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安博物馆
概况
日前,上海市公安博物馆首次正式展出了来自17个国家的200余款各式枪支。这些枪原来散落在其它展馆和枪库中,经该馆一年时间的收集和整理,形成此次展览。 此次展出的各类枪支,规格之全,珍贵程度之高,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既有各个时代的代表枪支,还有各种著名品牌、型号和伪装成普通用品的枪支。特别是一把由孙中山先生使用过的勃郎宁手枪,被视为镇馆之宝。此外,旧上海滩风云人物--青帮头目杜月笙、流氓头子黄金荣使用过的水果刀手枪、三寸金枪也在展品之中。
馆内的枪
上海市公安博物馆馆长汪志刚介绍,目前,我国只有北京和上海两个公安专业类博物馆;而在世界范围内的公安、警察博物馆中,上海市公安博物馆都可算是规模较大、藏品较多的一家。 枪支是一种传统的精密机械设备,随着科技发展,在不同阶段又融进了许多新技术,特别是有些枪支工艺精美,成为艺术品。因此长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许多人对作为工艺品的枪支抱有浓厚兴趣。
为满足观众需要,上海市公安博物馆从去年开始筹备世界名枪展。博物馆工作人员一方面将散落在各个展馆中的枪械重新排列组合,同时在全市各枪库中寻找年代久远的各色名枪。至办展前夕,上海市公安博物馆总共找到了238款有确切资料的枪支。
汪馆长介绍,其实,此次展出的这些枪支仅仅是上海众多枪库藏品中的极小部分。由于上海枪库的专业化程度极高,枪库中恒温恒湿,所有不使用的枪支都用粘度很高的枪油封住,所以多年来没有发生过枪库内枪支生锈的情况。这给展品的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另一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起,上海就对枪库建立起了严密的防盗和管理系统,所有枪支都登记在册,通过电脑就可以查出枪的来源、以前是何人拥有、现在为何人使用。所以从未发生过失窃事件。
此次展出的一些枪支,无论是其自身蕴涵的历史背景,还是使用者的特殊身份,以及其所代表的高超枪支制造工艺,都大有说头。
枪械发展见证历史
展品当中,有1640年意大利制造的发火手枪,有17世纪苏格兰制造的打火转轮手枪,有18世纪英格兰制造的火帽式长枪,有18世纪德国骑兵使用的燧发单管手枪,有18世纪意大利制造的前装式燧发小手枪,还有19世纪美国制造的双管火帽枪。
在现代人的眼里,这些精心打造的古老枪支,无疑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就是凭借这些枪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许多人也许不知道,现代枪支的鼻祖其实是在中国。
在展品中,有一件很不起眼的展品,样子和大小有些像我们现在的打气筒。这是一支由巨竹制成的突火枪,是我国南宋军事学家陈规于公元1132年发明的。公元1259年,南宋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又制造出一种突火枪,也是用巨竹作枪筒,发射内装有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的子窠,燃放后,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它比西方早了好几百年。
到了十四世纪初,西方才有人研究热兵器。十四世纪中叶,由意大利人发明了火门枪。但它仅是一根简单的铁管,别无其他零件,采用实体球形弹丸,由枪口将黑火药和球形弹丸装入枪管内,从火门点燃火药射击。
镇馆之宝--孙中山自卫手枪
在装备馆展柜最醒目位置上摆放的两把手枪,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经用过的。
一把是西班牙制造的7.63毫米口径阿斯曲拉驳壳枪,俗称"快慢机"。这是一把非常珍贵的礼品枪,枪身纹饰华丽,24K镀金,枪柄用深海贝壳镶嵌。
而它边上那把比利时制造的6.35毫米口径勃郎宁手枪,则像一只丑小鸭,黑黑的枪身黯淡无光,小小的枪体远没有阿斯曲拉枪那么张扬。
但就是这把枪身编号为464550的勃郎宁小手枪,却被国家文物局的专家们一致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上海公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原来,1895年10月26日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先生脱险赴港,并取道美国檀香山,抵达英国伦敦。在那里,孙中山先生遭到清政府驻英大使馆逮捕,后经孙先生学医时的老师康德黎鼎力相助而获救。这就是著名的"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
为防再生意外,康德黎遂赠孙中山勃郎宁枪一把。这种小手枪当时被人称为"小贝贝",主要被政要人物用作自卫用枪。
1956年2月8日,前国民党元老级人物萧萱的子女,将这把由他们父亲珍藏多年的手枪,上缴给了卢湾公安分局。萧萱参加过同盟会,曾当过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萧萱的子女上缴这支枪的同时,还附上了萧萱的亲笔说明,以证明这把勃郎宁小手枪曾为孙中山先生使用。
杜月笙的水果刀枪黄金荣的三寸金枪
此次展览上,还展出了两个旧上海滩风云人物--青帮头子杜月笙和大流氓头子黄金荣用过的手枪,但它们并没有被陈列在名人用枪展柜中。
杜月笙的手枪陈列在特殊枪支展柜内,是一支小刀枪。相传杜月笙是卖水果出身,削得一手好梨,所以直到他成为"海上闻人",他那把削梨小刀也从不离身。但外人很少知道,他那把厚厚的类似于瑞士军刀的小水果刀,其实是一把很隐蔽的小手枪!
这支6.35毫米口径的特殊枪,由瑞士制造,可以填装一发子弹,击发以后,还能重新装弹。在两米之内,绝对具有置人于死地的杀伤力。这把枪的阴毒之处,就是可以利用削水果的动作麻痹对方,然后出其不意地击发伤人。
黄金荣那支枪则是一把由比利时制造、可折叠的6.35毫米口径李若佛转柄手枪。因其枪柄用24K黄金制成,折叠起来后只有鸡蛋那么大,所以又称"三寸金枪"。
这是一支极其稀有的特种枪,小小的弹仓内可以填装六发子弹。就连枪械专家钱柏椿先生也坦言,他见过的枪支成千上万,但像这样精巧的枪,半个世纪以来,只这一枝。
这把枪还有一个棕色的小皮套,样子就像北方人常用的旱烟袋荷包。当初,黄金荣带着他那些徒子徒孙们出入各种体面场合,看似手无寸铁,其实又有谁知道他的腰带上竟悬着一件致命武器呢?
老上海滩有名的"380马牌手枪"
在展出的枪支中,有一支是二十世纪前半期上海滩老警察或老公安很熟悉的手枪--美式9毫米,当时,警察们习惯称它为"380马牌手枪"。此枪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枪身上刻有一匹前蹄跃起的马;美国是采用英制的国家,9毫米口径相当于0.380英寸,"380马牌"由此得名。而此枪的正规名称是柯尔特。
20世纪30年代初,原英租界上海市工部局警察局专门向美国柯尔特武器公司定制了3000支9毫米柯尔特手枪,用作上海市工部局警察局华人警察的专用枪支。为便于内部管理,在这批手枪的生产过程中,专门刻上了Shanghai Municipal Police(上海市工部局警察局)字样,简称S.M.P。顺序从NO.1编起,作为除枪号以外的局烙印号。
上海解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