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孙凝晖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系统结构部主任

  


人物简介

  1968年3月出生,籍贯安徽寿县,出生于安徽繁昌,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2005.11至今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系统结构部主任、计算所所长助理兼副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主任。17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
  刻苦钻研,不懈创新,一直致力于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参加了我国第一台全对称共享存储计算机曙光一号和第一台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曙光1000的研制工作。作为负责人参加了曙光2000、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及曙光系列可扩展服务器等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工作,主持完成曙光4000L、863计划重大项目"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制工作。由其主持研制的曙光高性能计算机,打破国外产品对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市场的垄断并成为国内市场主流产品,为国家信息安全、宇航事业、新兴生物产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第五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科院杰出成就奖团队负责人,入选第 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个人简历

  1985.9-1989.7: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9.9-1992.7: 中科院计算所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2.8-1996.5: 中科院计算所智能中心工作
  1995.9-1999.7: 中科院计算所在职博士,获博士学位
  1996.6-1997.6: 美国Princeton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7.7-1999.2: 任中科院计算所智能中心研发部副主任
  1999.3-2000.2: 任中科院计算所智能中心研发部主任
  2000.3至2005.10:任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2005.11至今 任中科院计算所系统结构部主任、计算所所长助理兼副总工程师、中科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工作

  “曙光一号”共享内存多处理机系统的研制,负责性能评价和测试工作。 “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负责主机操作系统的移植,系统与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网络接口卡驱动程序的开发,系统消息传递软件的开发,交叉编译器和库函数的移植,并行文件系统的开发,辅助硬件调试,以及负责系统软件组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 参加Princeton大学“Scalable I/O Initiative”项目,负责Low-Level API的设计,和在Intel Paragon上的Reference Implementation。
  “曙光2000-I”超级服务器的研制,负责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软件的总体和详细设计,技术与工程管理,以及可扩展文件系统的研制。 “NCIC-HA”高可用系统的研制,负责系统升级的设计,技术指导和系统测试。
  95攻关项目“NT机群系统”的研制,负责方案设计。从1999年3月开始,作为课题组长,承担(新)计算所“NT机群系统”的研发项目。
  “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的研制,负责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软件的总体和详细设计,技术与工程管理。
  “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的研制,负责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软件的总体和详细设计,技术与工程管理。
  从2001年3月开始,负责863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曙光4000”的研制工作。


研究领域

  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研究可扩展的并行处理体系结构, 参加曙光1000、曙光2000和曙光3000系统的总体设计。
  分布式操作系统:研究分布式系统中操作系统的问题, 以及底层通信协议, 参加曙光1000分布式操作系统的设计, 曙光1000和曙光2000消息传递通信协议的设计, 曙光1000系统级消息传递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性能评价:研究分布与并行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与标准, 参加曙光一号和曙光1000性能评价工作。
  文件系统:研究并行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问题, 设计与实现曙光1000并行文件系统, 完成美国SIO标准的一个参考实现, 参加曙光2000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设计。


获奖情况

  92年度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99年度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曙光一号智能化共享存储多处理机系统,获1994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6位。
  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562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