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风景区

镇江南山风景区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5日 点击数: 字号:
文选》,成为南朝文坛的中心。《文选》入选之作,上起周代,下迄萧梁,文体各异,大都文质并重,词藻华丽,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阁内正中墙有《增华选文图》,左墙角有一博古架,陈列昭明文选样本。门旁楹联为:
  景仰古贤风,此地得江山之助;
  熟精文选理,斯人与翰墨为缘。
  增华阁、读书台面临群山环抱林木幽深之境,气魄宏大,别有洞天,使人有"四周有山疑无路"之感。
  珍珠泉
  在招隐山北脚下,传为昭明太子所凿,泉水涌上如珍珠,故名"珍珠泉"。泉旁原有亭,宋李迪建,名"珍珠亭",久已废圯。解放后在泉附近山谷中筑一水库,取名"珍珠水库",有灌溉和防洪作用。现珍珠泉亭建于水库大堤山坡上。
  清郭野有《试珍珠泉》诗,曰:
  秋云沉碧古苔绿,风激珠光流万斛。
  仙人倚槛抚瑶琴,松外泠泠漱寒玉,
  我生嗜饮兼嗜眠,老怀抑郁烦忧煎。
  可能一勺分尝后,还我聪明似少年。
  鸟外亭
  位于招隐山顶,因亭高出飞鸟,故名。始建年不详,清初尚存,毁于太平天国战火。现重建,为混凝土仿木结构,圆形,单檐尖顶,直径六米,亭内有石凳石桌,供游人休憩。登临远眺,江山景色,尽收眼底。
  竹林寺
  位于南郊夹山下的竹林寺本名夹山不见寺禅院,东晋法安禅师始建,颓废已久。明末崇祯年间,林皋大师在此搭建草房,独居二年,创建名蓝。因寺处大片竹林中,远远望去只见竹林不见寺,故名。
  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南巡亲书寺额。雍正十一年,皇帝下诏重建,计有殿宇二百五十九楹,规模甚为宏大,年希尧有记。咸丰六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咸丰八年和尚雪峰仿旧寺重建,刚砌成百间,两年不到又毁。同治三年和尚旭雯率领徒弟回山修建,规模已不如前。
  竹林寺依山而建,一组石阶,一层平台,上下五层,层层登高,竹林繁茂,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引人入胜。寺前有月牙河,河周有数株古老银杏树,高耸入云。山门前原有凝翠亭,背山面水,风景优美,可供游人小憩。倾圯后未修复。山门天王殿已修葺一新,共五间,门上石额为"竹林禅寺"。从天王殿大门入寺,拾级而上,至第三平台,地面宽广,两旁建东西客堂,各五间,设计精巧,形象古朴,修整后面貌一新。
  竹林寺的特色是幽而秀,夹山原有万竿修竹,千株巨松,古老的栎、柏、枫、银杏等错杂其间,风景优美如画。清汪懋麟有诗曰。
  润州到处皆幽绝,最爱城南古竹林;
  无数乱山藏寺小,几多篱径入门深。
  老松千尺响天籁,疏磬一声来梵音;
  胜地殷勤数回过,翻怜身世久浮沉。
  林公泉
  位于山腰,是明代林皋禅师所凿,故名。泉名石额为清代书法家陆润庠所书。有石砌方池,泉水清澈,过去和尚汲泉烹茶待客。泉背依山崖,岩石嶙峋,颇具古意。
  挹江亭
  由林公泉沿通道迂回曲折而至恶化山最高处有挹江亭,六角形,石柱上有联:"来时觉幽奥,到此豁心胸"。亭中小坐,可荡涤心胸,开阔视野。亭外松篁掩映,苍翠宜人。北望烟波浩渺的长江和雄壮秀丽的京口三山,令人心旷神怡。
  伯先墓
  辛亥革命先烈赵伯先烈士墓在竹林寺东夹山下,翠柏丛生,青桐笔立。陵墓前后约一百米,左右宽三十米,大型墓包有护围拱石,四周有圆形回廊平台。墓碑上刻有"辛亥烈士赵声伯先之墓。碑前有石供桌,两旁有石狮基座,正前方有台阶,墓道长六十米,墓周植有梧桐和苍松翠柏,树森成荫,景色幽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鹤林寺
  鹤林寺位于南郊磨笄山北麓,旧名竹林寺,是镇江南郊的著名古寺之一,创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据载,南朝宋武帝刘裕潜龙时,游息竹林寺,黄鹤飞舞其上,即帝位后,有永初年间,改竹林寺为鹤林寺。
  刘裕(365-422年),字德舆,小字寄妈,祖为彭城人,寄居京口(镇江)。幼年家贫,有贩履、种地、捕鱼为生,刘裕青年时曾在鹤林寺附近种田,常到寺中休息,刘氏故宅在城内寿邱山。刘裕做了皇帝后,故宅改建?quot;丹徒宫"。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僧元素主持此寺,始改为禅寺,又名古竹院。唐诗人李涉曾在寺壁上题诗曰: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竹院即指鹤林寺,后毁于战火。北宋绍兴中重建,改名报恩光孝禅寺。。宋咸淳间僧庆清重修,寺在山南。明永乐年间又毁,僧得月就古竹院稍加修葺,即今址。明弘治中,僧了心始修殿宇,万历间吏部尚书祟光祖损金重建天王殿及方丈、僧寮、莲亭、竹院。清康熙四年,僧净能、无怠重修。咸丰间尽毁于战火,同治、光绪年间重修。
  鹤林寺在唐时范围较大,据说出了山门就到城门--鹤林门。后几经兴废,规模逐渐缩小。由于该寺地近城市,山明水秀,风景幽美,自古文人墨客常喜留连其间,览物生情,吟诗作画,韵事佳话亦多。古鹤林有八景常为人们所谈及。
  杜鹃花
  鹤林寺素以唐代杜鹃花驰名。《鹤林志》载:"杜鹃花高丈余,春日花开,倾城游赏。"唐诗人李绅有诗云:
  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凝霞曙莹销尘。
  ……
  如此好花,难怪要"倾城游赏",并还有神话传说。相传唐贞观中,外国僧人将杜鹃花种在钵盂中,自天台携来,每年暮春开花,见到两年朱裳女子,隐现于花丛中"。又传说,唐朝周宝镇守浙西时,驻节京口。有位神仙叫殷七七,是他的旧识,来镇江拜访他。周对殷说:"鹤林寺杜鹃花天下闻名,听说你能使花在不开的季节开放,现在重阳佳节临近,你能使杜鹃花开放吗?"殷连声答道:"可以,可以。"便使用法术,杜鹃花果然重九盛开,轰动了整个镇江城。
  鹤林寺的杜鹃花,因唐末战火与寺同毁。到宋咸淳年间,寺僧以红踯躅冒充唐杜鹃花,不久皆枯死。元延祐三年(1316年),里人戈道恭家圃中有唐杜鹃移植寺中,乃复旧观。花前建一小楼,名杜鹃楼,谷雨前后,杜鹃盛开,登楼观赏,更觉雅致,饶有情趣。
  苏公竹院
  鹤林寺右边大院中长满了苍翠的修竹,据说是苏东坡栽种的,故叫苏公竹院,其实苏东坡来镇江以前,这里就有大片竹林。苏东坡《游鹤林寺》诗:"郊原雨初霁,春物有余妍。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可见这里的竹子并不是苏东坡栽种的,可能他以后又在寺中补种了一些。
  茂叔莲池
  鹤林寺左边有一小池,据说是宋朝周敦颐(字茂叔)所凿,所以叫茂叔莲池。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因年幼丧父,随母来镇寄居舅父家,平日与鹤林寺和尚寿涯友善,曾借住寺中读书,生平最爱莲花。著有《爱莲说》,为世人传诵。他在寺中凿了一口方池,栽种莲花,称爱莲池,即茂叔莲池。
  米芾墓
  位于鹤林寺西南面,占地约一亩,前有石坊,墓碑是明代米氏后裔米万钟所书。"山荒樵径十三松,米老孤坟此地逢","五州烟雨南宫笔,千里江山北固诗",这是后人对米芾的怀念和赞扬。
  米芾,北宋书画家,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镇江)。宋徽宗时招他为书画博士,曾任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称他"米颠"。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quot;宋四家。所画的山水人物自成一家,在中国画坛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米芾欣赏镇江美景,作画数十年,先后营造了三处住宅。北固山下,有天然图画的海岳庵;
共3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325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