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应警惕3D技术让实质性电影艺术沉没
“鸟瞰”沙特城市,“嗅闻”冰岛花香,被安哥拉大象的脚步“震”得坐不稳当,连大象的喘气都会“喷”到脸上。将近60部3D、4D和甚至号称5D、6D的电影,在上海世博园区里引来观众争睹。它们用视听+触觉、嗅觉等等的“全感官信息”,将电影升级为“全方位感受”。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又从视听感受到“全感官”感受,电影经历了一次次技术进步。不过,眼下当红的“尾文字D”电影正遭遇会否“昙花一现”的怀疑:观众的技术饥渴总会饱和,而3D、4D、5D等等可能只是电影工业圈钱的招数。一些行家已开始分析3D电影的缺陷,称让3D风靡全球的卡梅隆,在将《泰坦尼克号》也立体起来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3D技术的软肋,无法再让杰克和罗斯在华丽沉没前的泰坦尼克号上翩翩起舞。有人直言:应该警惕3D在丰富画面效果的同时,让实质性的电影艺术沉没。 3D降格为“2.8D”,因为技术软肋 “不拍3D,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拍电影。” “3D并不是‘美化’所有电影的灵丹妙药。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电影画面,3D却不能很好表现。”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影视艺术系教授聂伟说,3D技术虽然能将平面影像立体化,却也因为技术局限,有一套苛刻的拍摄守则。 《阿凡达》等采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使用两台摄影机同时拍摄,镜头间距约70毫米,制造出两组画面的角度差。70毫米的间距和人眼的瞳距基本一致。利用这种基本一致,它让人眼在看电影时将两组画面叠加,“还原”出立体感。不过,人眼的对焦和关注中心一致,摄影机却做不到:摄影机“余光”捕捉到的影像,也会成为画面的一部分。“比如拍摄前景人物时,背景的模糊部分在传统电影中,算是一个烘托。而在3D电影中,却成为一个麻烦。”聂伟解释,模糊作为电影画面的一部分,戴上3D眼镜的人眼却依旧要将其“还原”成立体画面,于是眼前会出现叠加的虚像。又比如拍摄高速运动物体,会因为镜头跟拍产生焦距变化,导致立体叠加后的模糊和抖动。 跟拍运动镜头和拍摄有背景影像的特写画面,都是目前3D技术的弱项,因此被严格限定使用范围。《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罗斯手拉手跳舞的经典镜头,在3D化之后,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主角的快速转圈、背景中模糊的人群,正巧都是3D技术的软肋。业内猜测,正是这样的软肋,使得《阿凡达》在拍到纳威人的爱情情节时,使用了慢镜头———为了不让奔跑动作和特写露出破绽。 “视觉革命”还只是电影语言的扩音器 不过,也有人为3D热潮泼冷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伯格撰文指出,有了3D,并不意味着电影电视内容质量的提升,单纯依靠技术,必将让3D昙花一现。“不好的节目会因为3D形式变得精彩吗?技术升级决不能代替内容!”更有人说,3D不但无法取代内容,而且作为电影表达形式,也可能被高估。 《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坚持用黑白胶片拍摄全片主体部分。黑白灰之中,犹太小女孩的一件红衣服,成为全片唯一的彩色。他的理由很简单,黑白或彩色,是电影语言的表情。聂伟说:“传递感情,仰仗的终究还是电影故事。虽能制造精美的画面、宏大的场景、新鲜的感官体验,但3D目前还没有成为一种成熟的电影语言,充其量只是一台电影语言的扩音器。” >>相关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