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是毁灭 3D显示器技术前景全解析
提起3D,相信很多消费者都是充满了向往与期待的,一部3D电影《阿凡达》让我们看到虚拟世界与真实场景的无缝交互已经不是神话。由于拥有更好的视觉体验,更逼真的画面,3D显示逐步成为未来显示设备的发展方向。3D显示器就是众多3D显示设备中的一员,一方面是蓬勃发展的3D电影、游戏的支持,高端玩家的热情极高;另一方面过高的价格以及技术瓶颈限制,真正上市的3D显示器也是屈指可数,销量也是不尽人意。可以说3D显示器已经也走到了历史的分岔路口上,对于现有的3D显示器来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目前市面是所有的3D显示器都是通过快门式3D技术实现的。主要是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来实现3D效果,属于主动式3D技术。不过对于3D显示的具体原理与如何实现,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一知半解,下面,笔者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3D显示器现在与未来的前景。 3D的视觉成像原理 我们就从人眼谈起。人的两眼相隔在6厘米左右,这意味着假如你看着一个物体,两只眼睛是从左右两个视点分别观看的。左眼将看到物体的左侧,而右眼则会看到她的中间或右侧。当两眼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时,左右两面的印象合起来,就会得到最后的立体感觉。而这种获得立体感的效应就是“视觉位移”。 而我们目前看到的3D电影就是在拍摄影像时,用两台摄影机模拟左右两眼视差,分别拍摄两条影片,然后将这两条影片同时放映到银幕上,放映时加入必要的技术手段,让观众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右眼图像。最后两幅图像经过大脑叠合后,我们就能看到具有立体纵深感的画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3D影像。 那么3D显示器又是靠什么实现3D播放的呢? 3D显示器的成像原理解析 配件齐备,戴上NVIDIA的专用3D眼镜,现在让我们来解密3D显示器成像原理:当3D信号输入到显示设备(诸如显示器、投影机等)后,120Hz的图像便以帧序列的格式实现左右帧交替产生,通过红外发射器将这些帧信号传输出去,负责接收的3D眼镜在刷新同步实现左右眼观看对应的图像,并且保持与2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在大脑中产生错觉(摄像机拍摄不出来效果),便观看到立体影像。 以这样地频繁切换来使双眼分别获得有细微差别的图像,经过大脑计算从而生成一幅3D立体图像。3D眼镜的的透光与关闭频率必须要快,而要达到让人感觉不到闪烁,其刷新的频率必须保证在60Hz以上,同时显示器画面的切换速度也必须和3D眼镜的切换速度相同,对于显示器来说,刷新率最少则要达到120Hz,这样才能保证两个眼镜看到的画面的刷新率都在60Hz。 至于信号收发器,配合眼镜的功能,将景深调节到个人最佳状态,加上120Hz液晶显示器,极大满足了我们的视觉舒适度,保证了用户在最短时间内享受到流畅的的画面观看效果,以及至清的立体动态影像。 3D显示器之源 nVidia 3D技术 简单的说,NVIDIA 3D Stereo并不是显卡的负担。通过安装最新的驱动程序,我们就能够在一块NVIDIA GeForce 9600GT或更高级别的显卡上实现这项技术,并且通过NVIDIA专用的3D眼镜观看液晶显示器上的3D画面。 NVIDIA 3D Stereo采用的画面交错(Page Flipping)的方式实现3D效果的。液晶显示以奇偶帧交错显示左右眼的视频,然后通过3D眼镜交错屏蔽让双眼获得不同的图象以及视觉位移,从而实现3D立体图象。其核心技术就是通过红外传感器联动,使3D眼镜左右眼切换同步与奇偶帧完全同步。另外,NVIDIA这项技术还支持多个3D眼镜同时工作,亲朋好友可以一起玩3D游戏或者看立体电影,更具娱乐性。 未来3D显示器发展展望 说道裸眼3D显示技术显示器,其实早在2006年,飞利浦就开始推广3D显示器,其在CES 2006上展出的42英寸裸眼3D显示器样机模型曾荣膺大会金奖。但迫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飞利浦于关闭3D显示部门,并全面停止销售3D显示器,包括经典的42英寸42-3D6W02显示器。这对于裸眼3D显示器的发展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 不过近期裸眼3D再次被厂商提上日程,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品也陆续推出,比如任天堂最新的3DS就实现了裸眼3D,而最新的笔记本也加入了裸眼3D。与以往采用3D显示器相比,新的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观看3D影像时,用户不会产生眩晕、头疼及眼睛疲劳等副作用;二、3D显示时,屏幕的分辨率不会降低;三、可组合显示文字等二维影像和3D影像;四、对观看3D影像的视野及角度没有太大的限制,通俗点说就是可视角度够大。可以说未来裸眼3D是绝对的主流,相关产品值得期待。 >>相关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