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于1953年建校,时称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迁校山东,改称华东石油学院。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
青岛校区东校门
现在被新增为985工程院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有东营、青岛两个校区。两校区校园占地总计 4500多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0余万册。建有研究生院、13个教学院部,以及后备军官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专家教师队伍中有两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500多人,博士生导师71人,硕士生导师457人。2005年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达到2.1万余人,各类在读研究生5000余人,成人(网络)在册学生3万余人。
硕果累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形成了以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为主,同时开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学校现有 5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博士点,99个硕士点,10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57个本科专业, 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建校以来,学校为石油石化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 10多万名各类毕业生,涌现出了吴仪、周永康等一大批杰出校友,走出了10多位两院院士,还涌现出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当代青年的楷模”秦文贵等全国知名的英模人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稳固而又广阔的科研市场,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已初步建立起有我校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在10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某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现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5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2005年到位科研经费超过1.1亿元。学校重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我校骨干企业山东石大科技集团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石油石化行业重要的科研中试及工业试验基地。学校非常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目前与11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学术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每年都承办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近年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逐步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建校 53年来,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学校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按照“高层次,宽领域,外向型”的发展方向,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学校的中期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国内著名、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学校网址:http://www.upc.edu.cn/
【中国石油大学校史】
第一章 创建时期(1951年至1956年)
1949年11月燃料工业部成立,部机关就设立了专人和专门机构主管教育工作。副部长刘澜波主管教育,非常重视燃料工业教育,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 1951年11月,全国第一次高等工业院校会议在北京召开。徐今强作为燃料工业部主管石油工业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呼吁重视石油技术人才的培养。建议学习苏联经验,建立我国的石油教育体系,不仅要办石油中等技术学校,也要办正规的高等石油院校。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及时筹办石油学院。这是最早提出筹办石油学院的建议。石油管理局首先与天津的北洋大学建立了联系。在该校领导的支持下,1950年暑期曾去玉门油矿实习,寒假期间又组织师生20余人到石油管理局参加石油工业讲座。这部分同学毕业后大部分分配在石油 教育、科研单位。他们中间有不少人,如余国安、黄建邦、赵正修、方华灿、王锡光、李天相、赵国珍等,后来一直从事于石油 教育事业和领导工作,为石油 事业作出了贡献。1951年秋季开学时,根据燃料工业部的要求北洋大学化工、地质两系转为石油炼制系和石油地质系,在机械系内设石油机械组,采矿系基本上转向为燃料工业部服务。 燃料工业部及石油管理总局与清华大学建立的联系也是较早的,燃料工业部成立后,李范一副部长对煤炼油和煤的地下气化等有关课题非常关注,他代表燃料工业部与清华大学化工系取得了联系,清华大学负责联系的是曹理卿和曹本熹。1950年冬,双方密切合作,建立了清华大学燃料研究室。许多归国不久的著名学者如侯祥麟、武迟、朱亚杰、杨廉平等参加了这个研究室。该室由曹本熹、朱亚杰、武迟、侯祥麟四位教授负责。1951年5月,根据石油管理总局的要求,清华大学化工系在燃料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石油炼制组。在清华大学其他系还设立了石油钻采、石油地质组。 50年代初,石油管理总局还与北京大学有关的系取得了联系。这时的北京大学,也有一部分教师对石油教育很热情,如傅鹰、陈廷蕤、杨光华、袁恩熙、刘璞、唐伟英、马杏垣等。许多学生积极学石油学科。1951年至1952年上半年在全国不少大学中出现了“石油热”。西北工学院采矿系、化工系成立石油组,招收了新生。在重庆大学,先后成立了石油 地质组、石油 炼制组和石油钻井组。在大连工学院化工系,成立了液体燃料组。在浙江大学机上一篇:沈阳工业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06-03 ]
下一篇:科廷科技大学[ 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