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术演进多变 主动式暂居上风
技术的博弈就是利益、市场的博弈,就像去年直下式、侧入式等LED背光源技术之争一样,时下热炒的3D技术之争也如火如荼。典型的技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以画面质量见长的主动快门式3D技术,另一种是以成本低廉为卖点的偏振式3D技术。从产业化进展来看,主动快门式3D略占上风,不过记者采访获悉,明年包括LG、瑞轩、友达在内的偏振式3D技术阵营试图打一场翻身仗。 两大技术各有利弊 记者了解到,目前眼镜式3D显示技术主要分为三种:色差式、偏光式和主动快门式。色差式技术由于显像效果较差,该技术将逐渐被淘汰。偏光式技术和主动式技术各有优劣。主动快门式技术对于面板的技术工艺要求较低,面板厂商无需对现有面板产品做很大改动便可实现3D显示效果,但是该技术产品要求面板的刷新频率在240Hz以上,而且眼镜价格很贵。偏光式技术眼镜成本非常低,可有效解决快门式技术的残影问题,但是由于其需要在面板表面贴一层偏光膜,所以成本较高。 “色差式技术逐渐被淘汰后,主动快门式和偏光式成为今年3D技术对抗的两大阵营,而且势均力敌。”DisplaySearch专门研究技术的高级分析师CalvinHsieh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从技术实现角度看,偏光式3D技术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要求较高。在液晶电视上,应用偏光式3D技术要求电视具备240Hz以上刷新率。对LED而言,要将刷新率提升到480Hz,技术风险、成本都将大幅增加。而快门式3D技术要求3D液晶电视屏幕刷新频率必须达到120Hz以上,也就是让左、右眼均接收到频率在60Hz以上的图像,就能保证用户看到连续而不闪烁的3D图像效果。 从成本支出方面看,偏光式的3D液晶电视画面稳定性更好、配套的3D眼镜也更为轻便,而且价格相对低廉。相比之下,快门式3D技术所匹配的3D眼镜价格较为昂贵,携带不便。比较来看,快门式3D技术更注重画质表现,偏光式3D技术更注重便利实用。 快门式抢占市场制高点 特别在市场化运作方面,据上游企业透露,目前偏光式3D技术在整体成本上甚至还稍高于快门式的3D方案,虽然偏光式眼镜较为廉价,但3D电视液晶面板前的偏光装置还很昂贵,而且对装配要求苛刻,整套偏光式3D方案并不便宜。 所以从去年3D热潮开始,像三星、夏普、索尼等一线的外资品牌,主推的都是快门式3D电视,其具备3D效果逼真、视角范围宽泛等优势,但也存在同步难、易疲劳特性。而在偏光式技术方面,LG则与Vizio、瑞轩科技、友达一起合作积极推广被动式偏振立体技术。 “主动快门眼镜式技术较为成熟,偏光式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裸眼技术电视仅处在研发阶段。”三星中国常务理事洪成杓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不过,一些业界厂商认为,随着偏振式3D电视面板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和技术的改进,偏振式立体技术将在明年成为主流技术。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彭双浪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自信地表示:“友达已经与多家彩电企业进行了合作,虽然目前市面上偏光式产品较少,但是我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裸眼式最终会胜出 “3D显示技术的方式很多,主要有色差眼镜式、偏振眼镜式、主动快门眼镜式以及裸眼式等。目前市场上很多企业都在推主动快门眼镜式和偏振眼镜式3D电视,但从舒适性的角度考虑,3D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三维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裸眼式将是未来3D技术的主要显示方式。”天津三维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昌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当然,目前裸眼技术电视整体尚处在研发阶段。据了解,目前3D影院一般采用偏振眼镜式3D显示技术,彩电企业一般采用主动快门眼镜式技术,一旦明年3D电视市场放量,在短期内主动快门式势必抢占主动权。 反之,偏振光式在成本进一步降低、技术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也极具产业化前景。而目前,推出裸眼3D电视的企业并不多,记者了解到,目前推出裸眼电视的基本是一些二三线技术厂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的持续力不够。 据悉,裸眼电视尺寸越大成本越高,而且成本是呈几何级数增长:一是采用裸眼3D技术的显示器必须是工业显示器,制作工艺与普通的液晶显示器有很大区别;二是3D电视的贴膜虽然制造容易,但要保证“点对点”对应贴膜却存在很大的技术难题,目前还没有办法进入工业量产阶段,所以生产电视的时间成本较高。 >>相关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