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华
华.信息时代的数学.数学进展,1988,17:11-20.
24 胡世华.数理逻辑.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588-593.
25 胡世华.数学基础.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605-608.
26 胡世华.递归结构-可解决理论.中国科学,1990(11):1137—1145.
27 胡世华.递归结构理论的形式系统和语言的可判定性——可解决理论.中国科学,1990(12):1235—1242.
胡世华还撰写了有关数理逻辑的专著和许多阐明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的特征和意义的论文,例如《数理逻辑基础》 (与陆钟万合著)、 《数理逻辑的基本特征和科学意义》 、 《略论数理逻辑的发生、发展和现状》 、 《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 。1958年,在胡世华倡导下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办起了数理逻辑训练班。参加者在班里不但学习了数理逻辑知识,也学了大量计算机知识。胡世华的许多助手和学生都参加了具体的计算机逻辑设计和编制程序工作,其中不少人都转去搞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工作,训练班中的许多人也在各高等学校计算机系发挥了作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唐稚松,二等奖获得者周巢尘,三等奖获得者陶仁骥都曾是胡世华的助手或学生,他们在计算机的理论和技术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年的训练班里不少人也都是目前计算机界的重要人物,如西北大学的郝克刚等人。胡世华对数学哲学也有贡献,他写过一些有影响的文章,包括介绍数理逻辑的基本特征以及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数学有关基础问题的看法等文章。胡世华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他对国家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关注。他重视基础研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研究工作中,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刻苦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在培养人才的工作中,他对青年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他自身节俭,生活朴素,待人诚恳,和蔼谦逊。他的朋友、同事和学生,都很敬重他的品德、学识和奉献精神。
在50年代胡世华就倡导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的结合。今天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的密切联系是大家都承认的事,但是在当时胡世华是经过很大努力,并克服种种困难来说明这点的。首先,我们回忆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命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苏联批判数理逻辑,中国哲学界也跟着批判过数理逻辑。1956年春节毛泽东主席在宴请科学家时向金岳霖先生讲,数理逻辑重要,应该搞;还建议他写书介绍数理逻辑并表示书出来后他愿意看。毛主席的话给了中国的数理逻辑工作者极大的鼓舞。但是由于毛主席的话未正式发表,所以仍然时常有人批判数理逻辑,甚至到“文化大革命”时在上海、北京的杂志上都有批判数理逻辑的文章。因此肯定数理逻辑,说明它和电子计算机有密切关系,在当时是比较难为大家所接受的。
胡世华多次在报纸杂志上宣传数理逻辑和电子计算机的关系,其代表性的文章是他于1957年在《哲学研究》上发表的《数理逻辑的基本特征与科学意义》。在这篇文章里胡先生回顾了通用电子计算机的历史,指出正是冯•诺依曼受了图灵定义的通用图灵机的启示而设计了第一架通用电子计算机.也讲了图灵本人领导了计算机的设计。由此胡世华阐述了数理逻辑中能行性的研究和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密切关系。
胡世华还参加了中国电子计算机发展规划小组,并和小组其他人一起去苏联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但是苏联某些院士不同意他的意见,他们认为数理逻辑对计算机的发展起不了作用。这在当时对他会产生一些压力。但是科学院当时的副院长张劲夫同志支持他的看法,他向胡世华说,你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来制订规划[3]。
24 胡世华.数理逻辑.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588-593.
25 胡世华.数学基础.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605-608.
26 胡世华.递归结构-可解决理论.中国科学,1990(11):1137—1145.
27 胡世华.递归结构理论的形式系统和语言的可判定性——可解决理论.中国科学,1990(12):1235—1242.
【培养人才】
胡世华还撰写了有关数理逻辑的专著和许多阐明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的特征和意义的论文,例如《数理逻辑基础》 (与陆钟万合著)、 《数理逻辑的基本特征和科学意义》 、 《略论数理逻辑的发生、发展和现状》 、 《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 。1958年,在胡世华倡导下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办起了数理逻辑训练班。参加者在班里不但学习了数理逻辑知识,也学了大量计算机知识。胡世华的许多助手和学生都参加了具体的计算机逻辑设计和编制程序工作,其中不少人都转去搞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工作,训练班中的许多人也在各高等学校计算机系发挥了作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唐稚松,二等奖获得者周巢尘,三等奖获得者陶仁骥都曾是胡世华的助手或学生,他们在计算机的理论和技术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年的训练班里不少人也都是目前计算机界的重要人物,如西北大学的郝克刚等人。胡世华对数学哲学也有贡献,他写过一些有影响的文章,包括介绍数理逻辑的基本特征以及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数学有关基础问题的看法等文章。胡世华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他对国家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关注。他重视基础研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研究工作中,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刻苦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在培养人才的工作中,他对青年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他自身节俭,生活朴素,待人诚恳,和蔼谦逊。他的朋友、同事和学生,都很敬重他的品德、学识和奉献精神。
【学术贡献】
在50年代胡世华就倡导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的结合。今天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的密切联系是大家都承认的事,但是在当时胡世华是经过很大努力,并克服种种困难来说明这点的。首先,我们回忆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命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苏联批判数理逻辑,中国哲学界也跟着批判过数理逻辑。1956年春节毛泽东主席在宴请科学家时向金岳霖先生讲,数理逻辑重要,应该搞;还建议他写书介绍数理逻辑并表示书出来后他愿意看。毛主席的话给了中国的数理逻辑工作者极大的鼓舞。但是由于毛主席的话未正式发表,所以仍然时常有人批判数理逻辑,甚至到“文化大革命”时在上海、北京的杂志上都有批判数理逻辑的文章。因此肯定数理逻辑,说明它和电子计算机有密切关系,在当时是比较难为大家所接受的。
胡世华多次在报纸杂志上宣传数理逻辑和电子计算机的关系,其代表性的文章是他于1957年在《哲学研究》上发表的《数理逻辑的基本特征与科学意义》。在这篇文章里胡先生回顾了通用电子计算机的历史,指出正是冯•诺依曼受了图灵定义的通用图灵机的启示而设计了第一架通用电子计算机.也讲了图灵本人领导了计算机的设计。由此胡世华阐述了数理逻辑中能行性的研究和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密切关系。
胡世华还参加了中国电子计算机发展规划小组,并和小组其他人一起去苏联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但是苏联某些院士不同意他的意见,他们认为数理逻辑对计算机的发展起不了作用。这在当时对他会产生一些压力。但是科学院当时的副院长张劲夫同志支持他的看法,他向胡世华说,你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来制订规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