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克康米斯基:《阿凡达》不会被超越
查克·康米斯基认为只有像《印第安纳琼斯》《星球大战》《阿凡达》这样的影片才值得用3D技术拍摄。
3D大片《阿凡达》在世界影院狂卷了27亿美元票房之后,更是掀起了一股席卷全球的3D电影热潮,但其中不乏令观众大呼上当的“伪3D”。在福克斯传来即将重映《阿凡达》的消息后,《阿凡达》的3D视觉效果总监查克·康米斯基(Chuck Comisky内文简称查克)日前在3D中国高峰论坛上接受了本报专访,他详细解答《阿凡达》3D拍摄成功的秘诀,并分析了当前“伪3D”电影所面临的局势,表示:“虽然是第一次听说‘伪3D’这种说法,但我认为一些影片的确不能被称为‘3D’电影。”
谈立体感技术
3D技术不会让糟糕的电影变好
记者:在制作阿凡达的时候,卡梅隆导演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能让观众避免视觉疲劳,一个是在十分钟到十五分钟让观众进入到这个场景,这两个目标是如何同时做到的呢?
查克:第一种解决办法是,我们在拍摄上开发了对应的立体感技术,在不过量提取细节的前提下,我们试图让效果柔和但仍然刺激,并且,如你所说,让观众身临其境。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通过已经建立的概念来说明。在操作摄像机或者捕捉系统创造3D(影像)时有两条基本原则。其一是interocular(眼间距),这指的是两条线间的距离,一条线指向左眼,一条线指向右眼,如果你将这两条线分得太开,将会导致观众在观看时感到难受。其二是聚焦(convergence),当一个人,他在看你时,他的眼睛注视并聚焦(converge)于你,因为你是(他)此刻所关注的物体。但是当我们观看街对面墙上的画面,我们的双眼所聚焦的点是空气。我们所做的是创造“convergence”,如此,观众获取画面的过程会类似于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三维物体,也就是聚焦于所关注的物体本身。当詹姆斯·卡梅隆在进行剪辑时,他经常把想要重点表现的物体和下一帧中的同一件物体剪在一起,这样当观众在观看时无论聚焦于画面或者去注意其他地方都会有一致的感受而不会产生头痛等不适。
记者:我记得你在另外一个采访中说,《阿凡达》已经把3D的技术做到了极致,可以考虑在哪个方面超越这部影片呢?
查克:“更好”是一种价值判断,并且我不认为可以做得更好。从应用层面来说,我相信理解了卡梅隆在电影中所运用的概念的人们,不会做出比(《阿凡达》)更好的(电影),但肯定可以做出更受人喜爱的,这也是我们的目标。我不知道更好的3D电影会是什么样子,但我可以确定观众喜欢这种电影,他们没有(在放映过程中)吃着冰激凌走出电影院。很显然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
记者:你对于其他想要尝试的制片人和导演有什么建议?
查克:我想他们要理解最基本的概念。换句话说,理解人的视觉立体成像过程,找出需要聚焦关注的物体,区分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但不要让距离太大,这就是全部。3D不会让糟糕的电影变好。我想如果他们已经有了好的电影,可以通过3D让很多人感受到更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