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须同祺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须同祺,天文学家。他以上海天文台目视等高仪长期稳定的观测结果,为中国综合时号改正数系统跃居世界先进行列提供了基本素材。在伊巴谷天体测量卫星观测计划中,使中国首批加入第一个空间天体测量的观测行列。


须同祺-简介

  须同祺,1935年4月13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荡口镇。1947 年他从荡口镇中心小学毕业后,以优良成绩考入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53年高中毕业。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有关大专院校专业介绍中知道天文学不仅使人们了解和认识自然的奥秘,在生产活动和实际应用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就报考那时我国惟一有天文学课的南京大学数学天文学系,学习天文知识。1957 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徐家汇观象台,即现今的上海天文台。
  徐家汇观象台是1872年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建立,其主要内容是时间工作。但在1950年人民政府从法国人手中接管过来时,由于设备陈旧,人员缺乏,它所发播的时间讯号的精度根本无法满足全国各地建设事业的需要。徐家汇观象台为改变这种落后面貌,上下奋斗努力。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分配到徐家汇观象台目视等高仪组。面对那架从未接触过的天文仪器,开始了正式的天文工作,并在1964年担任该组组长。
  从1972年到1977年,由于工作变化,他被分在激光陀螺组。这是一种还在探索中的仪器,和他所学的专业相距甚大。但他还是像当初对待目视等高仪一样,从不懂到了解,和组内同事一起努力工作。
  到1978年,上海天文台为了适应天文学的发展,重新调整原来的课题组织,他调任星表与天文常数组组长。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国外在星表和天体测量领域的研究工作,1981~1983 年由上海天文台选派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海德堡天文计算研究所(Astronomisches Rechen-Institut,Heidelberg)参加基本星表工作。该研究所以编算和修订基本星表系列而闻名于世。通过在海德堡的工作,与所内外科学家的相互接触,使他感受到该研究所有它的长处。基本星表的编算是他们有悠久历史的工作,但每次修订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发展。他们对天体测量中的新动向,如射电天体测量和空间天体测量都有所研究和参与,使自己的工作适应新的要求,并注意研究天体测量和天文学中其他分支学科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经验也给他以后的工作带来有用的启示。
  他在上海天文台的职务从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到研究员。在天文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武汉动力大地测量实验室等的大力支持下,40年来都是围绕我国的时间工作,为我国的天体测量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以及考虑高精度天体测量对天文学发展上的作用等进行工作,直到1995年退休。为此,在1994年获得了中国天文学会发给的奖状。1987年他加入了九三学社。


须同祺-简历

  1935年4月13日 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荡口镇。
  1947~1953年 在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51年改名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学习。
  1953~1957年 在南京大学数学天文学系学习。
  1958~1963年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时间纬度室、目视等高仪组工作。
  1964~1971年 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目视等高仪组组长。
  1972~1977年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激光陀螺组工作。
  1978~1995年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星表与天文常数组组长。
  1981~1983年 在德国海德堡天文计算研究所(Astronomisches RechenInstitut,Heidelberg)做访问学者。
  1995年 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退休。


须同祺-科技成就

  为中国时间工作努力
  在精确时间的确定过程中,天文观测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环节。要取得实效好的天文观测结果,就得对天文仪器进行精心维护。目视等高仪能同时用来测定时间和纬度,根据观测结果还可修订所用的观测星表等。为了使仪器在时间、纬度和天文星表等多方面发挥其作用,他重新调整了原来的观测纲要,对观测星组进行组内修正,以减少因观测中缺星而导致的星组系统变动,并对原来使用的附属设备进行更换和整理。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全组努力,使得该仪器的观测结果从1962年到1971年间,相对我国综合时号改正数系统的年平均波动的平均为0.0066时秒,为我国时间工作跃居世界先进行列提供了基本素材。
  与此同时,他还对目视等高仪的改进作了研究。1960年他对原先上海天文台全和钧提出的光电等高仪设想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改进。考虑到为了简化对记录光栅制作的要求和事后处理的问题,他提出在观测时同时采用恒星方位跟踪,使星像在视场中像光电中星仪那样上下移动。这种构思为后来我国光电等高仪的制作提供了依据。
  上海射电星星表的编算
  20世纪70年代,正是国际上提出并实施修订原来使用的第四基本星表,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射电干涉测量方法的出现,使可以对遥远的射电源的位置进行测定。另外空间天体测量也已在准备之中。因观测波段和观测方法的不同,就建立了不同的天球参考系,既有光学和射电的,还有地面和空间的天球参考系。天球参考系的建立和维持,各类天球参考系的相互联系,目的是使大量天文观测资料能在准惯性系中发挥作用。因此他在天体测量上的工作,就是按地面天体测量、空间天体测量和射电天体测量三方面来开展和准备。
  许多常用的光学星表,如基本星表等中的天体,虽然有一定的光学亮度,但无法用射电干涉测量方法去观测。而射电源又因其很暗,无法用一般的光学望远镜看到。这就给光学和射电天球参考系的联系带来了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天文学家注意到射电星既有一定的光学亮度,又有射电辐射。这类天体是用来联系光学和射电天球参考系的理想对象。但它们基本上没有精确的位置,更缺少必要的自行参数。
  1980年,须同祺首先在上海天文台的目视等高仪和光电等高仪上组织观测和研究射电星,这在国内是首次开展这项工作。接着1985年到1988年,又在佘山40cm望远镜上,对8~13等的85颗射电星和少量的亮一点的射电源组织观测。前后共有100颗射电星,其中2/5是初次测定。在赤经和赤纬上的平均精度分别为0.11角秒和0.09角秒,比国外同类的测定精度要好一些。这份星表在后来实施的伊巴谷天体测量卫星射电星观测纲要中,占了近40%。在当时国际上,也是少数几个星数较多的射电星星表之一。除了星位,后来他还对其中部分射电星给出自行参数。1988年在西班牙召开的伊巴谷输入星表会议上,参考系联系组负责人A.N.亚吉(Argue A.N.)在报告中提到射电星光学测定的重要意义时,就提到包括他和少数几个外国同行在这方面的工作。会后还给他写信表示,希望尽早得到上海的资料。他和组内同事一起,从观测工作开始,直到资料分析,完成了整个工作过程。该项工作以《上海射电星星表》命名,获得1991 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争取并参加第一个空间天体测量观测计划及预备研究
  从1967年法国P.拉格劳(Lacroute P.)提出空间天体测量计划,经过约10年的讨论和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被欧洲空间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列入执行计划。空间天体测量的出现,是天文学中最老一个分支——天体测量学的一个突变。它的特点是观测不受大气干扰和地球重力对望远镜的影响。由于它的观测精度比地面观测高10倍以上,而且是全天候的在更大空间范围内观测各种类型天体,所得观测资料对于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等研究都是有帮助的,因此它的出现受到广大天文学家的热烈响应。
  1980年欧洲空间局伊巴谷卫星组织正式向全世界公开征求提案。须同祺考虑到我们的天体测量工作今后的发展,以及天体测量资料对天文学的作用,就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向该组织送交了两个提案:提案4号,1957年以来的地球自转;提案5号,射电星光学和射电位置的比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85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