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

中科院秘书长李志刚
1.中央纪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组组长
李志刚,男,汉族,1954年4月15日出生,黑龙江省海伦市人。研究员。1978年2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力工程系高电压工程与技术专业。1978年至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所长助理、副所长。1985年9月至1986年10月,在美国Syracuse大学做访问学者,参加CLEOⅡ国际合作。1993年2月至1994年3月,在美国Fermi国家实验室做客座教授,参加由5个国家、十余个单位组成的国际合作组。1997年6月调中国科学院机关工作至今,曾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副局长、局长。
2004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秘书长[1]、党组成员。
2010年1月任中央纪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组组长[2]、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
多年从事高电压技术、高能试验物理、探测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科技骨干或负责人参加了国家“863”等重大科技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3项。
2.湖北省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性别 男 学术兼职 全国塑性加工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等。
研究方向 塑性成形模拟、模具CAD /CAE/CAPP/CAM、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和反求工程等
个人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1945年6月生于山东黄县(今山东龙口),汉族。197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1980年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工学院金属加工专业,获硕士学位。198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做访问学者。兼任全国塑性加工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等。 李教授长期从事塑性加工理论与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
为塑性成形模拟、模具CAD /CAE/CAPP/CAM、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和反求工程等。先后完成了精冲模CAD/CAM、冲裁模CAD/CAM、彩电零件模具CAD/CAM、覆盖件模具CAD/CAPP/CAM和CIMS应用示范工程等科研项目。 其研究成果推动了模具工业的技术进步,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效益,多次获得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和三等奖1项。作为总设计师,承担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项目--东风汽车公司CIMS应用工程,建立了汽车车身与覆盖件模具CAD/CAPP/CAM集成系统,使汽车车身和整套模具的设计制造周期比原来缩短一年以上。其研究成果,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获GM 中国科技成就一等奖和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先后出版了《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具CAD/CAM》、《Computer Application in Near Net-Shape Operation》等7部著作,共发表论文120余篇。现已培养博士生17人,硕士生51人。
成果介绍
多次获得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和三等奖1项。作为总设计师,承担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项目--东风汽车公司CIMS应用工程,建立了汽车车身与覆盖件模具CAD/CAPP/CAM集成系统,使汽车车身和整套模具的设计制造周期比原来缩短一年以上。其研究成果,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获GM 中国科技成就一等奖和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先后出版了《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具CAD/CAM》、《Computer Application in Near Net-Shape Operation》等7部著作,共发表论文120余篇。现已培养博士生17人,硕士生51人。
获奖情况 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获GM 中国科技成就一等奖和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先后出版了《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具CAD/CAM》、《Computer Application in Near Net-Shape Operation》等7部著作,共发表论文1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