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搜维尔虚拟现实超市! ,新用户?[免费注册]
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应用>技术动态>技术应用

3D技术打造出工笔画

文章来源:3ddl 作者:frank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6日 点击数: 127 次 字号:

近年来,随着三维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许多绘画艺术家纷纷撂掉手中的笔,在电脑上玩起来了绘画,于是一幅幅栩栩如生、动静结合起立体画面开始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这种利用高科技创新出来的产品,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结晶,是对平面图像的一次伟大革命,目前它正以生动的表现,夸张的手法,层次分明的效果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眼球。以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工笔画为例,我们看看新技术到底给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力呢?

什么才是工笔画?
工笔画detail drawing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 :“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 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工笔画特点: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最早的3D工笔作品《化蝶》
早在几年前,南阳南艺尚美学院就有学生用三维技术创造出作品《化蝶》,这是一部以《梁祝》为素材、中国工笔重彩画为表现手法的三维动画,据说该作品是国内第一幅3D工笔画作品,曾参加过世界动画顶级水平比赛。

“以水墨画为三维动画的表现手法在中国已有人尝试,但工笔重彩还是第一次。”采访中,制作人邵奇告诉记者,在贴材质的时候遇到最大难题就是以工笔画表现出立体效果,后在带队老师指导下终于找到应该在何处设置节点。

建筑可视化作品《金地·芙蓉世家》
深圳某知名动漫公司于2008年制作完成,该作品巧妙地把中国传统的工笔画风格运用到三维动画当中,突破了目前三维动画模拟二维工艺效果的技术局限。该作品在同年举行的CYBERSOUSA AWARD(2008厦门国际动漫节)大赛中获得“最佳广告及影视包装奖”。并在摩纳哥举行的作为全球最高级别CG盛会之一的IMAGINA AWARDS(2009欧洲数字内容艺术创意节)上,一举夺得“最佳三维模拟金奖”,这也是中国作品首次在该赛事上夺金。

工笔勾染 数字合成
在绘画表现形式上,工笔与水墨就有很大不同,工笔画不仅注重精谨细腻的笔法,对配彩还讲究“色不碍墨、墨不离色、薄中见厚、厚中生津、染不露痕、深浅自然”,两者结合才能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给观者带来高贵雅致的感受。

三维技术融入民众日常生活 推动传统文化复兴
三维数字化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引领学术科研生活时尚发展,同时在包括数字娱乐、工业生产、科研探索、虚拟现实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文化只有与三维技术融合,借三维技术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在人们思想深处生根,才能走向根本的复兴,我们的传统才不会断绝。

传统文化的复兴不在于多少投资、多少媒体报道、多少人关注,而在于与生活融合,与现代技术结合,尤其是与最新的三维数字化技术融合。全国3D大赛作为三维数字化领域的最权威比赛,提供了传统文化与三维技术结合的舞台,不仅为我们提供融合的方式,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相关产品

  • 相关虚拟现实软硬件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