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郑州市西北部,南临西流湖,北接邙山,东与环城快速路相联,西四环穿区而过,距市中心约12公里,南距310国道2公里,北邻连霍高速公路,距新建郑州国际航空港30公里,对外交通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高新区水质、空气质量上乘。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是河南省、郑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域。
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建区以来,高新区按照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完善创新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国家科技部、省、市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18年的艰苦创业,已初步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支撑服务体系较为完善、支柱产业相对发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文明新城区,已成为我省改革开放的窗口,成为高新产业聚集的"中原硅谷"。 1991年,成为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1993、1998、2003、2008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1998年加入了世界科技园区协会。2000年郑州高新区正式加入国际科技园区协会成为全权会员。2002年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是河南省目前唯一一个通过ISO14001国际标准认证的环境管理运行区域。
近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30%左右的增长速度。2008年,全区完成总收入797亿元,工业总产值695亿元,全区各类企业30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批连片。
郑州高新区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注重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主导产业。截至2005年底,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499家,占全省的30%;高新技术产品累计达到795种,占全省的21%;全区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00多项,申报各类专利900多项,授权专利600多项,实施专利项目500多项,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奖励100多项,是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基地。2005年本年度实现工业总产值266亿元,财税收入13亿元;全年引进企业950家,完成注册资金43.81亿元,同比增长39.5%,合同利用外资6219.83万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超过35%;有154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共争取各级科技资金支持3124.5万元。宇通集团、明泰实业、水利十一局等大项目入驻高新区,郑州三磨所即将进驻,“高、大、外”的方向得到初步体现。
高新区内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的30%。软件产业,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骨干软件企业,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占全省的60%,占全省软件销售收入的50%;新材料产业,集中了郑州市80%以上的超硬材料骨干企业;生物医药产业,集中了郑州市80%以上的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高新区还聚集了25个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工程中心4个,省级工程中心12个,市级工程中心9个。
高新区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2005年四大支柱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3.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8%。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和众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广泛合作,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国内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达40多种。室外彩色大屏幕、智能公话系统、显像管玻壳模具、卫星接收机、工具酶、肝炎诊断试剂、艾滋病诊断试剂、密褶型空气粒子过滤器、亲水性单甘脂系列产品、AV95杀病毒软件等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09年3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与天津高新区、广州高新区和苏州高新区一起,成为首批启动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高新区,开始向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区域战略中枢迈进……
高新区成立20年来,汇集了4所河南省一流的大学: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具有强大的工科、医科、IT产业等研发力量;汇聚了郑州机械研究所、中国郑州烟草研究院等6个部属研究院所,引进培育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各类检测中心100余家,构筑了高新区密集的研发优势。 4万高科技工作者垒叠出人才高地
全区现有各类科技人才近4万人,其中博士1700多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6500余人,硕士3500多人;理工科本科人才位居全国高新区之首,科技人才密集度居河南省之冠。这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围绕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建立完善了从研究开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的完善政策体系。目前,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初步形成,区内90%的工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同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全区有创业中心、国家863中部软件孵化器、河南省专利孵化转移中心等3个国家级综合孵化器,超硬材料等5个专业孵化器。孵化面积3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150家。每年,国家、省市和高新区管委会投入的创新资金不低于2个亿。
自主创新成果丰硕
凭借强大的创新优势,高新区20年来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000余项,列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1600余项,15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3400余件,全区拥有在全国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产品100余种。全区经认定的高新企业占河南省的31%。郑州航天电子有限公司的电连接器成为连通神六、神七全身的血脉通道;辉煌科技公司的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为全国铁路八次大提速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郑州高新区坚定不移地实施“一区多园”战略,以园区为载体,培植产业优势,引导产业集聚,打造产业集群。现已建成的园区有: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区、国家863中部软件园、新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光机电产业园;正在建设的园区有: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区、威科姆国际生态软件园、生态创意园、固态照明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等。这十大园区高品位规划,高水平服务,已成为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和产业迅速集聚的重要平台。
五大主导产业筑起产业高地
园区坚持以高端项目、大项目的引进和培育为重点,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五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产业,形成了电子信息、软件服务外包、网络安全、新能源、仪器仪表、生物制药、超硬材料等七大特色产业集群。2008年,五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32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81%。
其中软件产业集中了河南省70%以上的骨干软件企业;新材料产业集中了郑州市80%以上的同类骨干企业,金惠公司开发的“绿坝”已经风靡全国,为青少年花季护航;生物医药产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诊断试剂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建区以来,高新区按照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完善创新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国家科技部、省、市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18年的艰苦创业,已初步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支撑服务体系较为完善、支柱产业相对发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文明新城区,已成为我省改革开放的窗口,成为高新产业聚集的"中原硅谷"。 1991年,成为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1993、1998、2003、2008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1998年加入了世界科技园区协会。2000年郑州高新区正式加入国际科技园区协会成为全权会员。2002年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是河南省目前唯一一个通过ISO14001国际标准认证的环境管理运行区域。
近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30%左右的增长速度。2008年,全区完成总收入797亿元,工业总产值695亿元,全区各类企业30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批连片。
郑州高新区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注重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主导产业。截至2005年底,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499家,占全省的30%;高新技术产品累计达到795种,占全省的21%;全区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00多项,申报各类专利900多项,授权专利600多项,实施专利项目500多项,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奖励100多项,是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基地。2005年本年度实现工业总产值266亿元,财税收入13亿元;全年引进企业950家,完成注册资金43.81亿元,同比增长39.5%,合同利用外资6219.83万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超过35%;有154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共争取各级科技资金支持3124.5万元。宇通集团、明泰实业、水利十一局等大项目入驻高新区,郑州三磨所即将进驻,“高、大、外”的方向得到初步体现。
高新区内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的30%。软件产业,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骨干软件企业,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占全省的60%,占全省软件销售收入的50%;新材料产业,集中了郑州市80%以上的超硬材料骨干企业;生物医药产业,集中了郑州市80%以上的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高新区还聚集了25个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工程中心4个,省级工程中心12个,市级工程中心9个。
高新区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2005年四大支柱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3.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8%。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和众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广泛合作,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国内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达40多种。室外彩色大屏幕、智能公话系统、显像管玻壳模具、卫星接收机、工具酶、肝炎诊断试剂、艾滋病诊断试剂、密褶型空气粒子过滤器、亲水性单甘脂系列产品、AV95杀病毒软件等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09年3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与天津高新区、广州高新区和苏州高新区一起,成为首批启动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高新区,开始向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区域战略中枢迈进……
高新区成立20年来,汇集了4所河南省一流的大学: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具有强大的工科、医科、IT产业等研发力量;汇聚了郑州机械研究所、中国郑州烟草研究院等6个部属研究院所,引进培育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各类检测中心100余家,构筑了高新区密集的研发优势。 4万高科技工作者垒叠出人才高地
全区现有各类科技人才近4万人,其中博士1700多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6500余人,硕士3500多人;理工科本科人才位居全国高新区之首,科技人才密集度居河南省之冠。这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围绕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建立完善了从研究开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的完善政策体系。目前,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初步形成,区内90%的工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同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全区有创业中心、国家863中部软件孵化器、河南省专利孵化转移中心等3个国家级综合孵化器,超硬材料等5个专业孵化器。孵化面积3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150家。每年,国家、省市和高新区管委会投入的创新资金不低于2个亿。
自主创新成果丰硕
凭借强大的创新优势,高新区20年来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000余项,列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1600余项,15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3400余件,全区拥有在全国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产品100余种。全区经认定的高新企业占河南省的31%。郑州航天电子有限公司的电连接器成为连通神六、神七全身的血脉通道;辉煌科技公司的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为全国铁路八次大提速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郑州高新区坚定不移地实施“一区多园”战略,以园区为载体,培植产业优势,引导产业集聚,打造产业集群。现已建成的园区有: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区、国家863中部软件园、新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光机电产业园;正在建设的园区有: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区、威科姆国际生态软件园、生态创意园、固态照明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等。这十大园区高品位规划,高水平服务,已成为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和产业迅速集聚的重要平台。
五大主导产业筑起产业高地
园区坚持以高端项目、大项目的引进和培育为重点,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五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产业,形成了电子信息、软件服务外包、网络安全、新能源、仪器仪表、生物制药、超硬材料等七大特色产业集群。2008年,五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32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81%。
其中软件产业集中了河南省70%以上的骨干软件企业;新材料产业集中了郑州市80%以上的同类骨干企业,金惠公司开发的“绿坝”已经风靡全国,为青少年花季护航;生物医药产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诊断试剂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上一篇:湖北葛店开发区振顺商贸有限公司[ 03-26 ]
下一篇: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家岛小学[ 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