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人物
才做出了举世嘱目的贡献。他是我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1989年钱学森获国际技术学界最高奖"小罗克韦尔奖章",并进入"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之列。1991年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1994年作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人员"获得"何良何利基金奖"。他在受奖书面发言中说:"……对于我的工作,党和人民满意,祖国满意,这是我一生的心愿!"
钱三强 现代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赴法国留学,在伊伦·约里奥━居里夫妇指导下,在巴黎大学进行原子核物理方面的研究,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39年初他与居里合作对核裂变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当时刚发现的裂变现象的解释。他首次算出弱能量电子的(真)射程和能量关系,并与实验结果相符。1946━1947年,他与人合作发现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接着,他对铀三分裂机制的解释被各国物理学家所接受,丰富了人们对裂变现象的了解和认识。约里奥━居里夫妇曾共同签订了对他的鉴定:"……十年间,在那些到我们实验室来并由我们指导工作的同代人当中,钱三强最为优秀。我们这样说,并非言过其实……"。1948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在创建中科院和领导组织我国原子能事业、核武器研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了大批尖端科技人
聂荣臻 "呕心沥血,攻尖强国"。一定要造出中国的导弹、原子弹,这是功勋卓著的聂荣臻元帅的毕生心愿。1956年,聂向党中央请缨主管科学技术。以后,他贯彻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制定了"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发展尖端武器"的方针,率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研制导弹、原子弹而努力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1960年,我国遭受三年的自然灾害。苏联当局又片面撕毁技术援助协定,撤走全部技术专家,原料和技术资料停供。"两弹"的研制遇到了严重困难。于是,还继续搞不搞"两弹",在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系统,出现了意见分岐。聂帅坚持在继续贯彻军委以"两弹为主、导弹第一"方针的前提下,注意常规武器的配套生产,以应部队装备急需。并采取了有力的攻关措施。经过科研机构和广大技术人员的艰苦奋斗,到1964年,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研究成功了多种型号的导弹,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不久又试验成功第一颗氢弹,并为远程火箭、人造地球卫星、核潜艇等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基础。当时,在科学技术后进的中国,"两弹"能够上天,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广大科技人员的智慧结晶,也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用意志和胆略谱写的一曲爱国主义的颂歌。
卢嘉锡 现代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39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后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处从事结构化学研究。1943年,他用电子衍射法测定了硫氮、砷硫等化合物的结构,解决了国际上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他还在燃烧和爆炸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为美国化学界所瞩目的成就,获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颁发的科学研究与发展成就奖。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他就搭乘货轮返回祖国,回到母校-厦门大学,担任化学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职。1958年参加筹建福州大学,后任化学系教授、副校长、名誉校长。1960年创办中国科学院华东(后改名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以后又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已发展成初具规模的物质结构研究基地。他领导的固氮研究小组创造性地提出"网兜状"原子簇结构模型,被称为"福州模型",在国际化学界处领先地位。1978年他率领我国代表团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固氮会议,所做学术报告受到国际同行赞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该成果分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特等奖。他曾提出"结构敏感"性能的概念,领导物质结构研究所成功地研制出一系列新技术晶体,1987年获中科院特等奖。198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献身核弹,舍家为国"。邓稼先早年留学美国,刚满26岁就获得"娃娃博士"学位凯旋回国,开始了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1958年8月的一个夜晚,他领受到参加原子弹研究任务后歉意地对妻子说:"鹿希,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很有意义,为它死了也值得!"这突如其来的话使年仅30岁的许鹿希感到又突然又悲凉!她不仅带着两个孩子,还要照顾病魔缠身的公公和婆婆。但她理解丈夫的事业,咬牙说:"我支持你!"1964年10月间,他母亲突然病重,在医院里已奄奄一息,但此时即将试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无法脱身。当蘑菇云在西北大漠上腾空而起的时候,人们为胜利而欢呼雀跃时,领导却给他一张回北京探望病母的车票。母亲见到儿子,只是把放在枕边登载着原子弹爆炸消息的《人民日报》拿出来,没来得及怪儿子从前不把自己的工作告诉她,就安详地永远睡去了。送走母亲后他又投入氢弹的研制。氢弹爆炸成功了,可他的家却被抄,妻子被当作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人物拉出揪斗,孩子无人管。但他顾不上家庭,仍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他在身患癌症,病势垂危之际,还几次给原子弹研究院领导打电话谈工作。邓稼先把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两弹"事业!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凌台,号雨田,浙江山阴(今萧山县)人。出生于行伍家庭,父葛承升,武举出身。葛云飞从小种田,后在其父培育下,读书习武,“汛览经史,暇则肄射”,学得一手良好射技,挽弓发必中,因而认为练武“为有用之学”,而不屑朱子章句。后来,曾游杭州西湖,“拜岳王墓,欷歔响慕,志素定矣。”他对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这两句名言,尤其赞赏;而且,还将两汉至明代的十一位著名将领事迹,编成《名将录》,以勉励自己。年三十,中武举人。道光三年(1823年)成武进士。从道光四年(1824年)开始,以守备衔,先后在浙江宁波、黄岩、温州、乍浦、瑞安、定海和福建的烽火门等地水师营任职,因缉捕“海盗”,屡建军功,五擢至总兵。道光十八年(1838年)署定海镇总兵,不久实授。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
钱三强 现代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赴法国留学,在伊伦·约里奥━居里夫妇指导下,在巴黎大学进行原子核物理方面的研究,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39年初他与居里合作对核裂变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当时刚发现的裂变现象的解释。他首次算出弱能量电子的(真)射程和能量关系,并与实验结果相符。1946━1947年,他与人合作发现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接着,他对铀三分裂机制的解释被各国物理学家所接受,丰富了人们对裂变现象的了解和认识。约里奥━居里夫妇曾共同签订了对他的鉴定:"……十年间,在那些到我们实验室来并由我们指导工作的同代人当中,钱三强最为优秀。我们这样说,并非言过其实……"。1948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在创建中科院和领导组织我国原子能事业、核武器研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了大批尖端科技人
聂荣臻 "呕心沥血,攻尖强国"。一定要造出中国的导弹、原子弹,这是功勋卓著的聂荣臻元帅的毕生心愿。1956年,聂向党中央请缨主管科学技术。以后,他贯彻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制定了"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发展尖端武器"的方针,率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研制导弹、原子弹而努力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1960年,我国遭受三年的自然灾害。苏联当局又片面撕毁技术援助协定,撤走全部技术专家,原料和技术资料停供。"两弹"的研制遇到了严重困难。于是,还继续搞不搞"两弹",在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系统,出现了意见分岐。聂帅坚持在继续贯彻军委以"两弹为主、导弹第一"方针的前提下,注意常规武器的配套生产,以应部队装备急需。并采取了有力的攻关措施。经过科研机构和广大技术人员的艰苦奋斗,到1964年,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研究成功了多种型号的导弹,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不久又试验成功第一颗氢弹,并为远程火箭、人造地球卫星、核潜艇等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基础。当时,在科学技术后进的中国,"两弹"能够上天,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广大科技人员的智慧结晶,也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用意志和胆略谱写的一曲爱国主义的颂歌。
卢嘉锡 现代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39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后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处从事结构化学研究。1943年,他用电子衍射法测定了硫氮、砷硫等化合物的结构,解决了国际上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他还在燃烧和爆炸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为美国化学界所瞩目的成就,获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颁发的科学研究与发展成就奖。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他就搭乘货轮返回祖国,回到母校-厦门大学,担任化学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职。1958年参加筹建福州大学,后任化学系教授、副校长、名誉校长。1960年创办中国科学院华东(后改名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以后又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已发展成初具规模的物质结构研究基地。他领导的固氮研究小组创造性地提出"网兜状"原子簇结构模型,被称为"福州模型",在国际化学界处领先地位。1978年他率领我国代表团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固氮会议,所做学术报告受到国际同行赞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该成果分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特等奖。他曾提出"结构敏感"性能的概念,领导物质结构研究所成功地研制出一系列新技术晶体,1987年获中科院特等奖。198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献身核弹,舍家为国"。邓稼先早年留学美国,刚满26岁就获得"娃娃博士"学位凯旋回国,开始了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1958年8月的一个夜晚,他领受到参加原子弹研究任务后歉意地对妻子说:"鹿希,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很有意义,为它死了也值得!"这突如其来的话使年仅30岁的许鹿希感到又突然又悲凉!她不仅带着两个孩子,还要照顾病魔缠身的公公和婆婆。但她理解丈夫的事业,咬牙说:"我支持你!"1964年10月间,他母亲突然病重,在医院里已奄奄一息,但此时即将试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无法脱身。当蘑菇云在西北大漠上腾空而起的时候,人们为胜利而欢呼雀跃时,领导却给他一张回北京探望病母的车票。母亲见到儿子,只是把放在枕边登载着原子弹爆炸消息的《人民日报》拿出来,没来得及怪儿子从前不把自己的工作告诉她,就安详地永远睡去了。送走母亲后他又投入氢弹的研制。氢弹爆炸成功了,可他的家却被抄,妻子被当作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人物拉出揪斗,孩子无人管。但他顾不上家庭,仍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他在身患癌症,病势垂危之际,还几次给原子弹研究院领导打电话谈工作。邓稼先把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两弹"事业!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凌台,号雨田,浙江山阴(今萧山县)人。出生于行伍家庭,父葛承升,武举出身。葛云飞从小种田,后在其父培育下,读书习武,“汛览经史,暇则肄射”,学得一手良好射技,挽弓发必中,因而认为练武“为有用之学”,而不屑朱子章句。后来,曾游杭州西湖,“拜岳王墓,欷歔响慕,志素定矣。”他对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这两句名言,尤其赞赏;而且,还将两汉至明代的十一位著名将领事迹,编成《名将录》,以勉励自己。年三十,中武举人。道光三年(1823年)成武进士。从道光四年(1824年)开始,以守备衔,先后在浙江宁波、黄岩、温州、乍浦、瑞安、定海和福建的烽火门等地水师营任职,因缉捕“海盗”,屡建军功,五擢至总兵。道光十八年(1838年)署定海镇总兵,不久实授。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
上一篇:网络组织的组织模式设计[ 03-18 ]
下一篇:谭红[ 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