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及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及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及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筹建于1954年7月,正式成立于1956年2月,初期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方向任务是“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情况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问题为中心,配合农业部门的研究力量,进行调查及总结群众经验,开展生物、农、林、牧、水等基本性和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为解决黄土区水土保持及增加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所名改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务调整为“以生物、土壤为重点,结合水土保持进行研究”。
1964年7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务为“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为中心任务,主要研究解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农、林、牧、田间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土壤侵蚀规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土地合理利用及农业增产等有关问题,同时根据西北地区农业生产选举法土保持的需要和原有工作基础,继续开展植物分类、土壤地理、土壤胶体化学和作物远缘杂交等工作”。
1979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务为“面向黄土高原,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任务,开展水土流失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途径、土壤及土地资源的评价的合理利用、植被恢复的理论与技术、旱作农业增产体系和依据等方面的研究,为黄土高原农林牧综合发展和根治黄河服务。”
1987年由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双重领导,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务“仍以黄土高原区域为重点,以水土保持任务为中心,为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加速农林牧综合发展和黄河治理服务。同时考虑到我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可适当兼顾其他地区的水土保持科研任务”。
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知识创新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
1999年与杨凌其它6个科研教学单位共同组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并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由中科院直接指导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
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共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朱显谟
男,上海崇明人,土壤学家。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早年提出华南红壤主要是古土壤和红色风化壳的残留以及红色冲积物的堆积而不是现代生物地带性土壤的观点,后又从土壤侵蚀和沉积学以及华南的不同时期玄武岩上红色风化壳性征的对比中获得明证。对国内外土壤剖面进行对比研究后认为:风化作用是脱硅过程,而成壤作用又是生物的聚硅过程,由此有力地明确了灰化土中的A2层不是R2O3的淋溶层而是硅的淀积层。系统地阐明了黄土中土壤和古土壤粘化层的生物起源问题。对黄土和黄土高原的形成提出了风成沉积的新内容和风成黄土是黄尘自重、凝聚、雨淋三种降落方式的融合体。这三种沉积方式赋予黄土高渗透性、高蓄水功能,并被着生生物所巩固和提高。这些都是“整治黄土高原国土和根治黄河水患的28字方略”的理论依据。最近从陆地生态的发生发展及其整个地质历史演变过程的研究中发现:“土壤水库”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是陆地生态发生发展的关键和“动力”,只要维护土壤水库的正常发展就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山仑
男,1933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1954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后到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1962年获前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生物学副博士学位。曾任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仑是我国旱地农业农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作物抗旱生理和旱地农业研究,开辟了旱地农业研究的生理生态领域。就黄土丘陵区综合治理及旱地农业发展提出了若干新论点,如提出“黄土丘陵区作物低产的主要原因不是降水不足,而是对降水未能充分利用,农田生产力提高一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肥而不是水”等,应用后在宁夏固原以及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半干旱地区多变低水环境,系统研究了不同作物对缺水的适应性、作物高效用水的生理生态依据、干旱逆境成苗机制及化学调控技术,建立了综合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理论框架,证明一定生育阶段适度水分亏缺可使作物产生生理、生长和产量形成上的补偿效应,节水与增产的目标可以同时实现,为推行节水农业提供了有力根据。
山仑作为主持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科学院与省(区)科技进步奖共8项,发表学术论文220多篇,主编专著3部,培养研究生20余名。目前,山仑致力于作物整体抗旱性、节水农业生物学及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人工模拟降雨大厅是世界上第二大规模侵蚀试验降雨大厅,有效降雨面积1260平方米,可模拟到小雨到暴雨的各种降雨,与自然降雨非常相似,降雨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进行,地面由各种可变坡度的液压升降钢槽、不同的小流域地形模型形成不同地形地貌,对于了解水土流失过程、生态环境变化具有很强的科普教育意义,而且非常形象直观。4 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参观我所人工降雨大厅和重点实验室,系统地观看了人工降雨和科技人员作试验过程。多家电视台进行了报导,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在“科技活动周”期间,每天向社会开放,对社会各界、中小学生增强植树造林、爱护树木、节约用水的意识有很大意义。
【机构介绍】
中国科学院及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筹建于1954年7月,正式成立于1956年2月,初期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方向任务是“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情况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问题为中心,配合农业部门的研究力量,进行调查及总结群众经验,开展生物、农、林、牧、水等基本性和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为解决黄土区水土保持及增加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所名改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务调整为“以生物、土壤为重点,结合水土保持进行研究”。
1964年7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务为“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为中心任务,主要研究解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农、林、牧、田间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土壤侵蚀规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土地合理利用及农业增产等有关问题,同时根据西北地区农业生产选举法土保持的需要和原有工作基础,继续开展植物分类、土壤地理、土壤胶体化学和作物远缘杂交等工作”。
1979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务为“面向黄土高原,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任务,开展水土流失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途径、土壤及土地资源的评价的合理利用、植被恢复的理论与技术、旱作农业增产体系和依据等方面的研究,为黄土高原农林牧综合发展和根治黄河服务。”
1987年由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双重领导,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务“仍以黄土高原区域为重点,以水土保持任务为中心,为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加速农林牧综合发展和黄河治理服务。同时考虑到我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可适当兼顾其他地区的水土保持科研任务”。
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知识创新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
1999年与杨凌其它6个科研教学单位共同组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并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由中科院直接指导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
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共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院士风采】
朱显谟男,上海崇明人,土壤学家。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早年提出华南红壤主要是古土壤和红色风化壳的残留以及红色冲积物的堆积而不是现代生物地带性土壤的观点,后又从土壤侵蚀和沉积学以及华南的不同时期玄武岩上红色风化壳性征的对比中获得明证。对国内外土壤剖面进行对比研究后认为:风化作用是脱硅过程,而成壤作用又是生物的聚硅过程,由此有力地明确了灰化土中的A2层不是R2O3的淋溶层而是硅的淀积层。系统地阐明了黄土中土壤和古土壤粘化层的生物起源问题。对黄土和黄土高原的形成提出了风成沉积的新内容和风成黄土是黄尘自重、凝聚、雨淋三种降落方式的融合体。这三种沉积方式赋予黄土高渗透性、高蓄水功能,并被着生生物所巩固和提高。这些都是“整治黄土高原国土和根治黄河水患的28字方略”的理论依据。最近从陆地生态的发生发展及其整个地质历史演变过程的研究中发现:“土壤水库”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是陆地生态发生发展的关键和“动力”,只要维护土壤水库的正常发展就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山仑
男,1933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1954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后到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1962年获前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生物学副博士学位。曾任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仑是我国旱地农业农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作物抗旱生理和旱地农业研究,开辟了旱地农业研究的生理生态领域。就黄土丘陵区综合治理及旱地农业发展提出了若干新论点,如提出“黄土丘陵区作物低产的主要原因不是降水不足,而是对降水未能充分利用,农田生产力提高一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肥而不是水”等,应用后在宁夏固原以及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半干旱地区多变低水环境,系统研究了不同作物对缺水的适应性、作物高效用水的生理生态依据、干旱逆境成苗机制及化学调控技术,建立了综合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理论框架,证明一定生育阶段适度水分亏缺可使作物产生生理、生长和产量形成上的补偿效应,节水与增产的目标可以同时实现,为推行节水农业提供了有力根据。
山仑作为主持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科学院与省(区)科技进步奖共8项,发表学术论文220多篇,主编专著3部,培养研究生20余名。目前,山仑致力于作物整体抗旱性、节水农业生物学及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
【所内设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人工模拟降雨大厅是世界上第二大规模侵蚀试验降雨大厅,有效降雨面积1260平方米,可模拟到小雨到暴雨的各种降雨,与自然降雨非常相似,降雨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进行,地面由各种可变坡度的液压升降钢槽、不同的小流域地形模型形成不同地形地貌,对于了解水土流失过程、生态环境变化具有很强的科普教育意义,而且非常形象直观。4 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参观我所人工降雨大厅和重点实验室,系统地观看了人工降雨和科技人员作试验过程。多家电视台进行了报导,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在“科技活动周”期间,每天向社会开放,对社会各界、中小学生增强植树造林、爱护树木、节约用水的意识有很大意义。上一篇: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03-18 ]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