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宇平
科研项目:国家科委九五理论物理攀登计划项目“世纪之交的理论物理学若干重大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款项目(李政道教授牵头)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等负责的国际合作项目有:中美合作研究项目Theoretical Study of Physics at TeV Energy Scale (与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共同承担,由两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清华大学与德国DESY高能物理协作项目中的粒子物理理论项目。培养博士8名,硕士17名,毕业的5名博士及一些硕士已成为目前国内外青年粒子物理理论研究人员中的重要力量。
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术活动中心召开的增选院士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院士宣布,58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台山籍的邝宇平榜上有名。
1.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1989年获第一届吴有训物理奖
3.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4.1999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5.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1.亚太直线对撞机物理工作组中国联系人
2.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理事长
3.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高级顾问委员会委员
4.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
5.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
6.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
7.ChinesePhysicsLetters副主编(2000-2001),编委(2001-现在)
8.CommunicationinTheoreticalPhysics编委
9.《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编委
10.王淦昌物理奖评委会委员
11.赵忠尧奖金管理委员会委员
12.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SeniorAssociate(1985-1989)
多年从粒子物理理论和量子场论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有:TeV能区物理重夸克偶素物理动力学对称破缺理论及有效拉氏理论等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被引用740多次。有的成果被国际有关实验室采用作为进行实验的参考。作为第一获奖者获得的科研奖励有: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首届吴有训物理奖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承担的科研项目:国家科委九五理论物理攀登计划项目“世纪之交的理论物理学若干重大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款项目(李政道教授牵头)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等负责的国际合作项目有:中美合作研究项目Theoretical Study of Physics at TeV Energy Scale (与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共同承担,由两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清华大学与德国DESY高能物理协作项目中的粒子物理理论项目。
培养博士8名,硕士17名,毕业的4名博士及一些硕士已成为目前国内外青年粒子物理理论研究人员中的重要力量。
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被引用一千三百余次。代表性论文有:
1.H.-J. He, Y.-P. Kuang and X. Li, “On the Precision Formul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Theorem”, Phys. Rev. Lett. 69 (1992) 2619.
2. H.-J. He, Y.-P. Kuang and X. Li,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cise Formul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Theorem”, Phys. Rev. D 49 (1994) 4842.
3. H.-J. He, Y.-P. Kuang and X. Li, “Proof of the Equivalence Theorem in the Chiral Lagrangian Formalism”, Phys. Lett. B 329 (1994) 278.
4. H.-J. He, Y.-P. Kuang and C.-P. Yuan, “Equivalnce Theorem and Probing the Electroweak Symmetry Breaking Sector”, Phys. Rev. D 51 (1995) 6463.
5. H.-J. He, Y.-P. Kuang and C.-P. Yuan, “Global Power Counting Analysis on Probing Electroweak Synnetry Breaking Mechanism at High Energy Colliders”, Phys. Lett. B 382 (1996) 149.
6. H.-J. He, Y.-P. Kuang and C.-P. Yuan, “Estimating the Sensitivity of LHC to Elecrtoweak Symmetry Breaking: Longitudinal/Goldstone Boson Equivalence as a Criterion”, Phys. Rev. D 55 (1995) 3038.
7. H.-J. He, Y.-P. Kuang,C.-P. Yuan, and B. Zhang, “Anomalous Gauge Interactions of the Higgs Boson: Precision Constraints and Weak boson Scatterings”, Phys. Lett. B 554 (2003) 64.
8. B. Zhang, Y.-P. Kuang, H.-J. He and C.-P. Yuan, “Testing Anomalous Gauge Couplings of the Higgs Boson via Weak Boson Scatterings at the CERN LHC” Phys. Rev. D 67 (2003) 114024.
9. C.-X. Yue, Y.-P. Kuang, X.-L. Wang and B. Li, “Reexamination of the Constraints on Topcolor-Assisted Technicolor Midels from”, Phys. Rev. D 62 (2000) 055005.
10. X.-L. Wang, Y.-P. Kuang, H.-Y Zhou, H. Wang and L. Zhang, “Single Top Quark Production in Collisions and Testing Technicolor Models”, Phys. Rev. D 60 (1999) 014002.
11. Y.-P. Kua
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术活动中心召开的增选院士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院士宣布,58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台山籍的邝宇平榜上有名。
【邝宇平-个人荣誉】
所获奖励
1.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1989年获第一届吴有训物理奖
3.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4.1999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5.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学术兼职
1.亚太直线对撞机物理工作组中国联系人
2.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理事长
3.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高级顾问委员会委员
4.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
5.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
6.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
7.ChinesePhysicsLetters副主编(2000-2001),编委(2001-现在)
8.CommunicationinTheoreticalPhysics编委
9.《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编委
10.王淦昌物理奖评委会委员
11.赵忠尧奖金管理委员会委员
12.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SeniorAssociate(1985-1989)
学术成就
多年从粒子物理理论和量子场论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有:TeV能区物理重夸克偶素物理动力学对称破缺理论及有效拉氏理论等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被引用740多次。有的成果被国际有关实验室采用作为进行实验的参考。作为第一获奖者获得的科研奖励有: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首届吴有训物理奖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承担的科研项目:国家科委九五理论物理攀登计划项目“世纪之交的理论物理学若干重大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款项目(李政道教授牵头)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等负责的国际合作项目有:中美合作研究项目Theoretical Study of Physics at TeV Energy Scale (与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共同承担,由两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清华大学与德国DESY高能物理协作项目中的粒子物理理论项目。
培养博士8名,硕士17名,毕业的4名博士及一些硕士已成为目前国内外青年粒子物理理论研究人员中的重要力量。
【邝宇平-主要论著】
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被引用一千三百余次。代表性论文有:1.H.-J. He, Y.-P. Kuang and X. Li, “On the Precision Formul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Theorem”, Phys. Rev. Lett. 69 (1992) 2619.
2. H.-J. He, Y.-P. Kuang and X. Li,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cise Formul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Theorem”, Phys. Rev. D 49 (1994) 4842.
3. H.-J. He, Y.-P. Kuang and X. Li, “Proof of the Equivalence Theorem in the Chiral Lagrangian Formalism”, Phys. Lett. B 329 (1994) 278.
4. H.-J. He, Y.-P. Kuang and C.-P. Yuan, “Equivalnce Theorem and Probing the Electroweak Symmetry Breaking Sector”, Phys. Rev. D 51 (1995) 6463.
5. H.-J. He, Y.-P. Kuang and C.-P. Yuan, “Global Power Counting Analysis on Probing Electroweak Synnetry Breaking Mechanism at High Energy Colliders”, Phys. Lett. B 382 (1996) 149.
6. H.-J. He, Y.-P. Kuang and C.-P. Yuan, “Estimating the Sensitivity of LHC to Elecrtoweak Symmetry Breaking: Longitudinal/Goldstone Boson Equivalence as a Criterion”, Phys. Rev. D 55 (1995) 3038.
7. H.-J. He, Y.-P. Kuang,C.-P. Yuan, and B. Zhang, “Anomalous Gauge Interactions of the Higgs Boson: Precision Constraints and Weak boson Scatterings”, Phys. Lett. B 554 (2003) 64.
8. B. Zhang, Y.-P. Kuang, H.-J. He and C.-P. Yuan, “Testing Anomalous Gauge Couplings of the Higgs Boson via Weak Boson Scatterings at the CERN LHC” Phys. Rev. D 67 (2003) 114024.
9. C.-X. Yue, Y.-P. Kuang, X.-L. Wang and B. Li, “Reexamination of the Constraints on Topcolor-Assisted Technicolor Midels from”, Phys. Rev. D 62 (2000) 055005.
10. X.-L. Wang, Y.-P. Kuang, H.-Y Zhou, H. Wang and L. Zhang, “Single Top Quark Production in Collisions and Testing Technicolor Models”, Phys. Rev. D 60 (1999) 014002.
11. Y.-P. K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