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诗东
侧面照
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
蔡诗东,物理学家,福建东山人。1960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物理系,1969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讲师、助理物理学家和马里兰大学助理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蔡诗东在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研究的若干重要前沿领域作出了多方面、系统性、创造性的贡献,被国际同行学者认为是世界上这一领域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
基本资料
姓名:蔡诗东职业:物理学家
籍贯:福建闽侯人
生卒:1938年5月—1996年6月20日
年谱简编
1938年农历5月l日生于福建省东山岛,后随家人迁往上海,在上海读小学1946年随父母来到台弯,就读于云林县虎尾安庆小学
1950-1953年年就读于云林县虎尾中学
1953-1956年就读于台南一中。
1956-1960年就读于台中东海大学。毕业后服役备军官役一年。
1961-1963年担任台弯东海大学物理系助教。
1963-1965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大学获超流物理硕士。
1965-l969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后异成绩获等离子体物理博士学位,指导教授为国际等离子体物理理论权威T.
1969-197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研究。
1973年11月偕夫人曹俊喜女士回中国大陆定居,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等离子体理论研究。曾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及等离子体理论研究组组长、等离子体学术小组组长、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5年创立中国等离子体研究会,一宜担任该会主席。
1986年自本年起被连续选为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科技组委员。
1988年自本年起担任亚洲、非洲等离子体培训协会副主席。
1991年被评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199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6月20日因肝癌去世。
东海大学
社会历程1960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物理系。1965年获美国达特茅斯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69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师1973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后曾任美国马利兰大学副教授、得克萨斯大学研究员。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对等离子体物理及受控热核聚变理论有研究。在非均匀、非平衡及高能等离子体理论方面有重要贡献,如广义回旋动力论议程、漂移波理论、热力学极限方法及最近与美国权威合作发表的高能分量稳定磁流体模工作等,为许多聚变及空间理论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中在推广回旋动力论方程、空间微观不稳定性和非线性理论等一系列工作上,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特别是他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罗森帕洛斯教授合作,在1983年提出了等离子体中加入高能分量粒子后能使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直接运行在第二稳定区的这一新思想、新概念后,引起了国际上许多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以后,他所带领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又计算了在某种条件下高能分量粒子可以稳定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内扭曲模,从而有可能对锯齿不稳定与内破裂会起到重要的抑制作用。此外,他们还认真地考虑了理想磁流体模被抑制后电阻性不稳定增长的可能性,并进一步从加热与输运的角度来讨论实现高能粒子稳定作用的可行性。这对实现受控热核聚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回国目的
就读虎尾安庆国小、虎尾中学、台南一中,四十九年毕业于台中东海大学物理系,服兵役后留母系任助教二年,五十二年年负笈美国,五十四年获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学院物理硕士,五十八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博士,随后在美国工作四年,于六十二年(1973)偕夫人曹后喜女士返回中国大陆。蔡诗东的返回大陆,和「保钓运动」有关。1972年,美国将钓鱼台与琉球一并交予日本,激起海内外华人共愤,纷纷投入保钓,当时有不少青年学者回归大陆,蔡氏夫妇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
蔡诗东返回大陆时,正值文革中期,亲友、同撩莫不竭力劝阻,但蔡诗东不为所动。蔡诗东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月薪不到一百元人民币,居所二十几平方米,既无煤气,也无浴洗设备。1976年初,女儿蔡传箐出世,不得不请保母居家照料,居住环境因而更为狭窄。
除了生活条件艰困,这时物理所的实验设备闲置,研究工作停顿,更使其痛心。蔡诗东舍弃近两万美元年薪投效大陆,为的是报效国家,但处在文革的混乱局面,只有苦撑待变,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贡献所学。
教授近照
英年早逝然而,成功的喜悦终究掩盖不住蔡诗东健康的迅速恶化。1996年5月,蔡诗东于接待应邀访问中国大陆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专家时,身体即已支撑不住,疲倦,头晕,尤其爬楼梯时,已力不从心。
拖到5月29日,夫人曹俊喜强迫他去检查,始发现蔡诗东已罹患末期肝癌,已无法手术治疗。曹俊喜,这位蔡诗东的东海大学学妹,顿觉晴天霹雳,隐忍巨大伤痛,与女儿蔡传菁日夜亲侍汤药,无奈回天乏术,终于在同年6月20日,走完了坎坷又充实的一生,得年仅58岁。
蔡诗东虽然荣任院士,但住院医疗时并未获得特别照顾。他去世后约半年,夫人曹后喜在中科院物理所出版的纪念集《怀念蔡诗东》一书中,写了一篇《一封无法投递的信》,倾诉其悲痛、无奈与哀怨。
蔡诗东五月二十九日检查出癌症,费了九牛六虎之力才住进卫生部所属的中国肿瘤医院一般病房,无卫生设备及陪床,也没有电话。这时蔡诗东的病已无法外科治疗,只能用生物治疗延长生命。
夫人写道:“他们(院方)承认生物治疗需要安静的环境和单间,希望我们自己尽快想办法。主治医师向所领导单位说你病已属死缓”。寻找单间病房的任务又落在我们的肩上。你虽为全国政协委员和科学院院士,但没有官职又非大款,单凭这两个头衔起不了作用。后来多亏有关领导想方设法,拖到6月17日才住进北京肿瘤医院的特级病房,但仅仅三天后就去世了!
对于父亲的早逝,女儿蔡传菁在纪念集中写道:“现实中的中国知识份子的命运总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他们从来不为自己的生活考虑,一心想让国家的科技水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这里我呼吁国家应给予他们更大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那些坚持一心一意搞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们,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他们是中国科学界的脊梁,是财富。另外我并不欣赏那些抱病工作的人,他们值得敬佩,但不值得称赞。应把自己的健康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延长工作的寿命”。
蔡诗东妻子与女儿的文章,感动了中南海,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今后院士之保健体检及治疗享受副部长级待遇。1998年6月5日,更下达红头文件,让年满八十岁的院士享受更特殊的待遇。其时中国科学院共有145位资深院士,转眼之间,已有郑作新、王淦昌、汪德昭、武衡等院士作古,因此,资深院士现仅存141位。这些推动中国科技由剥而复的第一、二代科学家,在中国科学发展史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