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基金会

上海慈善基金会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5日 点击数: 字号:


慈善助学

  为了帮助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克服暂时困难,顺利完成学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包括基金助学、结对助学、国际友人捐资助学等。
   ①基金助学
  基金助学是一种重要的助学形式。目前,由单位和个人捐资,已先后设立了33个助学专项基金,其中有中华慈善教育基金、倪天增教育基金、国栋慈善助学基金、晨兴助学基金、香港鑫达(德贞)助学基金等。
   ②“手拉手”结对助学
  这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开展助学活动的又一重要形式。凡愿意资助困难学生的单位或市民,均可到市慈善基金会助学部提出申请,由助学部提供求助学生的资料,供资助方选择结对助学,资助的学生人数不限。结对助学的费用,凡资助一名大学生或高中生,每年需2500元,资助一名初中生,每年1500元,资助一名小学生每年1000元。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还与解放日报合作,常年开展“手拉手”结对助学活动,每年两次组织资助方与受助学生见面,以增进双方的感情和了解。历年来,结对助学共使用资金1800余万元,已使1.2万余名困难学生得到了资助。
   ③国际友人捐资助学
  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沪投资、经商、学习、生活的国际友人不断增加,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于1996年初就发动、组织在沪的外国企业家、专家以及他们的亲属、朋友参与慈善活动,开展国际友人捐资助学。10年来,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以及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国际友人和团体参与了这一慈善助学活动。尽管其中许多人在沪居住时间不长,流动性很大,但捐资助学的热情不减,爱心接力棒不断传递,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助学规模不断扩大,每年两次相对固定的助学活动,已成为本市慈善助学的品牌项目,充分体现了慈善是不分国界、不分肤色、不分民族的全人类的共同事业。迄今为止,国际友人捐资助学项目累计捐款达1000余万元,使4300余人次困难学生得到资助。
   ④爱心午餐(原名“免费营养午餐”)
  

  为使本市家境贫困的中小学生能够享用学校的营养午餐,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于1995年推出了“免费营养午餐”慈善项目,这是基金会实施的又一深得人心的品牌助学项目。截止2004年底,市慈善基金会共出资925万元,让近13672人次的困难学生享用了免费午餐。2005年起,基金会又加大了对这一项目的投入力度,将每年享用爱心午餐的人数增至1万人,每人每年800元。凡本市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均可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学生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所审核,送慈善基金会区县分会综合平衡,最后报市慈善基金会审批后实施。当政府救助覆盖到低保家庭的贫困学生后,市慈善基金会的爱心午餐项目即向低收入家庭的贫困学生倾斜。
   ⑤“海纳百川”慈善助学基金
  这是一项资助外地在沪就读有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助学项目,充分体现了“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自1997年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就开始资助外地在沪就读有困难的大学生,累计资助金额924万元,受助学生达6460人次。2005年,为了更多地帮助外地在沪就读有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又专门设立了“海纳百川”专项慈善助学基金。该基金每年资助外地在沪就读有困难的大学生每人每年2500元;资助外地在沪就读有困难的大学生回家路费每人每次500元。2006年对在沪就读有困难的新生,额外增加困难补助1000元。凡符合条件的在沪就读有困难的大学生,可到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有关部门审核,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审批后实施。
   ⑥中华慈善教育基金
  中华慈善教育基金是1995年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款100万元设立的。十多年来,该公司坚持慈善助学,让社会困难群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享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累计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款超过1亿元,是目前捐款最多的国有企业。中华慈善教育基金也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建立最早、金额最大的一个基金。该基金以“中华”品牌命名,主要用于资助本市品学兼优、家境贫寒、有培养前途的大中学生完成学业。十多年来累计资助困难学生2万余人次,使有的面临辍学的孩子得以继续走进课堂,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使有的生活学习上暂时遇到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用自己的热情和爱心回报社会;有的学生考上了研究生或被送到国外继续深造。凡需申请中华慈善教育基金救助的学生,可按“一口上下”的原则报批。
  ⑦倪天增慈善教育基金
  上海市原副市长倪天增逝世后,社会各界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民公仆”的崇敬和怀念之情,纷纷捐款设立了“倪天增教育发展基金”。1995年初,倪天增夫人郑礼贞女士将这个基金中最大的一笔款项51.49万元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设立了“倪天增慈善教育基金”,这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设立的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专项基金。十多年来,倪天增同志的亲属和许多社会热心人士不断向这个基金捐款,目前累计已达400多万元。该基金每年用增值的资金资助本市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倪天增同志逝世纪念日向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以纪念和弘扬天增同志为上海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勤奋踏实、谦和廉洁的风范,激励受助学生刻苦学习、早日成材、报效祖国的决心。十多年来,该基金共出资100余万元,资助了困难学生843人。凡需申请倪天增慈善教育基金资助的困难学生,可按“一口上下”的原则报批。
  ⑧国栋慈善助学基金
  2005年,曾担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的陈国栋及夫人沈一尘同志的亲属,捧着两位老人拳拳之心的20万元人民币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转达国栋夫妇的生活前遗愿,把他们的积蓄献给社会,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同时,两位老人的儿孙们也捐出了30万元。市慈善基金会将此5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专项设立了“国栋慈善助学基金”,同时向全市广大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发出倡议,积极为“国栋慈善助学基金”募集资金,帮助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这一倡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短短几个月中,使“国栋慈善助学基金”增至500余万元。该基金资助对象为本市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的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其他特殊需要的孩子们,二批已出资20余万元,资助了100余名困难学生。凡需申请“国栋慈善助学基金”的困难学生,可按“一口上下”的原则申请报批。
   ⑨晨兴慈善助学基金
  著名民营实业家杨文瑛、王祖同夫妇创办了上海晨兴电子有限公司。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杨女士决意把钱捐献给慈善事业,帮助那些需要的人。杨女士首次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设立晨兴慈善助学基金,用于资助本市家庭困难的大学生、高中生以及本市中小学生的营养午餐,同时适当资助外地希望工程和贫困学生。几年来,杨女士累计捐赠了3000多万元。晨兴慈善助学基金共出资近1500万元,资助了8300多名困难学生,并向江西省万载县捐助200万元,修建了一所“晨兴希望小学”。凡需申请“晨兴慈善助学基金”的困难学生,可按“一口上下”的原则办理申报手续。


慈善助医

   ①真情相伴——慈善医疗卡(万人慈善医疗救助)
  

  2001年初,为了配合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帮助部分未享受城镇医疗保险的家境贫困的市民得到基本的医疗救助,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启动了万人慈善医疗救助项目,并设立了慈善医疗专项基金,为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发放慈善医疗卡,每人每年500元,本年度未使用完的经费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在全市280余个慈善医疗定点
共3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85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