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国际气候委员会ICCL/IAMAP)委员。
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学系。
刘振兴
空间物理学家,主要从事近地层大气物理研究、火箭和卫星对高层大气探测的研究和星级物理和磁层物理研究。曾任中国Cluster数据和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地磁和高空物理(IAGA)中国委员会主席。
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伍荣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中尺度工作组主席。
1956年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
符淙斌
气候学家,首次提出用沿赤道海温廓线划分厄尔尼诺的思想和方法,被国外称为“符DF廓线”他作为最早参与开拓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中国学者之一,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专业。
陈联寿
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台风预报技术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有关台风路径突变机理的新论点。
先后担任中央气象台台长、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国家气象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第一副院长、院长。
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学系。
王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哨声和甚低频发射的观测和研究,太阳、大气和行星际介质物理、空间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等。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
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我系具有一支由中科院院士、资深教授和优秀中青年学者组成的学术思想活跃、结构合理并在国内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全院在职教职工55人, 专职教师36人,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讲师11人,34人(94%)具有博士学位,16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高校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3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2人,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科技奖3人,江苏省青年科技奖2人。
建立了由“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组成的学科重点支撑性研究机构以及由“南京大学全球变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大气环境研究中心”组成的具有学科交叉性的支撑性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具有主持和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优势能力。五年来,主持和承担了4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部委科研项目和8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共获得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其中,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6项,20余人成为其中的骨干,4人是其中的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专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杰出青年海外合作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余项;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1项。
瞄准国家需求与学科国际前沿,在灾害性天气的探测理论和方法、灾害性中尺度天气动力学和数值模拟、东亚大气环流变异规律和机理、短期气候变化形成机理和预测、海气相互作用(包括厄尔尼诺)动力学、气候数值模式发展和气候数值模拟以及古气候模拟、大气边界层物理、大气环境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富有特色的创新性成果。五年来,在国内外主要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5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5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及以上奖励10项,其中,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拥有一个完整的包含本科、硕士和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2个本科专业:即“大气科学”和“应用气象学”,其中“大气科学”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每年招收本科生约90人。“大气科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和大气环境”、“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其中“气象学”学科为全国高校同类学科排名第一的国家重点学科,“大气物理学和大气环境”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每年招收硕士生35名、博士生20名。
2009年4月18日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更名为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学系。
刘振兴
空间物理学家,主要从事近地层大气物理研究、火箭和卫星对高层大气探测的研究和星级物理和磁层物理研究。曾任中国Cluster数据和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地磁和高空物理(IAGA)中国委员会主席。
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伍荣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中尺度工作组主席。
1956年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
符淙斌
气候学家,首次提出用沿赤道海温廓线划分厄尔尼诺的思想和方法,被国外称为“符DF廓线”他作为最早参与开拓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中国学者之一,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专业。
陈联寿
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台风预报技术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有关台风路径突变机理的新论点。
先后担任中央气象台台长、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国家气象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第一副院长、院长。
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学系。
王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哨声和甚低频发射的观测和研究,太阳、大气和行星际介质物理、空间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等。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
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三、师资队伍
我系具有一支由中科院院士、资深教授和优秀中青年学者组成的学术思想活跃、结构合理并在国内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全院在职教职工55人, 专职教师36人,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讲师11人,34人(94%)具有博士学位,16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高校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3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2人,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科技奖3人,江苏省青年科技奖2人。
四、科学研究
建立了由“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组成的学科重点支撑性研究机构以及由“南京大学全球变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大气环境研究中心”组成的具有学科交叉性的支撑性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主持和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优势能力。五年来,主持和承担了4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部委科研项目和8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共获得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其中,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6项,20余人成为其中的骨干,4人是其中的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专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杰出青年海外合作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余项;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1项。
瞄准国家需求与学科国际前沿,在灾害性天气的探测理论和方法、灾害性中尺度天气动力学和数值模拟、东亚大气环流变异规律和机理、短期气候变化形成机理和预测、海气相互作用(包括厄尔尼诺)动力学、气候数值模式发展和气候数值模拟以及古气候模拟、大气边界层物理、大气环境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富有特色的创新性成果。五年来,在国内外主要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5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5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及以上奖励10项,其中,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