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3D世界杯比赛有感:3D影像与2D影像的根本性差异
2010年6月19日,笔者观看了足球“2010 FIFA世界杯”的日本对荷兰之战。但遗憾的是,笔者并不是在南非,而是在日本横滨的电影院里参加了3维(3D)看球活动(Public Viewing)。
虽然说这不过只是在大型屏幕上观看3D电视而已,但笔者还是出于对众人一起观看时的一体感、以及3D影像的身临其境感的期待,像真的去体育场一样满怀兴奋地出门了。在此前的采访中零零碎碎看到的许多体育转播的3D影像的确很美,给笔者留下了宛如在体育场上的特等席上观看的印象。
这样写时,接下来一般都是实际情况如何与期待大相径庭。但事实并非如此。每一个瞬间的影像都超出了笔者的期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起因于3D影像拍摄经验不足的一些问题此次几乎全部得到了解决。这些问题是指,例如3D影像中的人以及物体像招牌一样、在进深方向上看起来较薄的“画布效应”,以及在小屏幕上观看3D影像时,其中的人物及风景看上去像是微小的运动着的玩偶及山水盆景的“盆景效应”等。
不过,在这些问题变得不明显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其他的不适感。其一是,影像较暗。笔者看球的电影院,采用XPanD方式的3D眼镜。没戴眼镜时亮得有些刺眼的影像,如果戴上了眼镜就会大幅变暗。如果是“阿凡达”等电影作品的话,影像可能是经过计算后制作出来的结果,其暗度并不太令人在意,但笔者感到在体育运动实况转播时亮度十分重要。如果太暗的话,眼睛要追上球的快速运动就会变得很难。
当然,这种影像的亮度会因3D影像的显示方式、以及3D显示器及3D眼镜的制造技术而有很大差别。近年来,3D电视机领域出现了像索尼以及夏普这样的重点宣传3D影像亮度的厂商。“(如果影像较暗)可以将房间搞得更暗后再看”的想法,通过此次在电影院的体验而发生了巨大转变。
但是,等比赛到了后半场,这个亮度问题变得不太令人在意了。不知是因为眼睛适应了,还是因为途中调整了影像输出的参数,笔者不得而知。
现场影像不会发生切换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不适感。并且,笔者觉得这也许是2D影像与3D影像的根本性差异。虽然以前就曾略微感到过,但此次是因为持续看了大约2小时的体育比赛的3D实况转播,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这就是3D影像也许不适合进行摄像机以及影像的频繁切换。在此次的3D实况转播中,影像(摄像机)的切换频度与2D影像相同甚至更多。位于俯瞰球场的位置上的主摄像机、与配置在球场上边线附近的摄像机之间切换得相当频繁。也许是因为球场边线上的摄像机更能令人感到3D影像独特魅力,所以频频从主摄像机切换过来。
不可思议的是,画面的切换在2D影像的时候几乎不引人注意。统计数据显示,越是电视台等专业人员制作的影像,越是会频繁地切换影像,以至于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软件,通过影像切换的频度来判别视频是自主制作的影像、还是借用了专业人员制作的影像。
而如果是3D影像、尤其是现场直播的影像频繁切换的话,眼睛很难跟得上。笔者觉得这可能是因为,大脑越是错将身临其境感较高的3D影像当作真实所见,就越容易被这种影像(对观看者而言)的意外切换所刺激。虽然这只是笔者的个人感受,但笔者觉得好不容易实现的亲临其境感却因频繁的画面切换而使效果大打折扣。这是因为,实际到体育场看到的真实影像不会这样出人意料地被切换。
笔者从采访有关人士的其他记者那里听说,此次的足球3D实况转播对于从事摄影及转播的人员而言几乎也都是第一次经历,因此,摸索的成分居多。如果观众的反馈增多的话,也许在不久的将来,3D影像方面切换镜头极少的电视节目将会增加。不管怎样,就像体育场的座席一样,根据放在体育场内的摄像机位置来收取不同的收视费,这样的收费电视的出现也许是异想天开吧。
包括影像的切换方法在内,3D影像的制作是一个全新的技术经验集合体。在6月29日举办的研讨会“3D电视节目的展望以及标准化的走向”上,想必可以听到包括“阿凡达”制作的参与者、以及以此次足球转播为开端开播3D电视节目的SKY Perfect JSAT公司人员在内的许多演讲者所提及的3D影像制作宝贵创意。
由观看者选择要看的影像
这些技术经验是否只是影像制作者方面的问题呢,答案并非如此。解决3D影像的难题,有可能是今后3D电视的重要任务。因此,有必要详细了解3D影像的难题。
电视机方面也在设法解决3D影像的技术难题。目前ITU-T(国际电信联盟下属的电子通信标准化部门)等机构正在探讨的、可取代side-by- side的3D电视节目/3D内容发送的新一代标准就是其中之一。该标准的目的在于实现由观看者来切换影像。而且,此前对摄像机的选择等于对影像的选择,但目前已开始探讨今后不依赖摄像机位置的“自由视点”的电视机。
如果观看者想看哪个摄像机的影像或者哪个角度的影像时都能自行切换,那么此次笔者感到的不适感就能消除。到那时,电视机以及各种便携式终端都将配备以下功能,即:根据屏幕尺寸对观看者想看的影像进行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