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大学西门开始绕学校环形,每20分钟发车一班,双向对开。09年增设电力驱动的环保观光车,西门设购票点,10元每人。
校图书馆建筑面积为3.9万平方米,藏书 401.7万册,阅读座位 2604个。图书馆四期工程即将动工,2011年百年校庆前将建成。
体育馆建筑面积 3.2万平方米。西区体育馆09年进入全面维修。
运动场面积 19.6万平方米。有东操、西操、北操、紫操等多个运动场。
游泳池面积 0.4万平方米。有西湖游泳池和游泳馆两处。其中游泳馆为奥运会、残奥会训练馆,设施达国际标准。
"清华精神"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是耻不如人。清华起初是用美国退还给中国的庚子赔款建立的,美国政府的本意是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培养一批"追随美国的精神领袖",而学校偏又建在了被英法联军洗劫过的清华园和近春园。学生整天面对着被焚毁的断壁残垣,民族耻辱时时袭上心头。当时在学的吴宓曾有"热肠频洒伤时泪,妙手难施救国方"之叹。"五四"时北大已高举科学与民主大旗,而清华的闻一多贴出的岳飞《满江红》,主题还是雪耻。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学生受着美国式的教育,而在出洋后却非常敏感于西方人对黄种人的歧视(可参阅吴宓、朱自清、闻一多的日记与书信),他们远较其他大学的学生蕴积着更深重的对于民族耻辱的痛感;改成大学后,如何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学术独立便成为清华建设的主题,而其深处的情感动因仍是雪耻。到了三十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梅贻琦任校长第一次讲话没讲学术自由却讲了莫忘国难,到了1935年"一二九"清华成为抗日救亡的中心堡垒。这种为民族雪耻的激情,在解放后转化为建设祖国的献身意志。在文革中,眼看中国在科技上日益落后居然还在批"崇洋媚外",一位原来的领导人痛心地说:"什么崇洋媚外?!连洋人屁股都看不见了!"文革后,这种耻辱感重新化为办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强大动力。"明耻"是清华精神的重要表征:耻中国科技与文明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耻清华不如西方的一流大学;耻清华某些方面不如国内兄弟院校;耻本学科水准不如校内先进学科;耻个人学习或科研不如其他同班同学或教研室出国人。"知耻而后勇"。清华人的耻辱感是民族耻辱感与个人耻辱感的综合,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的纯个人罪感。它显得更加博大,也更加充实。
第二是讲究科学。清华改大是在"科学与玄学"论战之后,科学优势上扬。清华国学院一建立,主任吴宓就宣称本院与其它大学不同处在于重视"科学方法"(参见吴宓在国学院开学日的讲话),四大导师王、梁、陈、赵及吴宓、李济的研究成果证明此言不虚。梅贻琦到任后,办校重自由,更重"科学家的眼光和态度",强调理性和纪律,主张一切以事实为出发点。这一点,构成清华与北大办学的风格不同,其原因除上面提到的社会因素外,还同梅贻琦在美受的理工科教育背景有关。这种科学精神不仅贯彻于理工科建设而且旁及人文学科。冯友兰说清华文科的共同风格是追求"所以然"、"比较有科学精神"。解放后,清华校长明确提出继承发扬严谨、科学的传统,并且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大超越从前。蒋南翔在58年大跃进、文革中多次坚持实事求是,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对整个清华的干部、教师队伍有深刻影响,对发展清华的科学传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是重视实干。早在三十年代,朱自清先生就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直到现在,在校园的中心位置还坚立着一块碑,上书"行胜于言",如果再加上韩愈的话:"行成于思",便可以很好地概括清华"实干"的特点。西方近代大学精神与此相反,强调大学精神在"思",不在"行",但进入二十世纪,西方的大学也在变,变得更加重视"实用"。全国解放后,清华被改造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实干"的传统进一步充实了工科的操作型特点。每一重大决定作出,必有细密的操作程序和系统,保证决定能够获得实现。从培养计划、科研战略到校园管理都是如此。清华有多人进入中央、省部担任领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实干作风。清华每年招生高居龙首,无可匹敌,也是因为它给学生家长与学生本人一个扎实可靠、稳定有序的信任感。从根本上说,"实干"同"后现代"时期相契合,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大学教育从"思"向"行"转变的趋势。解放后清华改工科后,工科的研究需要集体操作,与文科不同。罗素说:"技术给予人的能力是社会性能力,不是个人的能力。科学技术需要有在单一的指导下组织起来的大量个人进行协作,所以它的趋向是反无政府主义、甚至是反个人主义的。"(《西方哲学史》第6页,商务,82年版)工程训练养成了很强的团队意识,对个人作用不像文 理科那样看重。长期受清华精神熏陶的人在工作中比较重视人际关系,重视一班人的团结。这也是清华人同中国的现行社会制度比较契合之处。
清华的校园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在众多大学中独树一帜。
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起源: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制定校徽。1917年修建大礼堂即以巨徽嵌于正额,以壮观瞻。
关于校训的解释:
早在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就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清华学堂章程》)。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莅校作《君子》为题的讲演,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后被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内容。做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在做人做事方面应该顺应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承担起宏伟的历史任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种深刻认识分不开的。事实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
在决定民族命运的较量中,清华大学承担着不容推卸的重要任务。所有师生都必须树立一流意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奋发图强,争创一流。
校图书馆建筑面积为3.9万平方米,藏书 401.7万册,阅读座位 2604个。图书馆四期工程即将动工,2011年百年校庆前将建成。
体育馆建筑面积 3.2万平方米。西区体育馆09年进入全面维修。
运动场面积 19.6万平方米。有东操、西操、北操、紫操等多个运动场。
游泳池面积 0.4万平方米。有西湖游泳池和游泳馆两处。其中游泳馆为奥运会、残奥会训练馆,设施达国际标准。
清华精神
"清华精神"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耻不如人
第一是耻不如人。清华起初是用美国退还给中国的庚子赔款建立的,美国政府的本意是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培养一批"追随美国的精神领袖",而学校偏又建在了被英法联军洗劫过的清华园和近春园。学生整天面对着被焚毁的断壁残垣,民族耻辱时时袭上心头。当时在学的吴宓曾有"热肠频洒伤时泪,妙手难施救国方"之叹。"五四"时北大已高举科学与民主大旗,而清华的闻一多贴出的岳飞《满江红》,主题还是雪耻。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学生受着美国式的教育,而在出洋后却非常敏感于西方人对黄种人的歧视(可参阅吴宓、朱自清、闻一多的日记与书信),他们远较其他大学的学生蕴积着更深重的对于民族耻辱的痛感;改成大学后,如何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学术独立便成为清华建设的主题,而其深处的情感动因仍是雪耻。到了三十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梅贻琦任校长第一次讲话没讲学术自由却讲了莫忘国难,到了1935年"一二九"清华成为抗日救亡的中心堡垒。这种为民族雪耻的激情,在解放后转化为建设祖国的献身意志。在文革中,眼看中国在科技上日益落后居然还在批"崇洋媚外",一位原来的领导人痛心地说:"什么崇洋媚外?!连洋人屁股都看不见了!"文革后,这种耻辱感重新化为办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强大动力。"明耻"是清华精神的重要表征:耻中国科技与文明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耻清华不如西方的一流大学;耻清华某些方面不如国内兄弟院校;耻本学科水准不如校内先进学科;耻个人学习或科研不如其他同班同学或教研室出国人。"知耻而后勇"。清华人的耻辱感是民族耻辱感与个人耻辱感的综合,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的纯个人罪感。它显得更加博大,也更加充实。
讲究科学
第二是讲究科学。清华改大是在"科学与玄学"论战之后,科学优势上扬。清华国学院一建立,主任吴宓就宣称本院与其它大学不同处在于重视"科学方法"(参见吴宓在国学院开学日的讲话),四大导师王、梁、陈、赵及吴宓、李济的研究成果证明此言不虚。梅贻琦到任后,办校重自由,更重"科学家的眼光和态度",强调理性和纪律,主张一切以事实为出发点。这一点,构成清华与北大办学的风格不同,其原因除上面提到的社会因素外,还同梅贻琦在美受的理工科教育背景有关。这种科学精神不仅贯彻于理工科建设而且旁及人文学科。冯友兰说清华文科的共同风格是追求"所以然"、"比较有科学精神"。解放后,清华校长明确提出继承发扬严谨、科学的传统,并且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大超越从前。蒋南翔在58年大跃进、文革中多次坚持实事求是,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对整个清华的干部、教师队伍有深刻影响,对发展清华的科学传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重视实干
第三是重视实干。早在三十年代,朱自清先生就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直到现在,在校园的中心位置还坚立着一块碑,上书"行胜于言",如果再加上韩愈的话:"行成于思",便可以很好地概括清华"实干"的特点。西方近代大学精神与此相反,强调大学精神在"思",不在"行",但进入二十世纪,西方的大学也在变,变得更加重视"实用"。全国解放后,清华被改造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实干"的传统进一步充实了工科的操作型特点。每一重大决定作出,必有细密的操作程序和系统,保证决定能够获得实现。从培养计划、科研战略到校园管理都是如此。清华有多人进入中央、省部担任领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实干作风。清华每年招生高居龙首,无可匹敌,也是因为它给学生家长与学生本人一个扎实可靠、稳定有序的信任感。从根本上说,"实干"同"后现代"时期相契合,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大学教育从"思"向"行"转变的趋势。解放后清华改工科后,工科的研究需要集体操作,与文科不同。罗素说:"技术给予人的能力是社会性能力,不是个人的能力。科学技术需要有在单一的指导下组织起来的大量个人进行协作,所以它的趋向是反无政府主义、甚至是反个人主义的。"(《西方哲学史》第6页,商务,82年版)工程训练养成了很强的团队意识,对个人作用不像文 理科那样看重。长期受清华精神熏陶的人在工作中比较重视人际关系,重视一班人的团结。这也是清华人同中国的现行社会制度比较契合之处。
文化传统
校训
清华的校园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在众多大学中独树一帜。
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起源: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制定校徽。1917年修建大礼堂即以巨徽嵌于正额,以壮观瞻。
关于校训的解释:
早在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就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清华学堂章程》)。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莅校作《君子》为题的讲演,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后被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内容。做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在做人做事方面应该顺应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承担起宏伟的历史任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种深刻认识分不开的。事实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
在决定民族命运的较量中,清华大学承担着不容推卸的重要任务。所有师生都必须树立一流意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奋发图强,争创一流。
校风
上一篇:西南大学研究机构管理办法[ 03-17 ]
下一篇: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