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礼
张德礼
[现代](一九二五至?)河北涿县地毯艺术家。河北阳原县人。十七岁在北京学习织毯,很快掌握绘图、染线、织造等技艺。在北京十五年,先后织造了七十多种不同风格的地毯以及用名贵犀牛毛配以金、银线的高级盘金挂毯。一九五六年张德礼加入河北涿县地毯生产社后,带领高手织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以及毛主席、朱德委员长专机中的地毯。一九六六年带领能手,修复了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三十五块丝毯。张德礼擅长宁夏、甘肃、新疆毯的织作,对波斯(今伊朗)毯亦很有研究。创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涿县丝毯”。他创作设计的波斯类、土耳其式、京式博古类、几何形类和挂帘类等几十幅图案,产销对路,深受国内外欢迎。在一九七九年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上,被授予工艺美术家称号。
张德礼(1910—1941) 又名孙百城。桓台县北辛庄村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山东省军区后勤部军需处主任。1941年3月牺牲于莱芜县。
张德礼,男,汉族,1962年12月生,陕西山阳县人。1984年7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园艺系经济动物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跨学科考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现吉林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病毒病研究室殷震院士的研究生,1987年7月获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科病毒学与免疫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7月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传染病微生物学教研室与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联合培养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导师:刘尚高教授、阎隆飞院士和黄高升教授)。2000-200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医学免疫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博士后、生物信息研究组负责人(合作导师:马大龙教授,国家资助招收)。2002-2005年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系、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生物信息学研究部、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分室、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合作导师:李衍达院士、吴旻院士、陈竺院士、方福德教授和季梁研究员,国家资助招收)。2004年10月清华大学博士后期满离站科研工作评审意见评定研究员(教授)资格任职建议。
硕士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军区后勤部军马防治检验所工作至2003年底转业,长期从事兽医传染病学与人兽共患疫病学教研与临床实践。1992-1993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侯云德院士招收)。1997-1999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合作研究,任动物保健品研制中心客座研究员兼毒理学研究室主任。1999-2000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子病毒学与生物工程开放实验室高访学者(田波院士招收)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工程研究室生物信息学组博士后(合作导师:陈润生院士)。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师。2005-2006年清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纳米医学高访学者(合作导师:长江学者李亚栋教授)。
2006年9月起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系预防兽医学教研室兽医微生物学与病毒学课程组教师、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分子病毒学与分子免疫学;旨在发展基因组药物与诊治标志物的肿瘤免疫与感染相关的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二、学术兼职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信息学、临床医学基础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评审系统专家与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医学免疫学与生物信息学)评审专家(2003年起)
2. 2003年中国博士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院士论坛分组会议主持和2006年中国科学院智能计算与生物信息学学术研讨会(WICB2006)程序委员会委员
3.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人、答辩委员与博士后出站报告评审委员(2004)
4. 四川省侨光医药保健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96年起)
三、主讲课程
公选课:医药生物信息交叉热评、肿瘤学与基因组医学、病毒学与病毒病、免疫学与生物药物学
本科生:兽医微生物学、动物微生物学、水产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动物医学学科导论
研究生: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病毒学与免疫学、高级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分子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技术、预防兽医学进展、动物遗传繁育进展
博士生:生物信息学进展、系统生物学专题、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学、兽医分子微生物学、兽医分子微生物学专题、预防兽医学专题、动物遗传繁育专题
四、学术成就
获得两项重要标志性鉴定成果:(1)京科登字20040602号:安全高效的水貂肠炎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首次研制成功和长期广泛应用;(2)总后鉴证2002121008号:恶性横纹肌样瘤(MRT)在模型动物体内的首次发现和成功复制,为阐明其起源之谜提供了机会;从染色体遗传变异角度初步阐明了MRT的发生、发展规律,从比较医学角度揭示了MRT的组织细胞起源;解决了传代细胞(CCL)致癌毒理实验的难题,揭示了遗传变异率与致癌(瘤)的关系。
在生物循环选育领域,初步建立了病毒细胞遗传进化的优劣环境交替性生物循环选育作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得到实际应用,它正是联系高效水貂细小病毒疫苗研制、痘苗病毒重组质粒转染技术创新、细胞系致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异类肿瘤在体实验转化现象确立与横纹肌样瘤起源之谜初步揭示的纽带与桥梁,具有广泛的科学指导和实用意义。
在基因识别新方法与功能基因分离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从计算机软件分析、人工干预分析及与实验生物学相结合角度来发现人类新基因的方法,并证明它是加速基因克隆和鉴定的一条有效途径;合作者对新基因识别及调控区预测的算法研究,显著提升了基因预测和启动子预测的精确度,初步合作建立了人类新基因的自动化电子克隆软件;电子克隆百余人类新基因,还用计算机识别800个人类新基因候选对象,部分基因编码序列已被实验证实和引用,其中几个新克隆基因已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明显的生物学功能活性;发现了美国NCBI基因组注释项目公布的人类基因模式参考序列(REFSEQ)存在各种类型的多种/处错误,这一结果提示应慎重使用NCBI的REFSEQ数据库。
在分子病毒学与反义基因治疗领域,负责“反义RNA阻断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复制及多聚酶区(P区)基因表达的研究”, 构建并纯化出几株针对DHBV P区或核心区(C区)不同片段基因的反义和正义重组病毒,为乙型肝炎鸭体实验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痘苗病毒重组质粒转染技术和重组痘苗病毒蚀斑纯化方法的探索性研究取得良好结果,前者首次简化了基因转染技术,后者首次大大降低了主要实验费用并被实际引用证明行之有效。
五、标志性成果
1. 张德礼、李六金、黄高升、夏耕田、高步先、刘尚高、何旭玉、方福德、徐镔蕊。“军犬疫苗制备用细胞系染色体组型分析与致癌安全性评价和横纹肌样瘤起源”于2002年10月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组织的医药卫生科技成果鉴定,获得很高评分,获军队后勤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第2002121008号)
2. 张德礼、
[现代](一九二五至?)河北涿县地毯艺术家。河北阳原县人。十七岁在北京学习织毯,很快掌握绘图、染线、织造等技艺。在北京十五年,先后织造了七十多种不同风格的地毯以及用名贵犀牛毛配以金、银线的高级盘金挂毯。一九五六年张德礼加入河北涿县地毯生产社后,带领高手织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以及毛主席、朱德委员长专机中的地毯。一九六六年带领能手,修复了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三十五块丝毯。张德礼擅长宁夏、甘肃、新疆毯的织作,对波斯(今伊朗)毯亦很有研究。创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涿县丝毯”。他创作设计的波斯类、土耳其式、京式博古类、几何形类和挂帘类等几十幅图案,产销对路,深受国内外欢迎。在一九七九年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上,被授予工艺美术家称号。
张德礼(1910—1941) 又名孙百城。桓台县北辛庄村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山东省军区后勤部军需处主任。1941年3月牺牲于莱芜县。
张德礼,男,汉族,1962年12月生,陕西山阳县人。1984年7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园艺系经济动物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跨学科考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现吉林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病毒病研究室殷震院士的研究生,1987年7月获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科病毒学与免疫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7月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传染病微生物学教研室与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联合培养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导师:刘尚高教授、阎隆飞院士和黄高升教授)。2000-200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医学免疫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博士后、生物信息研究组负责人(合作导师:马大龙教授,国家资助招收)。2002-2005年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系、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生物信息学研究部、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分室、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合作导师:李衍达院士、吴旻院士、陈竺院士、方福德教授和季梁研究员,国家资助招收)。2004年10月清华大学博士后期满离站科研工作评审意见评定研究员(教授)资格任职建议。
硕士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军区后勤部军马防治检验所工作至2003年底转业,长期从事兽医传染病学与人兽共患疫病学教研与临床实践。1992-1993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侯云德院士招收)。1997-1999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合作研究,任动物保健品研制中心客座研究员兼毒理学研究室主任。1999-2000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子病毒学与生物工程开放实验室高访学者(田波院士招收)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工程研究室生物信息学组博士后(合作导师:陈润生院士)。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师。2005-2006年清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纳米医学高访学者(合作导师:长江学者李亚栋教授)。
2006年9月起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系预防兽医学教研室兽医微生物学与病毒学课程组教师、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分子病毒学与分子免疫学;旨在发展基因组药物与诊治标志物的肿瘤免疫与感染相关的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二、学术兼职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信息学、临床医学基础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评审系统专家与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医学免疫学与生物信息学)评审专家(2003年起)
2. 2003年中国博士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院士论坛分组会议主持和2006年中国科学院智能计算与生物信息学学术研讨会(WICB2006)程序委员会委员
3.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人、答辩委员与博士后出站报告评审委员(2004)
4. 四川省侨光医药保健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96年起)
三、主讲课程
公选课:医药生物信息交叉热评、肿瘤学与基因组医学、病毒学与病毒病、免疫学与生物药物学
本科生:兽医微生物学、动物微生物学、水产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动物医学学科导论
研究生: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病毒学与免疫学、高级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分子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技术、预防兽医学进展、动物遗传繁育进展
博士生:生物信息学进展、系统生物学专题、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学、兽医分子微生物学、兽医分子微生物学专题、预防兽医学专题、动物遗传繁育专题
四、学术成就
获得两项重要标志性鉴定成果:(1)京科登字20040602号:安全高效的水貂肠炎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首次研制成功和长期广泛应用;(2)总后鉴证2002121008号:恶性横纹肌样瘤(MRT)在模型动物体内的首次发现和成功复制,为阐明其起源之谜提供了机会;从染色体遗传变异角度初步阐明了MRT的发生、发展规律,从比较医学角度揭示了MRT的组织细胞起源;解决了传代细胞(CCL)致癌毒理实验的难题,揭示了遗传变异率与致癌(瘤)的关系。
在生物循环选育领域,初步建立了病毒细胞遗传进化的优劣环境交替性生物循环选育作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得到实际应用,它正是联系高效水貂细小病毒疫苗研制、痘苗病毒重组质粒转染技术创新、细胞系致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异类肿瘤在体实验转化现象确立与横纹肌样瘤起源之谜初步揭示的纽带与桥梁,具有广泛的科学指导和实用意义。
在基因识别新方法与功能基因分离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从计算机软件分析、人工干预分析及与实验生物学相结合角度来发现人类新基因的方法,并证明它是加速基因克隆和鉴定的一条有效途径;合作者对新基因识别及调控区预测的算法研究,显著提升了基因预测和启动子预测的精确度,初步合作建立了人类新基因的自动化电子克隆软件;电子克隆百余人类新基因,还用计算机识别800个人类新基因候选对象,部分基因编码序列已被实验证实和引用,其中几个新克隆基因已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明显的生物学功能活性;发现了美国NCBI基因组注释项目公布的人类基因模式参考序列(REFSEQ)存在各种类型的多种/处错误,这一结果提示应慎重使用NCBI的REFSEQ数据库。
在分子病毒学与反义基因治疗领域,负责“反义RNA阻断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复制及多聚酶区(P区)基因表达的研究”, 构建并纯化出几株针对DHBV P区或核心区(C区)不同片段基因的反义和正义重组病毒,为乙型肝炎鸭体实验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痘苗病毒重组质粒转染技术和重组痘苗病毒蚀斑纯化方法的探索性研究取得良好结果,前者首次简化了基因转染技术,后者首次大大降低了主要实验费用并被实际引用证明行之有效。
五、标志性成果
1. 张德礼、李六金、黄高升、夏耕田、高步先、刘尚高、何旭玉、方福德、徐镔蕊。“军犬疫苗制备用细胞系染色体组型分析与致癌安全性评价和横纹肌样瘤起源”于2002年10月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组织的医药卫生科技成果鉴定,获得很高评分,获军队后勤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第2002121008号)
2. 张德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