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直言:应警惕3D让实质性电影艺术沉没
《阿凡达》等采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使用两台摄影机同时拍摄,镜头间距约70毫米,制造出两组画面的角度差。70毫米的间距和人眼的瞳距基本一致。利用这种基本一致,它让人眼在看电影时将两组画面叠加,“还原”出立体感。不过,人眼的对焦和关注中心一致,摄影机却做不到:摄影机“余光”捕捉到的影像,也会成为画面的一部分。“比如拍摄前景人物时,背景的模糊部分在传统电影中,算是一个烘托。而在3D电影中,却成为一个麻烦。”聂伟解释,模糊作为电影画面的一部分,戴上3D眼镜的人眼却依旧要将其“还原”成立体画面,于是眼前会出现叠加的虚像。又比如拍摄高速运动物体,会因为镜头跟拍产生焦距变化,导致立体叠加后的模糊和抖动。
跟拍运动镜头和拍摄有背景影像的特写画面,都是目前3D技术的弱项,因此被严格限定使用范围。《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罗斯手拉手跳舞的经典镜头,在3D化之后,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主角的快速转圈、背景中模糊的人群,正巧都是3D技术的软肋。业内猜测,正是这样的软肋,使得《阿凡达》在拍到纳威人的爱情情节时,使用了慢镜头―――为了不让奔跑动作和特写露出破绽。
“视觉革命”还只是电影语言的扩音器
尽管有技术缺陷,3D依旧成了娱乐圈的最流行。《阿凡达》以近2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刷新了史上最卖座电影记录,3D成了票房第一灵丹妙药。与此同时,全球3D终端市场年销量,从70万台激增到1.96亿台,硬件市场规模被扩展到220亿美元,“支持3D”成了很多电子产品的卖点。鼓吹3D时代来临的电器研发商称,从液晶电视机、蓝光播放器到家庭影院系统,甚至家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游戏机,都会因为3D电影、3D游戏的出现面临洗牌。3D电视机在《阿凡达》首映后,成为今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的大热门。海外甚至有人预言,第一波3D家电热潮会在今年暑期到来,“戴着3D眼镜的孩子,将集体为立体游戏疯狂”。
不过,也有人为3D热潮泼冷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伯格撰文指出,有了3D,并不意味着电影电视内容质量的提升,单纯依靠技术,必将让3D昙花一现。“不好的节目会因为3D形式变得精彩吗?技术升级决不能代替内容!”更有人说,3D不但无法取代内容,而且作为电影表达形式,也可能被高估。
《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坚持用黑白胶片拍摄全片主体部分。黑白灰之中,犹太小女孩的一件红衣服,成为全片唯一的彩色。他的理由很简单,黑白或彩色,是电影语言的表情。聂伟说:“传递感情,仰仗的终究还是电影故事。虽能制造精美的画面、宏大的场景、新鲜的感官体验,但3D目前还没有成为一种成熟的电影语言,充其量只是一台电影语言的扩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