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念。集团文化是实施大集团战略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中船集团公司所属各企事业单位发展历史各不相同,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但是,集团公司目前对整合各企事业单位独有的企业文化,提炼和提升集团公司的集团目标、集团精神、集团理念、集团作风、集团形象、集团和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等做得还不够。
2、党群工作部门与行政管理部门配合得不够。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根据形势任务变化和集团公司战略调整而不断丰富、不断调整、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提炼和提升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确保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效运行,需要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
3、对企业文化建设投入不够。企业文化的提炼和提升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保障,今后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确保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作出重要批示,这些批示不仅极大地激励了广大造船职工战胜困难、再创辉煌的斗志,而且为中船集团公司新世纪的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中船集团公司党组抓住机遇,经过多次研究,把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三一”发展又提前了6年,即在2005年、2010年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三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到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
与此同时,中船集团公司加快了调整整合的步伐。目前,已经形成了“谋发展、大跨越”的优势格局,上海长兴工程和广州龙穴工程启动,为集团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前不久科技日报头版刊登的题为《世界造船先锋舍我其谁》文章,反映了中船集团公司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船舶工业的前途。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企业大发展的重要基础。优质的企业文化是中船集团公司发展壮大的支撑。为加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确定上下共同认可的集团价值观和主要理念,提炼造船人的光荣传统,升华为集团统一的文化,使之成为全体员工团结在集团大旗下,为集团新一轮创业发展做出新贡献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既是集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集团文化的基础,更是统一整个集团员工的思想基础。它主要包括:集团的目标、精神、宗旨、价值观和集团的经营、管理、质量、人才、道德等理念。
二是规范员工言行,修订员工行为规范。这既是反映员工文明程度的需要,也是员工的行为准则,更是体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标志。要分层次地制定集团总部和下属各企事业单位的各种规范: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一般员工的规范,以及各类或主要岗位(工种)的职业道德规范。
三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既是有利于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各种机制,也是约束员工顾全大局、严以律己的各种规章制度,更是熏陶、培养员工不断进步的内部环境。
四是塑造优秀的集团形象。集团形象由主体系统和具体形象两部分构成。主体系统包括:集团公司的司徽、司旗、司歌、标准字、广告语等标识性的东西。具体形象包括:产品形象、经营形象、管理形象、外观形象、发展形象、员工形象和精神动力等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各有形象目标和形象要求。
五是明确主抓机构,明确职责,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之中。
六是加强教育和培训,使集团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员工能自觉接受并落实到行动中。
七是建立健全文化传播网络,通过各种会议、报刊、宣传园地、活动等载体广泛传播,特别是通过对外宣传活动广为宣传,让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船舶工业,统一中船集团公司的外部形象。
谭作钧: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李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党组书记、副总经理。
路小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孙云飞: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总会计师。
张兆本: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1865年清朝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她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是中国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先驱。
公司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各类产品,创汇成绩斐然。公司建造的“远望”号科考船和我国海军最先进的舰艇,为航天工业及国防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世博会临近,公司将搬迁至长兴岛。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将建设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我国第一造船大厂。产 品:导弹驱逐艇、常规潜艇、航天测量船、自卸船、液化气船、化学品船、VLCC等。发展:我国本世纪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造船企业。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五大造船中心之一,特大型国有企业,产品远销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年造船200万吨的能力。
主要产品:1、LNG船、大中型集装箱船、LPG船、化学品船、滚装船、浮式储油轮、成品油轮、原油轮、散货轮、客船、特种工作船、军舰和军辅船等国内外各类军民用船舶。
2、大型钢结构、桥梁、陆用电站、压力容器、机械、冶金设备等。
科研技术:一流的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2000多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中国新时代GJB9001A-2001军品和美国ABS船级社、挪威DNV船级社ISO9001民品质量认证以及英国劳氏GJB/T24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认证。
公司使命和发展战略
使命:创沪东中华品牌,塑一流企业形象。
发展战略:数字造船,绿色造船。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出资组建,是一家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多元投资的现代化大型船舶总装厂。
公司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江口南港河段南岸,现有面积146万平方米,岸线长1569米。一期工程总投资32.14亿人民币,于1999年10月开工建设,2001年11月投入使用,2003年10月竣工验收,年造船总量120万载重吨以上。二期工程总投资12亿人民币,于2005年3月开工,计划于2008年3月竣工,届时年造船总量将达到260万载重吨以上的规模。
2001年以来,公司先后与日本、比利时、美国、希腊、土耳其、意大利以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国内外著名航运公司签订了船舶建造合同。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绿色环保型17.5万吨、17.7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10.5万吨阿芙拉型原油轮、15万吨、17万吨和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正在研发的主要产品有,30万吨VLCC、钻井平台、大型集装箱船等。
公司已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和“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已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审核认证,在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公司大力弘扬“学习、创新、
2、党群工作部门与行政管理部门配合得不够。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根据形势任务变化和集团公司战略调整而不断丰富、不断调整、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提炼和提升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确保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效运行,需要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
3、对企业文化建设投入不够。企业文化的提炼和提升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保障,今后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确保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加强今后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步思路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作出重要批示,这些批示不仅极大地激励了广大造船职工战胜困难、再创辉煌的斗志,而且为中船集团公司新世纪的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中船集团公司党组抓住机遇,经过多次研究,把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三一”发展又提前了6年,即在2005年、2010年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三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到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
与此同时,中船集团公司加快了调整整合的步伐。目前,已经形成了“谋发展、大跨越”的优势格局,上海长兴工程和广州龙穴工程启动,为集团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前不久科技日报头版刊登的题为《世界造船先锋舍我其谁》文章,反映了中船集团公司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船舶工业的前途。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企业大发展的重要基础。优质的企业文化是中船集团公司发展壮大的支撑。为加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确定上下共同认可的集团价值观和主要理念,提炼造船人的光荣传统,升华为集团统一的文化,使之成为全体员工团结在集团大旗下,为集团新一轮创业发展做出新贡献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既是集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集团文化的基础,更是统一整个集团员工的思想基础。它主要包括:集团的目标、精神、宗旨、价值观和集团的经营、管理、质量、人才、道德等理念。
二是规范员工言行,修订员工行为规范。这既是反映员工文明程度的需要,也是员工的行为准则,更是体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标志。要分层次地制定集团总部和下属各企事业单位的各种规范: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一般员工的规范,以及各类或主要岗位(工种)的职业道德规范。
三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既是有利于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各种机制,也是约束员工顾全大局、严以律己的各种规章制度,更是熏陶、培养员工不断进步的内部环境。
四是塑造优秀的集团形象。集团形象由主体系统和具体形象两部分构成。主体系统包括:集团公司的司徽、司旗、司歌、标准字、广告语等标识性的东西。具体形象包括:产品形象、经营形象、管理形象、外观形象、发展形象、员工形象和精神动力等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各有形象目标和形象要求。
五是明确主抓机构,明确职责,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之中。
六是加强教育和培训,使集团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员工能自觉接受并落实到行动中。
七是建立健全文化传播网络,通过各种会议、报刊、宣传园地、活动等载体广泛传播,特别是通过对外宣传活动广为宣传,让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船舶工业,统一中船集团公司的外部形象。
领导集体
谭作钧: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党组书记、副总经理。
路小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孙云飞: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总会计师。
张兆本: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旗下公司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1865年清朝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她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是中国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先驱。
公司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各类产品,创汇成绩斐然。公司建造的“远望”号科考船和我国海军最先进的舰艇,为航天工业及国防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世博会临近,公司将搬迁至长兴岛。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将建设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我国第一造船大厂。产 品:导弹驱逐艇、常规潜艇、航天测量船、自卸船、液化气船、化学品船、VLCC等。发展:我国本世纪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造船企业。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五大造船中心之一,特大型国有企业,产品远销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年造船200万吨的能力。
主要产品:1、LNG船、大中型集装箱船、LPG船、化学品船、滚装船、浮式储油轮、成品油轮、原油轮、散货轮、客船、特种工作船、军舰和军辅船等国内外各类军民用船舶。
2、大型钢结构、桥梁、陆用电站、压力容器、机械、冶金设备等。
科研技术:一流的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2000多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中国新时代GJB9001A-2001军品和美国ABS船级社、挪威DNV船级社ISO9001民品质量认证以及英国劳氏GJB/T24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认证。
公司使命和发展战略
使命:创沪东中华品牌,塑一流企业形象。
发展战略:数字造船,绿色造船。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出资组建,是一家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多元投资的现代化大型船舶总装厂。
公司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江口南港河段南岸,现有面积146万平方米,岸线长1569米。一期工程总投资32.14亿人民币,于1999年10月开工建设,2001年11月投入使用,2003年10月竣工验收,年造船总量120万载重吨以上。二期工程总投资12亿人民币,于2005年3月开工,计划于2008年3月竣工,届时年造船总量将达到260万载重吨以上的规模。
2001年以来,公司先后与日本、比利时、美国、希腊、土耳其、意大利以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国内外著名航运公司签订了船舶建造合同。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绿色环保型17.5万吨、17.7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10.5万吨阿芙拉型原油轮、15万吨、17万吨和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正在研发的主要产品有,30万吨VLCC、钻井平台、大型集装箱船等。
公司已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和“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已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审核认证,在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公司大力弘扬“学习、创新、
上一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 03-18 ]
下一篇: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