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了保护区境内别具一格的榆树疏林生态系统。这里植被发育良好,隐蔽度较高,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三层,乔木层主要为榆树,灌木层主要为小叶锦鸡儿、西伯利亚杏、东北木蓼、内蒙沙蒿、小黄柳等;草木层有冰草、糙隐子草、羊草、苔草及一些一年生禾草和沙生杂类等,榆树疏林在保护区分布面积为2549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1.3%。在林地生态系统中,分布有多种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鹳、黑鹳在此繁殖。
保护区的地带植被为草原,其广泛分布在保护区的西部和北部,面积为54446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65%,主要代表群落是以羊草为建群种的羊草草原和以大针茅为建群种的大针茅草原。由于该区大部分草原存在着过牧现象,因此,一些草原出现了退化。在大针茅草原上,形成了大针茅、小叶锦鸡儿、糙隐子草草原和大针茅、狼毒、糙隐子草草原;在羊草草原,冷蒿成了优势种,退化严重地段成了建群种。该保护区的草原生态系统地域面积大,地势平坦,栖息着众多的野生动物。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栖息在这里。
保护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形成了大面积的湿地,湿地生态系统在保护区占有绝对优势,面积为4273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8%。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湖泊系统、河流系统和沼生系统三种类型。保护区的湖泊总面积为25644公顷,河流面积为1502公顷,沼生系统面积为15591公顷。保护区的60多种鸟类在湿地栖息繁殖,且数量很大。最大集群时可达到数万只。
保护区境内现已初步查明共有野生维管植物67科250属434种,占全区野生维管植物的19%。从植物的生活型成看,多年生草本占绝对优势,共有280种,占全部维管植物的65%,其次为一、二年生草本,共有108种,占25%,灌木占6%,半灌木占2%,乔木占2%。从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来看,中生植物最多,共有260种,占全部维管植物的53%,旱生植物151种,占全部植物的35%,湿生植物40种,占9%,水生植物13种,占3%。从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看,温带属植物占明显优势,共有157属,占全部植物属的63%,热带属的植物有71属,占3%,亚洲中部、中亚、地中海等共有22属,占0.9%,这里还有一属为中国特有属。
保护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孕含着大量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植物,初步统计有药用植物294种,占保护区全部维管植物68%,常见的种类有:甘草、麻黄、防风、柴胡、益母草、黄芩、香蒲、芦根、穿龙薯蓣、黄精、一叶秋、肋柱花、香青兰、兰盆花等。保护区中等质量以上牧草约有183种,其中有83种为优良牧草。保护区内还具有丰富的观赏植物,如二色补血草、飞燕草、柳穿鱼、山丹、石竹、野婴栗等约75种。除此外,保护区内还有许多种食用植物,如野菜类有苣卖菜、反枝苋、野韭、黄花菜等,野果有山楂、山荆子、秋子梨等。
保护区内还有大量的浮游植物,据测定达里诺尔湖中浮游植物年平均含量为1.6毫克/升,共有5门、72种。其中,兰藻门有19种,绿藻门有24种,硅藻门有20种,裸藻门有7种,甲藻门有2种。
保护区现已记录的鸟类有16目33科133种,其中,雀形目含科、种最多,共9科44种,占全部鸟类科数的27%和种数的33%;含科、种数较多的还有鹳型目、鹤型目、行鸟型目,以上三目分别有3科,共35种鸟类,占鸟类种数的26%;含有2科的目有隼型目、鸽型目,其余都是单目、单科类,共10目10科。保护区鸟类最大的科为鸭科,共有20种鸟类,占保护区全部鸟类种数的15%,构成了保护区鸟类的主体。在春秋季节,成千上万的鸟类在此停息,尤其是雁鸭类、鸥类。保护区内大天鹅的数量也相当大,春秋季节经党可见到几千只大天鹅,有如雪白的羊群。保护区西北部的草原上,大鸨的数量也比较多,初步估计在该地区约有大鸨30~40只。
达里诺尔湖由于其气候条件和水体化学成分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湖中鱼种比较单调,但鱼的产量比较大,其中鲫鱼和瓦氏雅罗鱼的数量最大,是达里诺尔湖的主要经济鱼种。
保护区境内有人口为4000余人,分布密度为3.4人/平方公里。渔业和畜牧业是该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境内牲畜总头数约九万头只,牧业总产值500~600万元人民币。达里诺尔的渔业生产历史悠久,远在元代蒙古太祖16年(公元1221年)就有捕鱼的记载。1998年渔业总产值为520万元人民币。
早在1983—1985年,内蒙古环境保护办公室、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市环境保护办公室等单位,对这里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考察研究,确定了达里诺尔在候鸟迁徙中的地位,并提出建立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的建议。1985年,内蒙古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的《内蒙古草地类自然保护区规划》将达里诺尔地区列入到拟建自然保护区规划之中。1986年,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由达里诺尔渔场负责。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提高,达里诺尔这一块宝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她的科学价值、保护价值和将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已越来越清楚的展示在世人面前。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95年,内蒙古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和赤峰市环境保护办公室委托内蒙古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做了进一步的考察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规划》。1996年,赤峰市人民政府向内蒙古人民政府提出了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申请,199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同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申请,1996年12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关材料和提出的申请。1997年12月,国务院批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建立初期,管理机构设在达里诺尔渔场,由达里诺尔渔场代管。1995年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后,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利用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制作了介绍保护区的录象片、宣传册。组织编制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完成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议书》(1996—2000),开展了保护区土地确权工作,划定了边界,办理了核心区土地使用证。保护区管理机构为了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制定了保护区的管理办法,对偷猎及破坏保护区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为了加强对核心区的管护,恢复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对部分核心区进行了围封,通过几年的努力,湖区周边环境已得到恢复,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的增加,鱼产量也稳长。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达里诺尔湿地生态环境复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鉴定。保护区加强了对旅游资源开发活动的管理,划定了旅游区域,规范了旅游行为。
保护区的地带植被为草原,其广泛分布在保护区的西部和北部,面积为54446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65%,主要代表群落是以羊草为建群种的羊草草原和以大针茅为建群种的大针茅草原。由于该区大部分草原存在着过牧现象,因此,一些草原出现了退化。在大针茅草原上,形成了大针茅、小叶锦鸡儿、糙隐子草草原和大针茅、狼毒、糙隐子草草原;在羊草草原,冷蒿成了优势种,退化严重地段成了建群种。该保护区的草原生态系统地域面积大,地势平坦,栖息着众多的野生动物。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栖息在这里。
保护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形成了大面积的湿地,湿地生态系统在保护区占有绝对优势,面积为4273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8%。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湖泊系统、河流系统和沼生系统三种类型。保护区的湖泊总面积为25644公顷,河流面积为1502公顷,沼生系统面积为15591公顷。保护区的60多种鸟类在湿地栖息繁殖,且数量很大。最大集群时可达到数万只。
保护区境内现已初步查明共有野生维管植物67科250属434种,占全区野生维管植物的19%。从植物的生活型成看,多年生草本占绝对优势,共有280种,占全部维管植物的65%,其次为一、二年生草本,共有108种,占25%,灌木占6%,半灌木占2%,乔木占2%。从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来看,中生植物最多,共有260种,占全部维管植物的53%,旱生植物151种,占全部植物的35%,湿生植物40种,占9%,水生植物13种,占3%。从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看,温带属植物占明显优势,共有157属,占全部植物属的63%,热带属的植物有71属,占3%,亚洲中部、中亚、地中海等共有22属,占0.9%,这里还有一属为中国特有属。
保护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孕含着大量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植物,初步统计有药用植物294种,占保护区全部维管植物68%,常见的种类有:甘草、麻黄、防风、柴胡、益母草、黄芩、香蒲、芦根、穿龙薯蓣、黄精、一叶秋、肋柱花、香青兰、兰盆花等。保护区中等质量以上牧草约有183种,其中有83种为优良牧草。保护区内还具有丰富的观赏植物,如二色补血草、飞燕草、柳穿鱼、山丹、石竹、野婴栗等约75种。除此外,保护区内还有许多种食用植物,如野菜类有苣卖菜、反枝苋、野韭、黄花菜等,野果有山楂、山荆子、秋子梨等。
保护区内还有大量的浮游植物,据测定达里诺尔湖中浮游植物年平均含量为1.6毫克/升,共有5门、72种。其中,兰藻门有19种,绿藻门有24种,硅藻门有20种,裸藻门有7种,甲藻门有2种。
保护区现已记录的鸟类有16目33科133种,其中,雀形目含科、种最多,共9科44种,占全部鸟类科数的27%和种数的33%;含科、种数较多的还有鹳型目、鹤型目、行鸟型目,以上三目分别有3科,共35种鸟类,占鸟类种数的26%;含有2科的目有隼型目、鸽型目,其余都是单目、单科类,共10目10科。保护区鸟类最大的科为鸭科,共有20种鸟类,占保护区全部鸟类种数的15%,构成了保护区鸟类的主体。在春秋季节,成千上万的鸟类在此停息,尤其是雁鸭类、鸥类。保护区内大天鹅的数量也相当大,春秋季节经党可见到几千只大天鹅,有如雪白的羊群。保护区西北部的草原上,大鸨的数量也比较多,初步估计在该地区约有大鸨30~40只。
达里诺尔湖由于其气候条件和水体化学成分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湖中鱼种比较单调,但鱼的产量比较大,其中鲫鱼和瓦氏雅罗鱼的数量最大,是达里诺尔湖的主要经济鱼种。
保护区境内有人口为4000余人,分布密度为3.4人/平方公里。渔业和畜牧业是该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境内牲畜总头数约九万头只,牧业总产值500~600万元人民币。达里诺尔的渔业生产历史悠久,远在元代蒙古太祖16年(公元1221年)就有捕鱼的记载。1998年渔业总产值为520万元人民币。
早在1983—1985年,内蒙古环境保护办公室、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市环境保护办公室等单位,对这里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考察研究,确定了达里诺尔在候鸟迁徙中的地位,并提出建立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的建议。1985年,内蒙古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的《内蒙古草地类自然保护区规划》将达里诺尔地区列入到拟建自然保护区规划之中。1986年,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由达里诺尔渔场负责。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提高,达里诺尔这一块宝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她的科学价值、保护价值和将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已越来越清楚的展示在世人面前。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95年,内蒙古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和赤峰市环境保护办公室委托内蒙古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做了进一步的考察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规划》。1996年,赤峰市人民政府向内蒙古人民政府提出了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申请,199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同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申请,1996年12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关材料和提出的申请。1997年12月,国务院批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建立初期,管理机构设在达里诺尔渔场,由达里诺尔渔场代管。1995年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后,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利用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制作了介绍保护区的录象片、宣传册。组织编制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完成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议书》(1996—2000),开展了保护区土地确权工作,划定了边界,办理了核心区土地使用证。保护区管理机构为了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制定了保护区的管理办法,对偷猎及破坏保护区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为了加强对核心区的管护,恢复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对部分核心区进行了围封,通过几年的努力,湖区周边环境已得到恢复,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的增加,鱼产量也稳长。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达里诺尔湿地生态环境复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鉴定。保护区加强了对旅游资源开发活动的管理,划定了旅游区域,规范了旅游行为。
上一篇: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03-25 ]
下一篇:闽江源自然保护区[ 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