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包含物理系、电子信息技术系、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光电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现代通信技术研究所。学院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光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有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2人。 现有的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物理电子学硕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分布在4个一级学科。有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学科覆盖面较大,4个一级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互为支撑,既有明显的理工特征,又有多学科融合的明显态势。光学国家重点学科,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少有的从事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研究的学科和实验室之一,已成为我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重要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理论物理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具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具有明显的学科特色,主要从事冷原子、激光光谱前沿研究;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无线电物理三个学科都有较为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光学工程学科拥有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是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
历史沿革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1997年9月20日正式成立。建院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但它的渊源却有着比较长久的历史,已经走过了六十六年的风雨历程。三十年代民族救亡 物理学系艰难诞生
物理系是山西大学的一个资深大系,有着比较长久的发展历史。早在1902年山西大学成立后的初期,中斋高等科中就开设了物理学科,讲授《物理学教科书》,并建立了物理实验室。1911年建立了理工科。1935年7月建立了理学院。1936年9月理学院正式开办了物理系。当年,招生19人。制订了教学计划,开设普通物理、电磁学、热力学、声学、光学和高等数学等29门课程。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学校迁往临汾,11月8日太原沦陷,省府下令学校停课,师生各自行动,流落四方。以后因战乱未再招生而搁置停办。
五十年代振兴教育 继往开来殚心建系
太原解放后,1949年9月重建山西大学理学院。1951年建立了理化专修科。1953年院校调整,撤销山西大学建制。山西师范学院独立建院,理学院并入师范学院,设置理化专修科,成立物理教研组,建立物理学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700余种。随后,积极创造条件,重新开始筹建物理系。
1955年9月1日,建立了物理科。共有教职工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助教7人,教辅1人。当年招收专科生52人,学制二年。开设了普通物理等课程。1956年教职工增加到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7人、教辅2人、干部1人。继续招收二年制专科生113人。在校生人数达到165人。同年,受省教育厅委托,举办了中学师资短期培训班。物理科的建立和发展为重建物理系创造了条件。
1957年9月1日,各种条件孕育成熟,正式成立了山西师范学院物理系。设置普通物理教研组、实验物理教研组和普通物理实验室。共有教职工2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16人,教辅2人,工友3人,干部3人。当年招收四年制本科生51人,专科生44人。在校生人数达到208人。当时,教学活动和办公地点设在校北院平顶楼内。
1958年,教育大革命,各项工作迅速发展。教职工人数增至35人。继续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数学系又转来一个本科班,共158人,招收二年制专科生76人。在校生人数达到329人。当时,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为适应教学科研的需求,开始积极筹建物理教学大楼,设计面积10080m2。
同年,从57级本科生中,先后选送10多人到北大,南开等大学学习进修,为本系培养教师;又抽调12人到中科院山西分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以后,陆续抽调部分学生提前工作。其余20多人按时毕业。
省教育厅,委托物理系筹建《山西省教学仪器厂》,修建了厂房,购置了机床设备,调进了工人,开始了正规生产。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下马。物理系留用部分人员和设备,组建了物理工厂,供教学实习使用。
中科院山西分院,依托物理系筹建原子能研究所。次年3月6日,原子能研究所正式成立,并开展科研工作,研制成功静电电子加速器。1961年从物理系撤走。
党的组织,建立系一级党支部,党员9人,配备专职党支部书记,加强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立系委会,设正副系主任,教研室设主任,学生各班设辅导员。
1959年,省委决定恢复原山西大学建制,重建山西大学。2月成立筹备委员会,9月1日正式成立新的山西大学。同时,建立物理系。组建了系党政领导班子,建立了党支部,配备了专职党政干部。当时,全系共有教职工21人。当年招收五年制本科生111人。校址设在师范学院北院新建图书楼内。
五十年代,物理系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模式逐步形成,科学研究初步展开,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已经形成了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到五十年代末,两校物理系教职工人数达到79人,在校学生达到538人。已培养三届专科毕业生209人。
六十年代院校合并 同心协力艰苦创业
1960年,国家遇到暂时经济困难。学校面临艰苦创业时期。
1961年,省委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决定将新建的山西大学同山西师范学院合并,重组山西大学。6月26日召开两校合并工作会议,宣告正式合并。同时,两校物理系也随之合并。接着,调整了系党政领导班子,建立了物理系党总支委员会。同时,在教工和学生中,建立了党支部、团支部和教工会,配备了专职政工干部,各项工作走上了正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断加强。
两校合并后,物理系的规模扩大。建立了理论物理、固体物理、无线电和普通物理四个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