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基本情况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洛阳工学院组建初期的设立的机械系。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积淀,机电工程学院已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机械行业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形成了“诚信,博学,创新,敏行”的院风,明确了“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着力打造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发展思路。多年来,学院坚持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作为办学目标,把 “让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学生成才”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准。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学院已建设了以机电学科为主导,轴承、齿轮、液压、数控专业方向特色鲜明,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等多专业协调发展,在河南及全国机械行业有较高知名度,师资队伍结构较为合理、实验手段较先进、以教学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科设置
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轴承、液压4个专业方向,该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点,拥有河南省教学团队)”、“机械电子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和“工业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和“精密仪器及机械”,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设有省特聘教授岗位。“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点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
师资队伍
到2007年底,学院已有教职工131人,其中教师108人(含双肩挑教师14人),实验室人员12人,行政人员11人。其中正高25人,副高4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8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65人,在读博士18人。在校学生2520人,其中统招本科生2129人,研究生351人。
研究机构
学院设有7室2所1中心,即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机械设计及理论教研室、轴承教研室、测控技术与仪器教研室、工业工程教研室、工程图学教研室;轴承研究所、齿轮研究所和机电工程实验中心。每个专业教研室设有实验室。此外,学院设有中国齿轮培训中心、中国轴承陈列馆、机电实验室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依托本院还建有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河南省机械工业CAD培训中心。
院史沿革
机械工程学科是河南科技大学最早建立的学科之一,1958年洛阳工学院组建初期就成立了机械系,开始招收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5年制本科生。1965年1月学院成立半工半读部,从机制专业一年级开始试行半工半读。同年6月半工半读部改名为机械一系,分管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金属学与热处理车间设备两个专业。原机制专业全部师生划归机械一系。1974年8月轴承专业短训班开班,首次招收学员43人,学制为一年半。1975年在教改中撤销系的设置,设立机制专业委员会和轴承专业委员会。1977年恢复高考后,招收机制专业4年制本科生。1978年9月学校恢复系的设置,机械工程一系复名,下设机制和轴承两个专业,轴承工艺与设备专业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专业50名。1990年机械一系更名为机械制造工程系(简称机制系),1994年又更名为机械电子工程系(简称机电系),下设机制、轴承、流体传动及控制、精密机械(方向)、机电工程、工业设计和工业工程等专业。
2002年河南科技大学成立后,以原洛阳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为主体,将机设系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合并组建了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的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学科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经教育部批准获得博士学位招生权。
优势与特色
经过半个世纪的积累,学院在齿轮、轴承、数控、逆向工程、机电液控制、摩擦学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学院教师担任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齿轮协会和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齿轮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河南省传动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齿轮设计理论
——齿轮设计理论:发明了曲齿锥齿轮的“非零”变位设计理论,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与国际上现行的技术相比,用该技术生产出的齿轮具有高可靠性、高强度、低噪声等优势,已在坦克、船艇、工程机械、机床、机车、石油、煤矿机械等领域推广应用,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推广类)三等奖。1994年4月利用该项成果创办了齿轮加工厂,已形成年产值2000余万元的生产能力。轴承设计与性能分析
——轴承设计与性能分析:具有全国唯一的轴承本科专业。1978年洛阳工学院开始招收第一届轴承专业本科生。198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多年来,已为轴承行业培养了2000余名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他们中的多数人都已成长为轴承企业的技术骨干,相当一部分走上了企业的领导岗位。有些已成长为有成就的学者。如首届硕士研究生程旺全毕业后考取了美国西北大学国际著名摩擦学权威郑绪云教授的博士生,并获博士学位,发明了“程式定理”,曾担任美国摩擦学会年度主任委员。与洛阳轴承研究所和洛阳轴承集团长期密切合作,结合我国航空、航天、军工、铁路、汽车、机床等行业的发展需要,开发出了各类轴承,曾获河南省教育成果特等奖、机械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十一五”国防计划等项目。白马轴承有限公司(KML)、美国TIMKEN公司等在本院设立了专项奖学金。数字化制造技术
——数字化制造技术:该方向先后开发出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运动控制系统、适合PC总线、STD总线的运动控制系统软件及可以独立或联合控制一轴、二轴、四轴到16轴的交直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板硬件。研制出数控三坐标砂轮修形器、数控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三坐标数控铣床、多轴联动数控钻床、数控卷簧机等。在新型数控机床设计制造及应用数控技术进行传统机床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完成中信重型机械公司等单位的十米、二十米车床数控改造,实现了大型滚筒折线绳槽的自动化高效加工,确保了小浪底、三峡水利工程用重大设备启闭机的顺利完成。学院还建有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完成了数千人次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培训。现代设计与逆向工程技术
——现代设计与逆向工程技术:该方向以CAD/CAE/RE/VR等现代设计技术,承担完成了中国一拖集团公司系列轮式拖拉机开发项目;一拖福赛特重型汽车公司重型卡车新型驾驶室开发;洛阳玻璃集团公司的汽车后挡风玻璃检具设计;一上一篇:意大利优尔姆语言通讯大学[ 06-03 ]
下一篇:中国医科大学附设卫生学校[ 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