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3D电影恐成泡沫 技术难超越投资成本翻倍
去年8月上映的《乐火男孩》号称“中国第一部3D电影”。但这部国产3D电影中却有一些模糊不清的镜头,因此被不少观众批评为“山寨3D”,还有人认为片中的歌舞部分完全是为了卖弄3D技术,与影片有脱节的嫌疑。
对于此次3D试水之旅,导演林华全虽不认同“山寨3D”之说,但也表示《乐火男孩》不是“非常完美”。他承认,影片有30分钟的立体效果最好,不排除其余部分出现个别模糊镜头。
“3D技术不是我们发明的,可能20年内我们都达不到外国的水准,更不要说超越,现在我们只能尽量去紧跟他们的脚步。”他无奈地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拍这种电影,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成功,影片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
林华全所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据了解,3D电影的拍摄、制作和放映,就是模拟人眼观察景物的过程。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所以在观看除了正前方的物体外,两只眼睛必然有角度的不同,这个差别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体视觉。在拍摄3D电影画面时,往往采用两部电影摄影机,按人眼两瞳之间的距离同时拍摄同一景物,从而得到不同角度的画幅,放映时再将图像同时放映到银幕上。观众在看3D电影时,只要戴上“立体眼镜”,银幕上重叠交错的两个影像就会自动复现为触手可及的立体影像。《阿凡达》在拍摄时,特意使用了8部HDC-F950数字电影摄影机和8部CineAlta F23数字电影摄影机两两组合,共开发了8套双机的3D摄制系统。
“两部摄影机之间的距离掌握很重要。”林华全介绍说,拍摄一般场景,两部摄影机之间的距离跟人眼间距离差不多。如果要拍很近的景,两部摄影机要像昆虫的眼睛一样离得那么近,如果要拍远景,两部摄影机就要分得很远。“有一个公式可以根据拍摄距离的远近,计算出两部摄影机之间的距离应该摆多远,但是光靠公式并不行,主要还是要靠经验。有时候两部摄影机可能会垂直着或是斜着放,然后再用一面镜子才能完成拍摄。”
影片拍摄完成后,3D电影的后期制作也复杂得多。以《苏乞儿》中的3D片段为例,导演袁和平曾表示,因为武打动作多而快,人物接触点多,后期制作时古装的衣服、长发等要做出3D效果,需要人手逐层勾画出来,每格胶片至少要勾画4层,特别费时费力。
“3D电影造价太高,几乎要比普通电影贵一倍。”《苏乞儿》出品方安乐影片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伟解释了不将影片全部制作成3D效果的一大原因。即使是现有的20分钟3D画面,也已经是110名专业技术人员整整半年的工作成果,而这部分的花费也在总体投资额的50%以上。
回顾近几年国际上的3D电影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影片集中在动画领域,这是因为3D动画电影无论从题材、技术,还是成本方面都更适合拍摄成3D模式。“动画片加30%的投资就能变成3D的,真人实景的3D投资就得比2D多一倍。由于立体摄影器材、后期制作、选景、耗时等都牵涉到费用问题,如果拍得不好,后期用的时间会更长,花的费用也相对更多。”林华全表示。
故事为主技术为辅
国产3D可尝试合拍模式
除了放映普通电影和3D电影外,一些拥有3D设备的影院也打起其他主意。卢米埃影城董事长胡其鸣透露,上月在重庆正式开业的卢米埃影城将在南非世界杯期间转播25场3D世界杯比赛。“除了世界杯比赛外,我们还计划进行3D版演唱会转播,这样也能将3D设备更充分地利用起来。”
“对中国来说,发展3D电影既是很好的时机,又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十分冷静地说。日前,他在录制一档节目时表示,《阿凡达》在中国的受宠充分显示了中国3D电影市场的潜力,而2010年中国3D电影将会如何发展,“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n
上一篇:3D势头正旺 将被引入数字标牌产业[ 04-15 ]
下一篇:3D时刻准备着——专访国内数码第一品牌“爱国者”[ 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