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高等院校

国立中山大学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3日 点击数: 字号:


国立中山大学

  不可否认每所国立中山大学都有着他悠久的历史和悠远的底蕴,都有着至善

的根本。   随着历史潮流的涌动,这些大学都经历了战火的动荡、战争的洗礼,每一所大学都有着自己的兴衰史。然而现在它们也都在发展,也都在振兴。   解放初期中国大陆共有五所国立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国立广东大学)   武汉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国立武昌大学)   浙江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国立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南京大学)   河南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国立河南大学)   台湾复校一所国立中山大学   本词条主要描述位于台湾高雄市的国立中山大学   名称:国立中山大学   英文名: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英文缩写:NSYSU   成立时间:1980年(复校)   学校地址:高雄市鼓山区莲海路70号   


简介

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学校名称:中山大学   旧称:国立广东大学、国立中山大学    中文简称:中大    英文名称:Sun Yat-Sen UniversityZhongshan University   英文缩写:SYSU ZSU   成立时间1924年(国立广东大学)   校庆日:11月12日      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 —— 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区树木葱茏,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各具风格,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国立第二中山大学:

  国立武昌大学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下武昌後,武汉国民革命政府对教育进行重大改革,将原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湖北省立医科大学、湖北省立法科大学、湖北省立文科大学、私立中华大学等合并,建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另有北京中俄大学和上海大学部分师生并入),又称国立第二中山大学,从此开始了由专科性大学逐渐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作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办学时间虽短,却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意的借鉴。1927年12月,国立武昌中山大学被国民党反动军警勒令解散,校产交湘鄂临时政府暂管。   校长   石瑛“湖北三怪”之一,後任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院长   大师   庄长恭著名有机化学家、有机微量分析奠基人   纪育沣有机化学家   陈建功数学家   罗荣桓 大革命时期在1927年考入武昌中山大学。   李达、陈望道、郭沫若、李汉俊、邓演达、董必武、徐谦、周佛海(均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   学生   杨献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国立武昌商科大学)   王亚南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厦门大学已故校长(私立中华大学)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国立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竺可桢带领下的国立浙江大学汇聚了一大批著名学者。数学有钱宝琮、陈建功、苏步青,物理有胡刚复、王淦昌、朱正元、吴健雄,化学有王葆仁、王琎、卢嘉锡、李寿恒,生物有罗宗洛、贝时璋、谈家桢,土木工程电机有钱令希、王国松,历史、地理有谭其骧、任美锷、钱穆、梅光迪,农学有蔡邦华、吴福桢、梁庆椿、卢守耕、吴耕民,教育有费巩、黄翼、国学有丰子恺、马一浮、郑晓仓等。在学生中后来亦有一大批杰出学者大师出现。竺可桢时期的浙大,遂以文理称雄中国,与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和国立武汉大学并称“民国四大名校”。亦是当时中国五大国立中山大学之一。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国立南京大学   

1888年,教会大学汇文书院(Nanking University)在南京成立。   1901年8月,清廷下令各省书院改学堂,12月又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将学校教育分成初等、中等、高等三个级别,其中高等教育又分大学院、大学堂、高等学堂三个级别。   1902年5月,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筹办学堂折》,呈请在两江总督署江宁(南京)办一师范学堂。不久,刘坤一病逝,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上奏《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张之洞委派翰林院编修缪荃孙率员赴日本考察,随后聘其为三江师范学堂总督查,负责筹建事宜。   1903年3月,张之洞调往学部,魏光焘继任两江总督。当年九月,三江师范学堂正式开学。学科设有理化科,农学博物科,历史与地科和手工图画科。   1904年10月,正式招生。江苏候补道杨觐圭被聘为首任监督。缪荃孙、方履中和陈三立先后被聘为三江师范学堂“总督查”。   1905年,两江总督周馥将“两江”改为“三江”。据《奏定学堂章程》定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由徐乃昌出任学堂监督。   1906年,江宁候补道江宁提学使李瑞清接任总督,其担任学堂监督6年,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首创艺术系科,学堂发展成东南第一学府。   1907年,美国基督会于1891年创立的基督书院(Christian College)和美国长老会于1894年创立的益智书院(Presbyterian Academy)合并为宏育书院(Union Christian College)。   1910年,宏育书院并入汇文书院,成立私立金陵大学(Private University of Nanking),有“江东之雄”美誉。   1912年,因战乱停止办学。学堂历时近10年,计毕业学生约2000人。其中不乏著名科学家秉志、周仁;国学大师胡小石、柳诒徽、陈中凡;美术家吕凤子、张大千等。   1914年8月,江苏各省立学校校长联名要求在两江师范学堂“设立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省巡按使韩国钧批复:“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去年叠奉部文,准就两江师范学校校舍改设。” 1915年,时任北洋政府实业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张謇于南京创立河海过程专门学校,隶属全国水利局。1915年3月15日正式开学。是
共5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513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