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行业>新闻动态>企业动态

日韩企业垄断技术 3D电视是大饼or泡沫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作者:无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7日 点击数: 字号:
    

  《阿凡达》迟迟不能下线,《爱丽丝梦游仙境》又成为北美连续四周的票房冠军,《变形金刚3》等3D大片仍在紧张准备中,这让从2009年底开始的全球电影3D浪潮迟迟不能降温。

  随着TCL、三星、康佳等彩电巨头集体推出大屏幕3D电视,3D浪潮已经开始蔓延到电视领域,然而3D电视以及围绕着3D电视的芯片、眼镜、蓝光DVD、3D摄像机等完整的产业链的建设显然要需要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包括3D电影、蓝光3D碟片、3D电视频道等内容商虽然都在积极投入,但是3D究竟是一场人为的技术泡沫,还是如彩电厂商所言10年后将取代高清成为庞大的新产业,这还需要经过市场的考验。

  三种技术背后的日韩身影

  3月29日TCL多媒体在香港对外宣布了其家庭互联网战略并发布了多款全新的3D互联网电视,同一天康佳在深圳也发布了开放平台的互联网3D电视,而随后海信电器也在广州发布了类似的3D互联网电视。

  2009年彩电行业的最热点还是互联网电视和LED液晶电视,然而一部《阿凡达》却让国内的彩电厂商集体转向了风头更劲的3D电视,而2010年1月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的风向标作用同样明显。

  事实上,国内彩电企业在3D领域的布局其实很早就开始了,海信则在国内3D电视研发领域走得最早,海信2001年就研发出了3D立体电视,采用了虚拟立体视频系统设计加快门式眼镜方式实现3D观看。

  而TCL多媒体2007年也成立了专门的3D研发团队,并在经过先后三年的努力,TCL开发出适合不同应用场合的系列立体电视产品,其中包括:用于商业广告的不需戴眼镜的立体电视,适合于游戏玩家和家庭立体影院的立体电视以及立体投影机

  然而3D电视一直没有成为电视行业研发的重点,而液晶、等离子、高清电视、LED背光电视相继成为主流,直到3D电影从2008 年开始大热,3D电视的研发重新进入核心研发领域。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3D显示技术,其中包括美国3M公司牵头研发的裸眼3D显示技术,日本企业开发的偏光片式3D技术,以及目前成为主流的眼镜式3D显示技术。

  海信电器多媒体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菅怀刚告诉记者,“从成本角度来看,裸眼电视不仅分辨率低且每台单价高达几万元,其未来的用途将主要用于商用广告,而偏光式3D技术每片偏光片的成本就达到5000美元,而眼镜式3D技术的成本在LED液晶电视的基础上每台增加1000-1500元。”

  显然从这一角度来看,眼镜式3D技术的成本更适用于市场推广,据菅怀刚介绍,海信2009年已经开发应用了3D影像芯片处理+真+240HZ LED +主动式时分眼镜的显示方案,然而这显然是个多国技术的组合。

  记者了解到,目前3D影像处理芯片主要是由液晶屏厂家自己研发的,包括三星、LGD、夏普、友达在内的面板企业,而东芝、索尼与IBM联合开发的CELL芯片可以完成2D影像向3D效果的转换,也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不过这种技术的3D显示效果还不高,比直接用3D摄像机拍摄效果差很多。”菅怀刚表示。

  意法半导体等公司在今年的CCBN上展示了其开发的3D处理SOC芯片,国内的彩电厂商除了海信、TCL在尝试自我开发部分芯片外,其他的芯片大多需要从日韩和欧洲的半导体企业处购买。

  菅怀刚坦言,从目前全球范围来看3D电视的核心专利50%以上被日本的企业掌握,这对国内3D电视产业发展形成一定的专利桎梏。

  对此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副总经理李璐告诉记者,“国内彩电企业的产业重点还应该放在互联网电视这一国内企业真正拥有优势的主线上,LED背光和3D显示技术只是物理显示格式的变化,我们可以使用但是不能过于依赖。”

  3D泡沫还是产业

  对于彩电行业来说,根据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预计,2010年全球3D立体电视会增至120万台左右,2013年增至1560万台,到2018年全球3D立体电视的出货量可望达到6400万台。届时,3D电视将成为家电领域最大的收入来源,预计年营业额将达到170亿美元。

  显然众多的彩电巨头都将目光瞄准了这个潜在的庞大市场,而围绕着3D电视产业链,3D蓝光碟机厂商、3D眼镜厂商、3D摄像机、照相机厂商将一起争夺这个总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大市场。

  然而3D电视的浪潮似乎来得太快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