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艺术可“塑”
“没有什么比用塑料创作更棒的了!”当MakerBot公司联合创始人、挪威艺术家马吕斯·沃茨(Marius Watz)向大众宣布商业3D打印机的诞生时,当代艺术创作亦由此揭开新的一页。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初的3D打印听起来还像是科幻小说里的生造词,那么以MakerBot为首的新生代已成为DIY一族的顶级装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所代表的“共享”、“开源”等精神,甚至消弭了艺术独创性与稀缺性之间的永恒矛盾。
所谓的3D打印即是以可溶性塑料为原料,根据用户自行设计的电脑模型生成三维实体。从存钱罐、烟盒、玩偶到蝙蝠侠、家具乃至建筑,3D打印机如同传说中的阿拉丁神灯,为人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提供了无限驰骋的广阔舞台。
然而,大多数3D打印机不仅身形笨重,操作繁琐,而且价格昂贵,令普通人望而却步,它们是专属于艺术及工程院校、技术专家或富豪的奢侈品。台式机大小的MakerBot则揭开了商业3D打印的崭新一页,它可以为每一个有想法、有激情的人——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艺术家——插上创造力的翅膀。“创造力工具——这便是MakerBot的DNA。” 联合创始人布莱·佩蒂(Bre Petti)如是说。
“分享”同样是MakerBot的使命。布莱认为,“在因特网时代,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是那些分享者——不断进步,持续分享,以便让后来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这样的理念吸引了一大批拥趸,例如来自纽约的约翰·阿贝拉在论坛上详细展示了自己设计的每一件小玩意,其中包括一只色彩鲜艳的“龙兔”、前所未见的饼干模型、乒乓球桌的桌腿等。另一位发烧友埃德·赫伯则展示了最新设计的“单烟便携包”。“我不喜欢带着整包烟四处晃荡。两天前这个想法突然闯进我的脑海,我略微构思了20分钟,一小时后它就出现在我眼前。”
不过,MakerBot目前还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要想有大动作,就非得借助“bot农场”——一个由18台打印机组成的小型作坊——不可。设计师迈克尔·费利克斯便是在“bot农场”打造出了修建巨型网格穹顶所需的铰链,效果令人惊喜。
据布莱介绍,迄今为止,公司已售出近4500台MakerBot。这意味着“人们每创造出一个3D模型,就会有4500个成品从网络渗入现实世界,令人们大开眼界”。然而,这是否同样意味着山寨艺术将喧宾夺主,进而危及艺术的独创性?
马吕斯承认,“传统艺术并非一种开源式的实践。”然而作为一名数字艺术家,他对艺术市场“稀缺型经济”的质疑亦是由来已久。尽管在参与限量版设计时,他同样会为客户在作品上署名。
于是,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作品上的签名究竟有什么意义?”长久的思考过后,马吕斯给出的答案是,签名决定了艺术品在市场上的身价或者说稀缺性,然而这对艺术家来说却是一种“伪意义”。当他用MakerBot进行试验时,从未将打印出来的成品视为最终成果,因为“创作、试验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诚如设计师麦克当劳所言,MakerBot代表的是一种过程的艺术。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