不必说,尽管尚未全面代替传统时装图片的拍摄方式,但是随着全球进入3G时代,四凤儿、二派占领年轻消费人群,3D稚嫩的拳脚已经开始逐渐出落得结实有力了。
Iris Van Herpen
作为一门生意3D已经开始创收了
3D从一门技术衍生出一个全新的概念,这场视觉革命不但企图改变整个世界的生活方式,并且已经付诸行动,把触角伸进了大众的荷包。
当大家仍以为3D只作为一种花俏的新技术存在,而无任何实质用途的时候,我们对它的认识恐怕又慢了一拍。事实上,它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生意,在时尚圈的各个领域创收了。
3D眼镜便是第一个下手的对象。先是LensCrafters、Oakley这类专业眼镜品牌先发制人,影院之外的年轻人不用为搞不到一次性3D眼镜而犯愁,在他们用iPad下载各个杂志的APP业务时,可以顺手抄起自己的3D眼镜,随时置身于立体世界。然后,时尚品牌当然也不肯放过这桩生意,Gucci、Calvin Klein、Armani Exchange先后也推出了不同款式的3D眼镜,除了别无二致的功能以外,它们又赋予了3D眼镜时髦的外观,让爱尝鲜的年轻人拥有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不过,为个性付出的代价也昂贵得多,比如,Calvin Klein去年底推出的设计款就需要180美金。
有投机玩短线的,也有乐得放长线钓大鱼的。Armani Exchange的3D眼镜便是随知名时尚刊物附赠的。市场总监Tom Jorrold对于3D计划显然成竹在胸:“我们两年前的调查显示,我们的顾客中至少有一半的人拥有一台iPhone或是黑莓手机。”对于这群喜新厌旧的年轻消费群体,Armani的野心显然不是180美金就能满足的。
还有更周到的品牌,为顾客们建立了网络3D购物目录,当你在iPhone上打开品牌网页,进入挑选菜单的时候,观看者只需通过鼠标点击、拖拽或者旋转画面,就能细致地审视运用360度全息摄影技术的模特照,它会带你领略服装的每一个细节,从前到后,绝无死角。此计一出,任Ebay、Net a Porter这样的热门购物网站展现出100张细节图,也望尘莫及。怕是以后网络购物的买家越来越难伺候了。
Stephane Rolland
不但中看 也中用
从摄影到设计,3D概念的“焦点”由虚变实。它可以在任何一个角度、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在时尚圈生根发芽,可见它的生命力也许并未像我们担心的那样速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