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
云南省副省长
(1938-)山西太原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清太徐中心县委、交城县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粤中地委、粤西区委书记,海南区委第一书记,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候补书记,云南省委常委,云南省副省长。是中共八大代表。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
1947年生,江苏启东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任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军事历史研究》主编,大校军衔。兼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复旦大学韩国朝鲜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特约研究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学会理事、上海市国防研究所兼职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战争和和平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等。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通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国民党党史、中华民国史、中国军事史、近现代国防史、军事思想和军事史学理论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著作16部(包括主编、合著),论文100余篇,约400余万字。出版《中国历史命运的大抉择》、《潘汉年传奇》、《智者谋略》、《一场奇特的战争——中国工农红军反“围剿”战争史实》、《谋略入门80策》、《光辉的历程——中国共产党80年》等20多部著作。其中《汪精卫集团投敌》、《汪精卫国民政府成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获1979-1985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潘汉年传奇》(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1997-1998年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主要学术事迹被收入《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上海市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家辞典》等。
天文学家
(1897-1958,字子春)天文学家。字子春。广东开平人。1920年到法国里昂大学留学,获天文学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在广州中山 大学任教,历任教授、数学天文系主任、教务长、校长等职。1929年创建中山大学天文台。主要从事食变星、物理变星的测光,造父变星的统计和脉动理论等研究,是我国变量研究的开创者。194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讲学期间,曾发现一颗新的变昨(麒麟座FW)。著有:《普通天文学》(1933年)、《高等天文学》(1936年)。
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1915-1991)原名张伍桂,江西省泰和县人。1929年8月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入红军大学高级参谋科学习,后任中共中央军委一局、二局作战参谋,参加了一至五次反“围剿”和江西吉安、福建漳州、广东水口等战斗。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员班排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营教导员,教导大队政委,教导第四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湖西干校政委,中共中央党校四部学员兼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1939年8月率一个营参加梁山战斗。该战斗以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光辉战例载入八路军战史。在抗战极其艰苦、困难时期,率部转战湖西地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为保卫和发展湖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初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十九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47年3月任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湖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7月任三分区副政委。1948年11月任冀鲁豫军区独立旅政委。先后参加郓城、济宁、东明、聊城和济南等战役(战斗)。在淮海战役中,率独立旅浴血奋战,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受到上级嘉奖。1949年随军渡江南下,任赣东北浮梁军分区司令员兼景德镇警备区司令员。1965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副部级)。
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男,汉族,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11月生,江苏海安人。1978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卫生系,1992年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8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肾综合征出血热、恙虫病等虫媒疾病的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先后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全军“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5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20多年来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系列研究,提供了较高水平的科学论据和实用的防治措施,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有关论点被国内15本专著引用。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95篇,参加主编3本专著;获国家、部委、省、军队级科技进步1~3等奖21项。其中主要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中央组织部、国家劳动人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南京军区“优秀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流行病学会、反生物战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理事,江苏省流行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公共卫生》杂志和《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委;《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导师
1980,9-1984,7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84,8-1987,7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87,7-1992,9中国科学院,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合培博士,分子生物学专业,1992年9月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3,12-1995,9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后研究。
1995,10-1997,10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毒素研究室副主任
1997,10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正高职,副高职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核心刊物“动物学研究”学报编委。
1997,12—1998,2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1998,11—1999,1香港科技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9,1—2000,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西南基地“动物活性蛋白多肽组学“学科团组学术带头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1,1—至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西南基地“动物毒素结构与功能“首席学科负责人,国际生物毒素学会亚太地区理事,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介绍:
生物毒素基因组编码的蛋白多肽分子可以与哺乳动物及人的目标蛋白分子相作用,且活性高、专一性强,再加上生物毒素由于加速进化所造成的丰富基因多样性,使得生物毒素基因组和其功能蛋白多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大学术问题,同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多种人类复杂疾病的发病机理,并为新药靶点的发现和创新药开发提供信息。生物医学和创新药物研制开发的研究已是全球科技发展的首位攀登目标,如今国内外上对天然生物毒素的研究可以说已覆盖了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所有学科,在众多己积累的重要成果中都包含着各种异源生物毒物的拓掘及其应用,因而新型生物毒物的拓掘与应用在国际生命科学研究中更显活跃。张云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