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平
一定成绩。
李德平院士说,作为核事故应急工作的一部分,放射源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发生了几次重大放射源事故,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经受了惨痛的教训。李德平院士认为,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建议核应急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应的管理部门一道,尽快完善中国的放射源安全管理体制,加强法制、法规建设,使放射源从最初的生产到最终的处置都处于安全、可控状态,从根本上杜绝放射源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从应急角度应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在谈到防范和打击核恐怖活动问题时,李德平院士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防范和打击核恐怖活动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核恐怖活动对公众心理和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各国政府都在积极研究这个新问题。建议要认真对待这项新工作,要按照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的原则,把各种核应急资源调动好,积极参加国家的反恐工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针对可能发生的核和辐射恐怖袭击具有更大的突发性和危险性的特点,加强调查研究,做好相应工作。
2006年11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平先生80华诞的喜庆日子,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核工业南礼士路招待所第二会议室举办了“庆祝李德平院士八十华诞学术座谈会”。
参加座谈会的有李先生的夫人王怀珍女士,中核集团公司安质部、国家环保总局、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部工业卫生研究所、苏州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院、中国计量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宣义仁、院党委书记姚新民以及部分退下来的老领导、老专家共计30余人。
座谈会从上午9:30分开始,院党委书记姚新民主持,院长宣义仁致词,中核集团公司安质部副主任张金涛作了讲话,并转达了集团公司领导对李先生的祝福。座谈会上举行了《李德平院士文集》发行仪式,李先生亲笔签名赠书,并对文集的出版进行了说明,强调了其中未发表的几篇论文的写作目的、写作过程和没有发表的原因,希望大家慎重对待,不要断章取义。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踊跃发言,讨论十分热烈。由于参会人员基本上都是曾经与李先生一起从事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都在工作中受惠于李先生的指导,大家对李先生比较熟悉、非常敬重,所以交流起来特别亲切,使整个座谈轻松愉快。
中午12时,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汇聚在二楼餐厅,共进午餐,共同举杯,祝贺李德平院士80华诞。
自治区和学校领导在内蒙古大学设立李继侗院士和李博院士的塑像,作为家属,我们深表感谢。
重大的事业是众多的各方仁人志士通力合作完成的。对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的敬仰与纪念,实质上就是对所有参与的仁人志士的敬仰与纪念。
上个世纪之初,中国停科举兴学堂,摆脱了持续了1300年的封建束缚,改学“有用之学”。经过献身教育事业的前辈学者的努力,使我辈得以受到近代的教育。在那灾难重重的20世纪前半个世纪中,他们不但建立了中国近代的教育体系,还建成了几座第一流的学府;不但培养出大量的建国人才,还建树了优良的学风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他们对学生关怀备至,而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半分不让。他们把学生的成长看得比自己的成就还重要。我们后辈不但尊重前辈的贡献,还珍视景仰前辈的品德和作风。先父只是其中的一员。
当得知李博和旭日干同志当选为院士时,我们深感高兴,这表示内大的生命科学院办得出色,办得有生命力,不但已培养出很多对自治区极为有用的人才。既有得益于国际交流及时有效地引入的先进技术,也有百分之百中国制造。如果培养高级人才的最主要的途径只有留学,那也不是前辈学者的夙愿。李博同志离开北大来支援内蒙古;并没有阻碍他的发展,我们也感到宽慰。先父勇于任事,有用的事不论大小都热心承担,在抗日战争时期既主管西南联大先修班,又管理清寒同学资助,他还兼任职工合作社的“经理”,也担任教授宿舍伙食团的“管理员”,尽管常年就餐的人不多,但一周来几次的人也不少,都得一一算清。多年以后,曾住在那里的陈岱孙先生对我说,“我们发了工资,得先交给你父亲去买好这个月的粮食,剩下的我们才能花呢。”西南联大教授对他们兼任一些行政工作的看法是:“盖同仁等献身教育,原以研究学术,启迪后进为天职,于教学之余兼任一部分行政责任,亦视为当然之义务,并不希冀任何权力。”1942当时的教育部规定国立大学各主管人员可以享受一些特别办公费,涉及的联大25位教授按以上精神,拒不接受,而且说“令受之者无以对其同事”。这也是我近年来才知道的,现与诸位分享。
家父办的最后一件大事就是参与内蒙古大学的创建。那是大家齐心合力办成的,家父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我们敬仰他们的成就,钦佩他们的精神,崇尚他们的品德,珍视他们建立的学风,就是要承袭和发扬这些优良特点。最珍贵的东西总是那些有可能失去的东西。
设立了家父的塑像,使他得以称他的心愿一直与内蒙古大学同在。为此我们再次感谢自治区和学校领导。他在这里将会看到内蒙古大学继续前进、不断发展,培养出质优量多的人才,在各个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看到更多的院系有突出的成绩,看到生命科学和蒙古学百尺竿头,办得好上加好。这是先父的夙愿,也是我们的祝愿[4]。
李德平,
李德平同志长期从事高校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研究方面取得有丰厚成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宣传学》、《法律基础》等著作教材六部,参编著作多部,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五项,获省部级二等奖四项,主持厅级课题和获厅级一等奖十余项。1994年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三等奖,1998年和2003年分别被许昌市和平顶山市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82年起从事兼职律师工作,在全国首次律师资格考试中获得注册律师资格,后代理民事经济案件和刑事辩护案等二百余起,同时为党政机关、企业院校和部队做法律和形势政策演讲报告一百余场。近年来的主要社会兼职有平顶山市法学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等,是许昌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平顶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第七、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李德平院士说,作为核事故应急工作的一部分,放射源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发生了几次重大放射源事故,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经受了惨痛的教训。李德平院士认为,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建议核应急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应的管理部门一道,尽快完善中国的放射源安全管理体制,加强法制、法规建设,使放射源从最初的生产到最终的处置都处于安全、可控状态,从根本上杜绝放射源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从应急角度应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在谈到防范和打击核恐怖活动问题时,李德平院士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防范和打击核恐怖活动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核恐怖活动对公众心理和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各国政府都在积极研究这个新问题。建议要认真对待这项新工作,要按照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的原则,把各种核应急资源调动好,积极参加国家的反恐工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针对可能发生的核和辐射恐怖袭击具有更大的突发性和危险性的特点,加强调查研究,做好相应工作。
【李德平-80华诞】
2006年11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平先生80华诞的喜庆日子,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核工业南礼士路招待所第二会议室举办了“庆祝李德平院士八十华诞学术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李先生的夫人王怀珍女士,中核集团公司安质部、国家环保总局、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部工业卫生研究所、苏州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院、中国计量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宣义仁、院党委书记姚新民以及部分退下来的老领导、老专家共计30余人。
座谈会从上午9:30分开始,院党委书记姚新民主持,院长宣义仁致词,中核集团公司安质部副主任张金涛作了讲话,并转达了集团公司领导对李先生的祝福。座谈会上举行了《李德平院士文集》发行仪式,李先生亲笔签名赠书,并对文集的出版进行了说明,强调了其中未发表的几篇论文的写作目的、写作过程和没有发表的原因,希望大家慎重对待,不要断章取义。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踊跃发言,讨论十分热烈。由于参会人员基本上都是曾经与李先生一起从事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都在工作中受惠于李先生的指导,大家对李先生比较熟悉、非常敬重,所以交流起来特别亲切,使整个座谈轻松愉快。
中午12时,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汇聚在二楼餐厅,共进午餐,共同举杯,祝贺李德平院士80华诞。
【李德平-怀念父亲李继侗】
自治区和学校领导在内蒙古大学设立李继侗院士和李博院士的塑像,作为家属,我们深表感谢。重大的事业是众多的各方仁人志士通力合作完成的。对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的敬仰与纪念,实质上就是对所有参与的仁人志士的敬仰与纪念。
上个世纪之初,中国停科举兴学堂,摆脱了持续了1300年的封建束缚,改学“有用之学”。经过献身教育事业的前辈学者的努力,使我辈得以受到近代的教育。在那灾难重重的20世纪前半个世纪中,他们不但建立了中国近代的教育体系,还建成了几座第一流的学府;不但培养出大量的建国人才,还建树了优良的学风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他们对学生关怀备至,而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半分不让。他们把学生的成长看得比自己的成就还重要。我们后辈不但尊重前辈的贡献,还珍视景仰前辈的品德和作风。先父只是其中的一员。
当得知李博和旭日干同志当选为院士时,我们深感高兴,这表示内大的生命科学院办得出色,办得有生命力,不但已培养出很多对自治区极为有用的人才。既有得益于国际交流及时有效地引入的先进技术,也有百分之百中国制造。如果培养高级人才的最主要的途径只有留学,那也不是前辈学者的夙愿。李博同志离开北大来支援内蒙古;并没有阻碍他的发展,我们也感到宽慰。先父勇于任事,有用的事不论大小都热心承担,在抗日战争时期既主管西南联大先修班,又管理清寒同学资助,他还兼任职工合作社的“经理”,也担任教授宿舍伙食团的“管理员”,尽管常年就餐的人不多,但一周来几次的人也不少,都得一一算清。多年以后,曾住在那里的陈岱孙先生对我说,“我们发了工资,得先交给你父亲去买好这个月的粮食,剩下的我们才能花呢。”西南联大教授对他们兼任一些行政工作的看法是:“盖同仁等献身教育,原以研究学术,启迪后进为天职,于教学之余兼任一部分行政责任,亦视为当然之义务,并不希冀任何权力。”1942当时的教育部规定国立大学各主管人员可以享受一些特别办公费,涉及的联大25位教授按以上精神,拒不接受,而且说“令受之者无以对其同事”。这也是我近年来才知道的,现与诸位分享。
家父办的最后一件大事就是参与内蒙古大学的创建。那是大家齐心合力办成的,家父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我们敬仰他们的成就,钦佩他们的精神,崇尚他们的品德,珍视他们建立的学风,就是要承袭和发扬这些优良特点。最珍贵的东西总是那些有可能失去的东西。
设立了家父的塑像,使他得以称他的心愿一直与内蒙古大学同在。为此我们再次感谢自治区和学校领导。他在这里将会看到内蒙古大学继续前进、不断发展,培养出质优量多的人才,在各个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看到更多的院系有突出的成绩,看到生命科学和蒙古学百尺竿头,办得好上加好。这是先父的夙愿,也是我们的祝愿[4]。
3.河南城建学院党委书记
李德平,李德平
男,1958年2月生,河南许昌县人,中共党员,教授。1981年12月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82年元月从教于许昌师范专科学校。历任许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校长、党委书记,2002年8月任平顶山工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007年8月任平顶山工学院党委书记,2008年11月学院更名后改任河南城建学院党委书记。李德平同志长期从事高校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研究方面取得有丰厚成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宣传学》、《法律基础》等著作教材六部,参编著作多部,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五项,获省部级二等奖四项,主持厅级课题和获厅级一等奖十余项。1994年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三等奖,1998年和2003年分别被许昌市和平顶山市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82年起从事兼职律师工作,在全国首次律师资格考试中获得注册律师资格,后代理民事经济案件和刑事辩护案等二百余起,同时为党政机关、企业院校和部队做法律和形势政策演讲报告一百余场。近年来的主要社会兼职有平顶山市法学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等,是许昌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平顶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第七、第八次党代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