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春
1.杨长春
1961年至1963年任北京矿业学院党委书记杨长春:1913年9月生,安徽庐江县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至1963年任北京矿业学院党委书记。
1926年杨长春随舅父到桐城,在浮山小学读书;1928年后到河南巩县、南宁、南京兵工厂学徒、当工人;1931年前后参加巩县兵工厂罢工,组建青年工人读书会。
1937年10月至1939年3月,杨长春在陕北公学、中共中央党校、抗大学习、工作。1938年至1945年在延安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先后任干事、联络员、党支部书记,延安工人学校组织科科长,延安兵工厂厂办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赴东北工作,任延安去东北职工大队副队长兼党支部书记。1946年在东北职工总会筹委会、长春市总工会工作。同年6月任合江省桦南县土改工作团团长、中共桦南县委委员、依勃桦地委委员。1947年3月任鸡西滴道矿工作队队长、党总支书记、副矿长。1948年冬至1954年先后任鸡西工矿区党委书记、副局长、工会主席,东北煤矿工会主席、东北总工会副主席。期间,曾出席中国工会第六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参加华沙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三次率领中国煤矿工会代表团参加在华沙、布达佩斯、维也纳召开的国际矿工会议。1954年调北京工作,先后担任全国煤矿总局副局长、煤炭工业部干部司司长、北京煤炭学院党委书记,1961年5月任北京矿业学院党委书记。
1963年夏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留校工作任组织处处长。“文革”期间受到冲击,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劳动、受审查。粉碎“四人帮”后,回中央党校工作,任一部主任、校党委委员。1979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任中纪委特约检查员。1982年离休后,在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检查组工作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会顾问、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顾问。写有《一个联络员的自述(回忆录)》一书。
杨长春同志在北京矿业学院任党委书记的两年多时间里,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他带领党委一班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贯彻“高教六十条”,在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办学规模、调整专业设置、稳定教学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北京矿业学院的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规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杨长春同志十分重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师生员工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建设了一支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干部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北京矿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2.杨长春
杨长春,男,出生于1963年11月,副所长,研究员。1994年10月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长春研究员1994年10月留所工作任副研究员,1996年晋升为研究员,长期从事油气勘探地球物理的方向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复杂地质体精细速度分析与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理论与方法”、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地震层析成像”与中国科学院创新重大项目“油气勘探二次创业的前导性研究”,承担国家基础规划“973”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分布预测”和国家“863计划”项目“中国近海前新生代海相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技术”。目前正在承担中国科学院创新重大项目“环渤海(湾)地区前新生代海相油气资源研究”和国家“973”“中国海相碳酸岩油气富集规律与分布预测”,通过研究项目的实施,在前新生代海相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与方法技术成果显著,尤其是在复杂构造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理论研究与潜山油气勘探等方面,为我国前新生代海相油气勘探提供关键性技术支撑。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研究成果有:与国际同步开展复杂油气构造地震叠前深度偏移理论与方法,取得成像理论与算法、编程实现与软件系统集成等方面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潜山油气勘探应用成果显著。
借鉴计算机图形学原理,提出“块体”地质模型用于描述复杂地质构造,实现复杂地质体数学刻画与地质知识数学表达,进而给出复杂介质中地震射线跟踪微变网格方法,实现了地震波场走时快速、准确计算。基于层析成像技术,建立了适合不同地质条件的速度-深度模型分析的方法流程,为复杂地质条件速度场分析提供了可借鉴的流程与经验。基于地震波场传播的费马原理与菲涅尔相干理论,发展了适于中、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复杂地质构造的最佳孔径叠前深度偏移理论与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我国古潜山油气勘探,推动了前新生代海相油气勘探进步与发展,为我国油气勘探二次创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典型实例。
杨长春研究员199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6年获胜利油田地学开拓特别奖;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1997年获全国优秀回国人员称号;1997年被中国科学院授予“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拼搏者”称号;1997年入选“百千万工程”;1998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创新团队;2003年作为主要参加人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医师杨长春
杨长春 男,1930年12月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 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1957年毕业于福建省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后长期在 福医大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曾任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分会眼科学会委员 。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教师,1987年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贰等奖获得者。任福医 大附属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等职。在40多年临床诊疗工作中,医治了大量急危重 及疑难等眼病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使恢复光明避免致盲。后期侧重于眼底病专业 ,开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结合激光治疗。使眼底病的诊断,医疗处理更加妥善,提高疗效 ,从而避免因眼底病而致盲亦做了大量工作及贡献。前后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发表于全国 性眼科专业杂志及福建省医药卫生杂志等。其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荧 光血管造影所见”,“近亲通婚与眼病15家系调查”等两篇学术论文获1987年福建省医药卫 生科技成果贰等奖。云南省轻型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杨长春 1936年生,男,吉林长春市人。现任云南省轻型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共党员。1951年进入636厂,历任616厂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