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原理探讨-双显示屏幕
为什么平面的屏幕,能产生出彷佛东西都要从屏幕中跳出来,伸手就可以摸到的效果?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人类眼睛和大脑的合作。相较于许多眼睛长在头的两侧的动物,人类的眼睛是正正地朝前的 -- 虽然牺牲了整体视野,但与此同时人类的视野有很大的一部份,是两只眼睛重叠的。但是虽然说是重迭,但因为两只眼睛的位置并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会略有些不同。这个现在对于距离愈近的物体是愈明显的,而我们的大脑就会根据这个视差,自动的计算出物体的距离,产生出一个「立体」的影像。 要让平面的屏幕产生出立体,就是要让两只眼睛虽然看着同一个屏幕,但却要看到略有偏差的两个不同画面。这要怎么做到呢?有一个比较少见的技术,称为「双显示器式 3D 眼镜」。它的原理最简单了:在两只眼镜前各放一个屏幕,显然不同的内容,这样就有 3D 的效果啦! 讲起来简单,但这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即使是今天,做出有两个屏幕的眼镜依然是成本高昂,而且分辨率也不会太高,但这并不是说没人试过。1995 年的时候任天堂曾经推出过名为「Virtual Boy」的头戴式主机,但那时为了节省成本,用的是一排单色的红色 LED 加上快速震动的镜子,来产生出影像。想法是很新奇,但可惜销售不佳,第二年就下架了。 双显示屏式 3D 眼镜是和现有的其它 3D 技术相当不同的思维,虽然充满了未来感,但事实是现在普通的液晶眼镜也都还没有很普级,双显示屏式 3D 眼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呢! >>相关产品 |
上一篇:3D重新点燃电视机高画质竞争[ 09-15 ]
下一篇:3D触摸技术将来可以用于远程医疗[ 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