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金湖自然保护区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1986年建立,1997年12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333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珍稀水禽白鹤、白头鹤等及其生境。
升金湖是长江中下游极少受到污染的浅水湖泊,水质优良,水体稳定,湖内水产资源丰富,有“日产升金”之美称。保护区以升金湖为主体,由长升金湖及周围的滩地组成,区内水生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生物种类繁多,有水生维管束植物38科84种、浮游植物22种;浮游动物13种、底栖动物23种、爬行类21种、鱼类62种。丰富的生物资源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使保护区成为我国东部大型水禽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也是白头鹤和东方白鹳等珍禽在我国的主要越冬地之。据调查,本区共有鸟类142种,其中越冬候鸟66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白头鹤、白鹤、黑鹳等5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白枕鹤、小天鹅等16种。素有“鸟类天堂”之称。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已被原林业部卉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列为中国40个有国际意义的保护区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南部东至、贵池两县境内,濒长江南岸。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为浅水淡水湖,周长约165公里。全湖由小白湖、升金湖、黄盆湖连结而成,湖水来自张溪河与坦埠河,有一条水道与长江相连。湖水水位随江水水位而涨落。夏季达到2.5~3米,秋季和初冬水位下降,上下两湖除河道外,露出大片沼泽地、草滩和泥滩,水深仅30厘米。气候年均温16.5℃,无霜期24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1517.8毫米,4~6月为雨季,冬季干旱。
三、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水生和丰水生维管束植物有55种,主要种有芡、金鱼藻、苦草、菱、竹叶眼子菜、苔草、小叶星缩菜等。无国家级保护植物。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鸟类资源有70多种,其中候鸟20种,其余为留鸟。它是全国性珍贵水禽保护区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迁徙水禽重要的越冬和驿站。
越冬鸟集聚在秋季水位下降后形成的湖泊浅水沼泽区。种类有白鹭、大白鹭、苍鹭、黑鹳、白鹤(100~200只)、白琵鹭(200~250只)、小天鹅、豆雁、鸿雁、花脸鸭、罗纹鸭、针尾鸭。越冬出现的四种鹤类,常见的是白鹤、白头鹤、白枕鹤,罕见的是灰鹤。保护区是中国白头鹤种群最大的越冬区,通常约有200只。白鹤越冬种群较小。此外,还有100只大鸨在湖周平原上越冬。
湖区鱼类资源丰富,有鲤、鲫、鲶鱼、青鱼、草鱼、白鲢等。50年代中期,保护区年产鱼量达3000吨。由于捕捞过度,造成水产资源急剧下降,并涉及水禽停留与栖息。
湖内软体动物有18种,如中国圆田螺,褶纹冠蚌等。濒危动物杨子鳄在保护区曾出现。
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黑鹳、白鹤、白头鹤、大鸨、杨子鳄;二级有白枕鹤、灰鹤、小天鹅、红胸黑雁等。
灰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鹤形目、鹤科。为大型涉禽。体长约120厘米,体重约4.5千克。通体羽色几乎全为灰色,头顶裸区部分呈朱红色。雌雄羽色相同。幼鸟体羽黄褐色。喙暗绿色,先端颜色略浅。胫、跗跖及趾为灰黑色。
灰鹤主要栖息滩涂、湖泊水边、草滩沼泽等湿地环境。杂食性,主食水草、草籽、水生动物,也捕食鼠、蛇、昆虫,有时到农田啄食谷物。
升金湖是长江中下游极少受到污染的浅水湖泊,水质优良,水体稳定,湖内水产资源丰富,有“日产升金”之美称。保护区以升金湖为主体,由长升金湖及周围的滩地组成,区内水生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生物种类繁多,有水生维管束植物38科84种、浮游植物22种;浮游动物13种、底栖动物23种、爬行类21种、鱼类62种。丰富的生物资源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使保护区成为我国东部大型水禽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也是白头鹤和东方白鹳等珍禽在我国的主要越冬地之。据调查,本区共有鸟类142种,其中越冬候鸟66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白头鹤、白鹤、黑鹳等5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白枕鹤、小天鹅等16种。素有“鸟类天堂”之称。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已被原林业部卉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列为中国40个有国际意义的保护区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南部东至、贵池两县境内,濒长江南岸。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为浅水淡水湖,周长约165公里。全湖由小白湖、升金湖、黄盆湖连结而成,湖水来自张溪河与坦埠河,有一条水道与长江相连。湖水水位随江水水位而涨落。夏季达到2.5~3米,秋季和初冬水位下降,上下两湖除河道外,露出大片沼泽地、草滩和泥滩,水深仅30厘米。气候年均温16.5℃,无霜期24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1517.8毫米,4~6月为雨季,冬季干旱。
三、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水生和丰水生维管束植物有55种,主要种有芡、金鱼藻、苦草、菱、竹叶眼子菜、苔草、小叶星缩菜等。无国家级保护植物。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鸟类资源有70多种,其中候鸟20种,其余为留鸟。它是全国性珍贵水禽保护区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迁徙水禽重要的越冬和驿站。
越冬鸟集聚在秋季水位下降后形成的湖泊浅水沼泽区。种类有白鹭、大白鹭、苍鹭、黑鹳、白鹤(100~200只)、白琵鹭(200~250只)、小天鹅、豆雁、鸿雁、花脸鸭、罗纹鸭、针尾鸭。越冬出现的四种鹤类,常见的是白鹤、白头鹤、白枕鹤,罕见的是灰鹤。保护区是中国白头鹤种群最大的越冬区,通常约有200只。白鹤越冬种群较小。此外,还有100只大鸨在湖周平原上越冬。
湖区鱼类资源丰富,有鲤、鲫、鲶鱼、青鱼、草鱼、白鲢等。50年代中期,保护区年产鱼量达3000吨。由于捕捞过度,造成水产资源急剧下降,并涉及水禽停留与栖息。
湖内软体动物有18种,如中国圆田螺,褶纹冠蚌等。濒危动物杨子鳄在保护区曾出现。
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黑鹳、白鹤、白头鹤、大鸨、杨子鳄;二级有白枕鹤、灰鹤、小天鹅、红胸黑雁等。
灰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鹤形目、鹤科。为大型涉禽。体长约120厘米,体重约4.5千克。通体羽色几乎全为灰色,头顶裸区部分呈朱红色。雌雄羽色相同。幼鸟体羽黄褐色。喙暗绿色,先端颜色略浅。胫、跗跖及趾为灰黑色。
灰鹤主要栖息滩涂、湖泊水边、草滩沼泽等湿地环境。杂食性,主食水草、草籽、水生动物,也捕食鼠、蛇、昆虫,有时到农田啄食谷物。
上一篇: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03-25 ]
下一篇: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