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产业亟须“健身”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奥维咨询的最新报告,随着8月份主要电视厂商纷纷推出3D(三维立体)电视新品,3D电视机销售量正持续增长。不过,近日有专家指出,一些不尊重人体健康机理的3D影视及产品迅速充斥市场,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仅严重损害着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更直接危害着整个3D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增长速度超越以往产品
今年4月以来,三星、索尼、LG、松下、夏普为主的外资彩电企业相继推出了3D电视,而国内彩电厂商也不甘示弱,TCL、长虹、海信、创维等主流彩电厂商几乎在同一时期推出了各自的3D产品。而长虹更是表示,从明年起,其等离子生产线不再生产普通等离子产品,而是全部改为生产3D电视。
“3D电视市场将呈现爆炸性增长。”中怡康副董事长李基祥分析认为,国内市场,3D电视仅用了19周的时间,市场规模已占到平板电视销售量的0.5%,而LCD(普通液晶)、互联网电视、LED液晶达到相同的市场份额却分别用了172周、47周和88周的时间。“国内市场3D电视上市后首年(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销售量将达51.2万台,在2011财年3D电视有望达到398万台的销售规模。”
缺乏明确详尽的使用指导
尽管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但3D电视的发展仍存隐患。日前中国立体视像(3D)产业联盟秘书长唐斌在2010中国健康3D盛典及中国3DTV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就表示,极个别3D电视存在为追求立体视觉的景深效果,左右图像调节过大,消费者在观看时出现不适,影响消费者健康。
中国立体视像(3D)产业联盟首席专家李玉光认为,目前是3D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无论是产品价格的下降还是技术的完善,都会让更多的普通用户享受3D影像。但企业在发展3D技术、扩展产品的同时,应该从用户视觉舒适性的角度进行思考。
另外,唐斌还介绍,目前电视厂商对如何正确使用3D电视的研究与指导还有待完善。“虽然大部分3D电视都有最佳观看距离、最佳位置以及休息时间等观看指导,但还需要对此进行更多的研究并对消费者进行更明确的指导。比如一些3D电视摆放过近,就会出现附带的3D眼镜系统之间形成干扰,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但一些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晓。消费者也需要高度重视这些指导意见,没有遵从这些指导意见的人出现身体不适反应的几率很大。”
部分3D内容超人眼承受范围
除终端产品以外,目前3D影视内容也有待规范。“我国现在还在从标清到高清的转型期间,3D的市场基础还不成熟。”李玉光表示:“目前部分厂商的做法有些急功近利,只要把产品卖出就行了,但这非常不利于3D产业的发展,要从观众的角度来考虑完善立体影像。”
据李玉光介绍,有些3D内容,在拍摄环节中没有遵从人眼的立体视觉原理,镜头距离过大,造成人眼立体影像合成障碍;左右图像存在色彩、明暗等明显物理差异,造成左右图像差异较大,以致人眼立体影像合成障碍。“这些不尊重人体健康机理的3D影视内容对整个3D产业的发展都造成了损害。”
唐斌也指出,立体视觉是人体的一项高级视觉功能。当前,3D产业正处于以内容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影视内容制作应遵循人体立体视觉原理等健康科学,不能为单纯追求视觉冲击效果而超出人眼承受范围,从而误导消费者对立体影像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