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庄村
1、河南省社旗县朱集镇葛庄村
河南省社旗县朱集镇葛庄村,地处南阳盆地东北边沿,两市(南阳、驻马店)、三县(社旗、唐河、泌阳)结合部,距社旗县城32公里,是社旗最偏远的乡村之一 南与梁庄相连,东、北与郭集接壤,西与泥河赵村委田孟庄隔河相望。全村1197人,耕地面积2105亩。该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农作物以小麦、油菜、棉花、玉米、大豆为主,2007年打机电井3眼,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村中有30%人从事货架生意,在中国货架行业成为佼佼者
2、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郇封镇葛庄村
村情概况
葛庄村位于修武县郇封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农业人口1400余人,耕地面积2600亩,党员30人,3个村民小组。
人口卫生
村两委干部4人,班子成员全部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班子团结,工作能力强,九十年代两委创办村企业棉纱纺织厂,效益十分可观。
葛庄村中心大街宽20米,街道两侧有理发店,粮油经营店、食品批发店等近20个经营店铺,村内房屋规划整齐,东西街道10条。
农村经济
长期以来,勤劳的葛庄村民对农业非常重视,种植业方面,他们积极引进小麦、玉米新品种,如周麦16、矮抗58、郑单958、浚单20等,积极与农业科研部门联系,引进农作物栽培新技术。如小麦前氮后移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玉米化控防倒技术等,这些新品种、新技术的覆盖率达70%,增产率达10-15%,养殖方面,年养猪出栏率达3000头,有4个养鱼塘,年出鱼40000条。
村务公开
村内成立了秧歌队、舞蹈队,每当农闲时节,他们就排练节目,当春节来临时,到处都洋溢笑声、歌舞声,他们都在欢庆丰收物喜悦。
3、山东省枣庄市桑镇葛庄村
村情概况
葛庄村位于北楼山南部,村中间是东西向的郭河,河水清澈见底, 岩马水库在村西穿过。
自然资源
盛产苹果,冬桃、葡萄各种杂粮齐全,手工编席技术是桑镇的一绝。
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发达,有塑编厂,砌块厂、煤球厂、白灰厂等。全村就业劳动力达98%以上,是一个有山有水的新型农业,现有547户,1708人。
4、河南省民权县程庄镇葛庄村
村情概况
民权县程庄镇葛庄村位于程庄镇东部,仅有1000人,是省扶贫开发重点村。近年来该村创新工作思路,在小康社会建设中走出了三条新路子。成为“三新”活动的新典型。
养殖业
葛庄村有养殖专业户177户,生猪存栏在100头以上的有36户,母猪存栏近千头,年出栏商品猪1万多头,年产值2000多万元。今年,该村又投资45万元,引进了150头奶牛,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种植业
葛庄村与天津黄瓜研究所联合,建立了20亩黄瓜育种基地,亩收入8000多元。眼下,黄瓜种子即将收获,群众心里乐开了花。
手工业
葛庄村有400人从事草编工艺品加工,每人每天可加工3套,每套可赚取10元加工费,老人妇女坐在家里可挣钱。
5、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元镇葛庄村
村情概况
葛庄村作为汤阴县北部的偏远乡村,人口众多,民情复杂。村党支部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为着力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把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主要目标在全村党员中开展定岗定职活动。
基础设施
通过发展建筑、种植、养殖等产业,调整群众种养结构,使乡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积极实行民主公开管理,发挥代表议事会作用,围绕群众的所需所愿,上项目、建学校、修道路、安沼气,设置治安巡逻和民事调解岗,使葛庄村的各项公益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随着村委会办公楼投入使用,该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也迈上了新台阶。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也多次被命名为省市“五好党支部”。
农村经济
村内道路硬化铺柏油,学校进行危房改造,广泛进行沼气建设,村里一些重大开支经常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进行讨论通过,进行张榜公布,村里群众对干部比较信得过,心里都有本明白,账目也比较清楚。
6、唐山市乐亭县葛庄村
村情概况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千人小村,数位名人学者的故乡。唐山市乐亭县葛庄村,这个质朴得如冀东平原上的泥土般的小村落,近来却因两位院士及众多名人留下的身影,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有资料显示,到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460人,全国平均77万人有一名院士;河北籍院士42人,平均97万人产生一名。然而,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乡、一个人口不足50万人的海隅小县———乐亭县就走出了9名院士;更令人称奇的是,这9名院士当中有两人出自同一个村庄———葛庄村。
文化教育
葛庄历史上文化名人辈出,与其良好的文化教育基础密不可分。"早在清末民初,全村就有村学一处,私塾四处---其中女塾一处,全村适龄儿童几乎都能入学就读。追溯葛庄文化名人及尊教尚文的传统,村民们习惯以清朝翰林葛毓芝说起。葛庄临近县城,信息较灵,接触新鲜事物也多,村民非常注重子弟求学上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一些村民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文风兴盛,古今相袭,学习求知的氛围一直在葛庄村延续并浓厚着。据葛纯金介绍,目前村里在读的本、专科学生超过60名,自2003年以来,每年都有20多名学生升入高等学府。
链接【乐亭籍院士】
■孟昭英
电子学、物理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捐资在清华设立“清贫学生奖学金”。1995年2月去世,终年89岁。
■石志仁
铁路机械专家。主持和参与制订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维修、运营等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辅助制度。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马杏垣
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研究领域涉猎构造地质学,前寒纪地质学,岩石圈动力学和地震地质学,学术成果颇丰。
■李季伦
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研究工作涉及生物固氮、真菌毒素以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微生物发酵产品的研制。
■刘瑞玉
海洋生物学和甲壳动物学家。编写“中国动物志”蔓足类、糠虾类、对虾类、口足类4卷。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德馨
1991年11月当选为学部委员(院士)。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长期从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的研究与开发,为发展我国微电子技术做出了贡献。
■葛宝丰
骨科专家。我国西北地区骨科专业的创始人,全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