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克萨斯A&M大学
得克萨斯 A&M大学哈罗德.万斯石油工程系现有教职员工 21人,其中教授 6人。在从事
教学工作的同时,该系受国内外石油公司委托,从事油藏工程、钻井、提高采收率等油气技术领域的
科研开发工作。
哈罗德.万斯石油工程系的研究领域包括:
(一)钻井
·海底泥浆举开钻井联合研究项目(JIP)。这是一种从浮动钻井船上进行海底钻井的新技术,主要应用于在非常深的海底钻井。该技术与传统使用钻井立管的技术不同之处在于钻井液通过一个单独的小直径管道返回钻井船表面,而不是通过大直径的钻井立管返回。这种技术有很多优势,例如减少套管柱数量,可以使用小直径钻机进行钻井。由于不需要采用立管,这种技术可以在使用传统技术无法到达的地质目标钻井。
·双倾斜度钻井
·地下油管的内腐蚀和外腐蚀现场监测
·扶正器间隔的计算
·水平钻井技术的开发
(二)环境补救
·分布式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技术在油气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注入表面活化剂清除含水层污染物的先进的建模与数字模拟联合研究项目。该项目开发高分辨率的数字模型,对采用表面活性剂清除含水层污染物工艺进行动态性能预测。该项目综合应用了提高采收率工艺、一次化学剂驱油工艺、先进的环境补救工艺等领域的技术。
·使用定位跟踪剂进行非水相液体的现场特征描述。该项目对地表以下的含氯烃类溶剂的位置和分布进行特征描述,以设计有效的环境补救方案。该项目应用了石油工业中对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特征描述的技术。
·油气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管理。该项目对产出水进行处理,使其能够安全地用于农业灌溉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恢复。该项目开发了新的水处理设备,并开发了对使用重复利用水的局部环境进行土壤、植物和野生动物监测的方案计划。
(三)流体特性
·对枯竭气藏中二氧化碳螫合反应动力学和传质过程进行试验分析。随着全世界对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关注,捕集二氧化碳技术(特别是将其注入含水层)的开发得到了加快。本项目是为了实施一个双赢的概念:通过在超临界状态下将二氧化碳注入枯竭或废弃的气藏,除实现二氧化碳捕集外,还可以生产出原本无法开发的天然气。为更好了解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特别是分散度),本项目进行了将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含甲烷岩心的模拟试验,并采用CT扫描的方法对二氧化碳的纵向分布系数进行测量;同时,本项目还进行了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挪威油藏中硫化氢浓度的评估。本项目对大量的生产数据和分离器组分数据进行评价,并提出一个模拟硫化氢浓度随油藏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等参数变化的模型。
·天然气水合物的物理性质。本项目进行了动态和静态低温高压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研究和纯气体的分离研究。
·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单水合物晶体的生成研究。通常的天然气水合物孔隙度较高,较为松散。该项目旨在提高天然气水合物的能量密度,以实现水合物的工业化储存和运输。
·在水合物条件下气/水系统的相态关系。本项目研究在SOO已压力的水合物生成条件下,纯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和天然气在纯水和海水中的可溶解性。
·阻止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热力学抑制剂评价。目前油气行业预防水合物生成的措施非常保守,常常过高地估算用来防止水合物生成和解除水合物堵塞的抑制剂和化学剂的量。本项目对影响水合物生成和发育的参数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分析。
·复杂油水混合物的相变平衡特性和容积特性。
·哥伦比亚Cusiana油藏的相变平衡特性和容积特性。
·重油蒸汽驱的传输特性和相变平衡特性。
·储层条件下重油粘度的试验测定和理论测定。
·利用得克萨斯州低等级煤矿进CO2合的潜力。
(四)提高采收率
·自然裂缝型 SPraberry走向带的油藏特征描述和 CO童力驱油评价。本项目的目标是评价COZ驱油工艺在得克萨斯州西部自然断裂Sprberry走向区域的经济可行性。
·在北海油藏应用好氧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可行性分析。
·在哥伦比亚旧金山油田进行注富气工艺的应用。
(五)生产作业
·双螺杆泵内多相流的模拟。该项目通过试验和模拟研究了解双螺杆泵中的多相流行为。该项目通过开发一种机械模型,以生成不同液体粘度、气体组分比例、压力的介质的泵性能曲线。该项目还将研究高气体组分比例(95~100%)下的泵性能曲线,并使用一个透明塑料双螺杆泵检验泵腔中两个相互啮合螺杆所形成的流动形态。
·多相泵用户论坛(MPUR人每年举办一次的专题研讨会,为由学生承担的多相泵项目提供资金,项目内容包括建立全世界范围的多相泵数据库,应用神经网络技术生成多相泵曲线,从事多相泵领域的培训和技术转让。
·多相流测量论坛。这个每年举办一次的专题研讨会将为由学生承担的多相泵测量项目提供资金,项目内容包括建立紧凑的气/液和液/液旋风分离装置,跟踪多相流计量和油水计量技术。
(六)深海技术
·水下油气生产和油气井系统。该项目的目的是评价有关的技术、操作和安全问题,包括水下油气处理系统、防止堵塞措施、油气井修理、长期的油气井监测。
·多相流和单相流管道的泄漏监测技术评价。该项目研究最新的管道泄漏监测技术,包括SCADA、LEOS、PSL’S、光学纤维和其它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应用于深海、海底和北极圈生产系统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研究重点为对这些方法在多相流条件下的功能以及多相流仪表在降低风险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进行量化评估。
·水下油气井开采的影响因素研究。该项目的目的是研究影响水下油气井采收率的因素,同时也将研究水下处理系统和多相泵在提高最终采收率方面所能起的作用。水下处理工艺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各种水下分离和增压方案。本项目将对水下分离和增压系统与海底多项泵增压系统和基于井孔的人工举升系统进行对比。本项目将把传统的油藏工程技术和数字多相模拟技术结合起来研究影响最终采收率的因素。
·美国墨西哥湾深海原油开发过程中伴生气输送的代用工艺技术评价。该项目将评估伴生气通过管道运输(目前采用的方式)、将天然气加工后采用油轮运输(例如液化天然气、气体转化液体燃料、压缩天然气)、加工成化工产品后采用船只运输(例如甲醇)、发电后进行电力输送等各种途径。
·改善生产立管中多相流状态的研究。
(七)油藏特征描述
·时间推移的地震监测和油藏内CO,整合评价。
·使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工程数据进行油藏特征描述。该项目通过现场示范来验证得克萨斯州大学和塔尔萨大学开发的数据集成和反演模拟技术。
·多孔介质流动参数估算的多等级方法。
·使用四维地震、生产数据和油气井数据进行综合油藏特征描述。
·使用静态和动态数据(包括声波、三维地震和渗透率分布等数据)进行裂缝性岩石的特征描述。
·地下有机物污染的综合特征描述和监测。
·构造变形对于流体和井位的影响。
·钻井剖面的沉积组织和特征研究。该项目对钻井剖面进行微波分析以监测和量化区域边界和流体单元。
·砂岩/页岩层序中的断层结构和渗透性。
·设计和开发紧凑的圆柱型三相流气液分离器。
(八)油藏模拟
·油藏模拟的重点是研究油气井和油藏的性能,开发新的油藏模拟技术。研究工作包括低渗透气井生产情况研究、水平井生产情况研究、井孔中积液的分析、气藏和含水层情况分析、热采工艺分析。
·墨西哥湾Pabst海上油田区域划分的油藏模拟研究。
·墨西哥湾重叠合浊积岩油藏岩相分布和生产机理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