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省博物馆(图1)
概况
青海省博物馆,是隶属于青海省文化厅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着青海全省文物的征集,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宣传教育、陈列展览等工作。[1][2]
馆舍介绍
青海省博物馆位于西宁市西关大街58号,新宁广场东侧,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内设主侧展厅9个,展出面积9146平方米,是集展区、办公区、文物库房区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博物馆。其整体建筑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手法,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新宁广场构成了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青海省会西宁标志性建筑和景观。青海省博物馆下设:办公室、保管研究部、宣传教育部、展览部、信息发展部、设备管理部、文物安全部七个部室。[1]
历史沿革
1957年,首次成立青海省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撤消。1978年8月29日,青海省博物馆筹备处再次成立,1986年9月26日,青海省博物馆正式建馆并对外开放。旧址位于西宁市城东区为民巷41号,原青海地方军阀马步芳的私人宅邸“馨庐”。1996年9月,被青海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10月,被省教委命名为“学校德育教育基地”。1997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发文博系统“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5月1日,青海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1]
馆藏作品
青海地处江河源头,历史悠久。地上、地下蕴藏丰富的文化宝藏,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出土的文物逾20万件,其中不少珍品,是举世注目的国之瑰宝。青海省博物馆自筹备起,就致力于地方历史、民族文物的搜集整理,馆藏的各类文物已达47000余件,不少珍品是举世瞩目的国之瑰宝,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0余件。青海省博物馆推出了《青海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青海藏传佛教艺术展》和《可爱的青海》四个专题陈列,基本上以时代先后为序排列,以实物的形式集中反映了青海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概貌,又分别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可爱的青海》展览以图片为主,辅之以沙盘模型,动物、矿物标本及先进的声、光、电手段,集中展示了青海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藏、水电、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青海在工、农、牧等各行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及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1]
基本陈列
《唐卡艺术展》 “唐卡”一词为藏语译音,系指绘画、刺绣、剪贴在布帛上的佛画。唐卡绘画,以矿物颜料为主,内容十分丰富。该展集中展示了青海地区从1368-1912年间(明、清时期)到现代的唐卡精品,并详细介绍各种唐卡的制作工艺。《造像艺术展》 该展集中展示历代佛像精品80余尊。造像艺术是藏传佛教最为精湛的艺术形式之一。其铸造工艺精良,人物刻画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
《七彩经纬——藏毯工艺展》 该展分别从历史发展、藏毯工艺、畜毛资源三个方面介绍藏毯的情况。展出100余件展品,其中包括原始社会的陶纺轮、骨椎等工具,有世界上最早的毛织物,有80余幅各个时期的织毯标本,还有优质的织毯用畜毛标本及染料标本等。藏毯图案繁华秀丽,工艺精美。 [3]
珍贵藏品
铜鎏金观音造像 国宝级文物。由明朝皇帝赐给青海著名的瞿坛寺。像高146厘米,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衣饰线条流畅飘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体鎏金。其铸造工艺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平。馆藏“铜鎏金观音造像”(图2)
舞蹈纹彩陶盆 1975年出土。内壁绘有二组人物手拉手舞蹈的图案,一组13人,另一组11人。该器物构图巧妙、画面简洁、人物造型生动,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有人物舞蹈场面的画面,在艺术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中国原始社会人物风情的重要资料。扎萨克印 “扎萨克”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支配者”、“尊者”,是清代蒙古族地区旗长的称呼。此印是蒙古29旗旗印之一,它是清朝政府管理青海蒙古各部,以及蒙古各旗在青海游牧的历史见证,为研究清代青藏地区的民族关系、政治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敦煌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