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概况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国家科技部、山东省政府和威海市政府共同创办,是全国三个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开发区管委会是威海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地理位置 威海高技区位于威海市市区西北部的文教科研区,总面积111.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5公里。常住人口15万。距市中心3公里,距威海港4公里,火车站10公里,威海机场30公里,烟台机场80公里。
气候特点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春冷、秋温,年温差较小。全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的时间超过290天。年平均气温12.1℃,月平均最高气温24.6℃,最低气温-1.5℃。
经济发展 建区十多年来,累计完成GDP228亿元,年均递增31%;实现工业总产值467亿元,年均递增32%;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8亿元,年均递增 43.8%。2003年完成GDP50.1亿元,增长42.7%,工业总产值105.3亿元,增长35.4%,财政收入4.8亿元,增长42.9%。
投资环境 自然环境优美,依山傍海,有绵延二十多公里的沿海防护林带和万亩林场,空气清新,拥有四个天然海水浴场,水清滩缓、沙质柔细,是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地方,也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理想之地;区内水、电、路、暖、通讯等设施完善,绿化覆盖率达到41%;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完备,内部管理体制健全,建立了电子政务系统,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和“一条龙”优质服务。2001年,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率先通过了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1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和科技部认定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
高新技术 规划兴办了三星、光威、高分子、金猴、托普、万丰、精密印刷、双丰等高科技工业园区。引进了17家科研院所和9所高等院校进区建立科研机构、创办科技实体。创业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创业中心,孵化器面积达6万平方米。设立种子基金和科技风险投资基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了融资平台。累计实施火炬、星火和科研计划项目234项,国家“863”计划项目4项。区内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8.8%。
对外开放 累计批准进区外资项目438项,合同外资额8.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6亿美元,其中出口21亿美元,年均递增 44.6%,与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区出口产品总额的69%。被国家科技部和外经贸部认定为全国首批16个“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之一。2003年,被国家商务部、科技部等八部门授予“科技兴贸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商贸旅游 区内商贸设施完善,生产、生活条件良好。国际海水浴场、卧龙山、小石岛钓鱼公园、北海浴场等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达100多万人次。国际海水浴场被国家海洋局列入10个定期监测海水质量的重点海水浴场之一。第三产业增加值以年均35%以上的速度递增。
农村经济 现有耕地2300公顷,果园5000亩。2002年,粮食产量1.3万吨,油料产量2000吨,蔬菜产量7500吨。蓄牧业收入3400万元,水产业收入1.2亿元。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6.8亿元。
教育卫生 区内有中学3所、小学13所、幼儿园34所,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威海市教育学院、科技中专等大中专院校座落区内。拥有医院2处,其中,佛顶山医院为一级甲等医院。
人民生活 2004年,全区职工人均收入126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91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9亿元。有社会福利院2所。建立了覆盖全区的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威海高区正在深入开展“二次创业”活动。今后五年间,全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40%以上,到2007年,全区GDP达到172亿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三番,人均占有13000美元。将高技区建设成为一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大,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对外贸易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政治稳定,融科研、生产、贸易、教育、旅游、生活为一体的国际性、现代化海滨生态科技城。
威海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威海高技区是最适宜创业的地方。威海高技区诚邀海内外精英加入我们的创业团队,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基础设施
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威海高区把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建设的两大任务之一,本着“开发一片、完善一片、配套一片”的原则,依托老城市的市政设施,推动各项基础设施自东向西延伸。至2003年底,威海高区共完成基础设施工作量12亿元。 道路:开发区内主要道路框架基本建成,形成了五纵七横的道路格局,区内建设道路 75 公里,硬化路面 210 万平方米 。
供电:高区电网属于威海市电网的一部分。现拥有220KV变电站一座,35KV变电站3座,总容量为24万KVA。变电站均实现双电源进线,辖区内10KV线路共有15条,已经构成网状框架,配电总容量为10万KVA,充分保证了开发区的用电。
通信:全区已建成以光缆为主、以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数字化、覆盖全区的立体化通信基础网络。全区光缆长度已达 200 皮长公里;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 6 万门,全区电话普及率达到 45 部 / 百人。
计算机互联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互联网地面出口总带宽为 3G ,全区现有互联网用户 1 万余户。上网人数 3 万人,网站 70 个。
供水: 市区 800mm 的给水管道通入开发区,建有麻子山、涝台山加压泵站 2 座、 600m 3 的高位水池 2 座、 2000 m 3 的低位水池 2 座,给水能力达到 6 万吨 / 日;现实际供水量达到 9000 吨 / 日,高峰时达到 1.1~1.2 万吨 / 日。
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建立了完善的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厂设计生产能力为8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