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郝柏林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

  理论物理、计算物理学家。1934年6月26日生于北京。
  1954~1956年在前苏联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学习;1956~1959年在哈尔科夫国立大学物理数学系学习,获优秀毕业证书理论物理学家。北京人。
  1959年毕业于苏联哈尔科夫大学。1963年莫斯科大学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研究生肄业。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在固体能谱、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天线理论、地震分析、混沌动力学、理论生命科学等领域发表大量论文,并著有中文著作9种、英文著作2种。“套磁介质天线的研究”、“三维晶格统计模型的封闭近似解”、“实用符号动力学”等获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等奖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现任物理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嘉庚国际学会常务董事。曾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主要从事理论物理、计算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的研究。涉及固体电子能谱和声子谱、金属红外性质、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模型、相变和临界现象、临界动力学、闭路格林函数方法、动力电网计算、天线计算、地震活动性统计分析、群论知识工程系统、计算机程序设计、混沌动力学和符号动力学、DNA序列分析等领域。
  1997年夏,在把英文专著《实用符号动力学与混沌》书稿送出之后,郝柏林着重转向理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早在1985年,他就着手补充生物学知识。之后,又访问国际生物学数据库并下载软件。1995年与生物学部邹承鲁院士,共同组织香山会议,并主编出版《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一书。1999年郝柏林在一份《院士建议》中提出,尽快建立国家级的生物医学信息中心,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二年,他与合作者共同撰写《生物信息学手册》。之后又在联合举办的研究生班系统讲课,批量培养年青一代生物信息学人才。
  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11种。“套磁介质天线的研究”,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三维晶格统计模型的封闭近似解”,获1987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漫谈物理学和计算机》一书,获1990年中国物理学会第一届优秀科普书刊编著奖;“实用符号动力学的研究”,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用符号动力学》一书,获1995年国家新闻出版署第7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1997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统一描述平衡和非平衡系统的格林函数理论研究”,获199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相关论文获美国ISI颁发的1981-1998年度“经典引文奖”。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