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
津贴专家2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管优秀专家1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77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964人,其中,本专科生1895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350人,留学生162人。
男,江苏海门人,汉族,193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58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副所长,研究员。中国昆虫学会三届、四届、五届、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科协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科学院挑选为中国当代科技精英之一。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2月被河北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印象初院士长期从事蝗虫分类工作,30多年来发现蝗虫新属37个,新种103个。1975年发表《白边痂蝗在青藏高原上的地理变异》一文,揭示了一个物种由于海拔升高,其形态特征出现梯度变异为种内(亚种内)变异。提出蝗虫类在高原上的适应性,演化途径和高原缺翅型等新见解。阐明了高原上风大不适于蝗虫飞行导致翅的退化,翅是蝗虫的发音器官构造之一,翅的退化导致发音器的退化,发音器的退化和消失又导致听觉器官的退化和消失。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的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种类是最进化的种类,也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类。1984年出版的《青藏高原的蝗虫》为该地区蝗虫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1982年建立了《中国蝗总科新分类系统》,后被誉为印象初分类系统;1990年发表了《北美洲镌瓣亚目(蝗亚目)的分类》一文,两者之间的区系组成和主要危害种类完全不同,提出了必须防止相互传播的建议。1996年出版了《世界蝗虫及其近缘种类分布目录》,200多万字,英文,记录了从1758—1990年所有的已知的蝗虫类10136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最系统的同类专著。97年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青藏高原的蝗虫》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蝗总科分类系统的研究》和《青藏高原的蝗虫》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男,浙江绍兴人, 1935年5月9日生,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前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生物学系。1955年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班毕业后赴哈尔滨师院任教。1957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学研究生,1961年毕业后留所工作,任动物所副所长、无脊椎动物学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1999年来河北大学工作,当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内外兼职:法国国际蜘蛛文献中心(CIDA)理事、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分类区系学科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濒临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动物分类学报》主编、《生物学通报》副主编、《中国动物杂志》副主编、《科学》和《生命》科学编委等职。
在六十和七十年代,先后从事枝角类、淡水和寄生 足类的分类区系研究,河蟹生殖洄游的研究以及吸血蚂蟥的生物学和防除研究。首次报道剑水 噬食鱼苗,找出了淡水养殖中鱼苗突然大量死亡的原因,避免渔场的经济损失。针对河蟹减产,通过研究查明系由于成蟹和蟹苗在洄游中受水坝和河水污染的阻拦,提出移苗的办法。经各地采用后大大增加了河蟹的产量。首次详细阐明了日本医蛭的生物学并提出驱避的办法,发表吸血蚂蟥新种多个。自七十年代末起,从事蛛
形类的研究。蛛形纲是陆生动物中除昆虫纲以外的第二大类群。蜘蛛作为农林中害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在消灭害虫和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先后赴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斯密桑研究院、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联邦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生物学研究所、法兰克福圣肯堡博物馆、梅茵茨哥登堡大学、斯图加特国家自然博物馆,韩国蛛形学研究所、日本东京自然博物馆等地进行访问和合作研究。通过他的研究及与同行的合作,使我过蜘蛛
学的研究尽快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他积极推动我过蛛形学会的成立和《蛛形学报》的出版, 在推动我国蛛形学的发展和奠定我国现代蜘蛛学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迄今为止,先后主持或参与编写专著和工具书20余册,论文约200篇(其中10篇发表于美、日、德、韩国学术刊物上)。《中国淡水 足类志》、《农田蜘蛛》分别获科学院二、三等奖。七五期间主持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西南动物资源研究。八五期间,主要从事中国土壤动物、动物地理分布研究和蜘蛛目系统演化研究,以及中国动物志(蟹蛛科)的编写。在参与领导中国动物志编写工作的同时,还主持我国动物科学发展战略研究(已完成初稿),以及动物学名词的审定
工作(已完成审定词6000余条),为我国动物学界学术带头人之一。
男,汉族,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1931年11月1日生,中共党员。俄罗斯生物科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被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软引进为河北大学教授,2007年成为河北大学终身教授。
国内外兼职情况: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真菌学报》 副主编,中科院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主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国际孢子植物学报》 编委,《极地研究》 编委,《POLAR SCIENCE》编委,中科院分类区系学科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科院生物多样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探险西会理事会理事,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科院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Mycosystema》科学顾问,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系名誉研究员,国家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联合资助的三志(动物志、植物志、孢子植物志)九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共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四册。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1享受有突出贡献科学家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特等奖,1997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二等奖。
毕业于河北大学化学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AOAC研究导师,河北(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从事色谱-质谱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颇有建树,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2007年度国际AOAC资深专家奖,现任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
(每年要在河北大学常驻工作累积三个月)
刘瑞玉院士,我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的开拓者
陈文新院士,土壤微生物学家
张钟华院士,精密电磁测量专家
林群院士,我国在泛函分析、计算数学研究领域内著名的数学家、学科带头人
张玉奎院士,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色谱学会理事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
事
张亚平院士,致力于研究动物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
邹竞院士,专业领域为感光材料
河北大学还有其他如
白春礼院士(河北大学药物分析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王占国 中国半导体材料专家
欧阳自远 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
孙玉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研究员
刘尚合 静电与电磁防护工程专家
徐建中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
等多位兼职、双聘院士
【院士风采】
印象初院士
男,江苏海门人,汉族,193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58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副所长,研究员。中国昆虫学会三届、四届、五届、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科协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科学院挑选为中国当代科技精英之一。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2月被河北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印象初院士长期从事蝗虫分类工作,30多年来发现蝗虫新属37个,新种103个。1975年发表《白边痂蝗在青藏高原上的地理变异》一文,揭示了一个物种由于海拔升高,其形态特征出现梯度变异为种内(亚种内)变异。提出蝗虫类在高原上的适应性,演化途径和高原缺翅型等新见解。阐明了高原上风大不适于蝗虫飞行导致翅的退化,翅是蝗虫的发音器官构造之一,翅的退化导致发音器的退化,发音器的退化和消失又导致听觉器官的退化和消失。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的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种类是最进化的种类,也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类。1984年出版的《青藏高原的蝗虫》为该地区蝗虫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1982年建立了《中国蝗总科新分类系统》,后被誉为印象初分类系统;1990年发表了《北美洲镌瓣亚目(蝗亚目)的分类》一文,两者之间的区系组成和主要危害种类完全不同,提出了必须防止相互传播的建议。1996年出版了《世界蝗虫及其近缘种类分布目录》,200多万字,英文,记录了从1758—1990年所有的已知的蝗虫类10136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最系统的同类专著。97年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青藏高原的蝗虫》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蝗总科分类系统的研究》和《青藏高原的蝗虫》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宋大祥院士
男,浙江绍兴人, 1935年5月9日生,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前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生物学系。1955年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班毕业后赴哈尔滨师院任教。1957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学研究生,1961年毕业后留所工作,任动物所副所长、无脊椎动物学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1999年来河北大学工作,当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内外兼职:法国国际蜘蛛文献中心(CIDA)理事、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分类区系学科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濒临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动物分类学报》主编、《生物学通报》副主编、《中国动物杂志》副主编、《科学》和《生命》科学编委等职。
在六十和七十年代,先后从事枝角类、淡水和寄生 足类的分类区系研究,河蟹生殖洄游的研究以及吸血蚂蟥的生物学和防除研究。首次报道剑水 噬食鱼苗,找出了淡水养殖中鱼苗突然大量死亡的原因,避免渔场的经济损失。针对河蟹减产,通过研究查明系由于成蟹和蟹苗在洄游中受水坝和河水污染的阻拦,提出移苗的办法。经各地采用后大大增加了河蟹的产量。首次详细阐明了日本医蛭的生物学并提出驱避的办法,发表吸血蚂蟥新种多个。自七十年代末起,从事蛛
形类的研究。蛛形纲是陆生动物中除昆虫纲以外的第二大类群。蜘蛛作为农林中害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在消灭害虫和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先后赴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斯密桑研究院、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联邦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生物学研究所、法兰克福圣肯堡博物馆、梅茵茨哥登堡大学、斯图加特国家自然博物馆,韩国蛛形学研究所、日本东京自然博物馆等地进行访问和合作研究。通过他的研究及与同行的合作,使我过蜘蛛
学的研究尽快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他积极推动我过蛛形学会的成立和《蛛形学报》的出版, 在推动我国蛛形学的发展和奠定我国现代蜘蛛学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迄今为止,先后主持或参与编写专著和工具书20余册,论文约200篇(其中10篇发表于美、日、德、韩国学术刊物上)。《中国淡水 足类志》、《农田蜘蛛》分别获科学院二、三等奖。七五期间主持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西南动物资源研究。八五期间,主要从事中国土壤动物、动物地理分布研究和蜘蛛目系统演化研究,以及中国动物志(蟹蛛科)的编写。在参与领导中国动物志编写工作的同时,还主持我国动物科学发展战略研究(已完成初稿),以及动物学名词的审定
工作(已完成审定词6000余条),为我国动物学界学术带头人之一。
魏江春院士
男,汉族,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1931年11月1日生,中共党员。俄罗斯生物科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被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软引进为河北大学教授,2007年成为河北大学终身教授。
国内外兼职情况: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真菌学报》 副主编,中科院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主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国际孢子植物学报》 编委,《极地研究》 编委,《POLAR SCIENCE》编委,中科院分类区系学科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科院生物多样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探险西会理事会理事,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科院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Mycosystema》科学顾问,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系名誉研究员,国家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联合资助的三志(动物志、植物志、孢子植物志)九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共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四册。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1享受有突出贡献科学家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特等奖,1997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二等奖。
庞国芳院士
毕业于河北大学化学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AOAC研究导师,河北(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从事色谱-质谱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颇有建树,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2007年度国际AOAC资深专家奖,现任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
软引进:
(每年要在河北大学常驻工作累积三个月)
刘瑞玉院士,我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的开拓者
陈文新院士,土壤微生物学家
张钟华院士,精密电磁测量专家
林群院士,我国在泛函分析、计算数学研究领域内著名的数学家、学科带头人
张玉奎院士,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色谱学会理事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
事
张亚平院士,致力于研究动物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
邹竞院士,专业领域为感光材料
其他
河北大学还有其他如
白春礼院士(河北大学药物分析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王占国 中国半导体材料专家
欧阳自远 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
孙玉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研究员
刘尚合 静电与电磁防护工程专家
徐建中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
等多位兼职、双聘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