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行业>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震撼人心的3D电影之后 我们再看什么?

文章来源:stdaily 作者:frank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9日 点击数: 字号: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3D电影之后,还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冲击和震撼?中科院自动化所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之益说:“全景式电影,它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令人惊叹的全息影像

流云中漂浮的山峦、雨林里参天的巨树、各种造型奇异的动植物……詹姆斯·卡梅隆将3D技术发挥到极致所营造出的空间美感,让《阿凡达》的意义迅速超出一部电影的范畴。卡梅隆说,2009是3D元年,还有人说,《阿凡达》标志着电影立体影像时代的到来。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阿凡达》之后,电影还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冲击和震撼?

全景式电影,”张之益说,“它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位曾摘得过中国电影华表奖的中科院自动化所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多年来从事计算机图形技术研究和电脑动画制作,对于电影将来由立体影像时代过渡到全息影像时代信心满满。

全景式电影出现,观众将不再是坐在银幕外的“旁观者”,转而成为置身其中的“局内人”。《阿凡达》以飞船在飘渺太空中航行为影片开端,通过3D技术,我们能感到宇宙的深邃,但如果换成全息影像,观众将直接“身处”太空;而片中主人公杰克·萨利和纳美族公主奈蒂莉骑着迅雷翼兽在空中俯冲狂飙的场景,在全息影像下,只要加一个第一视角的镜头,“空间再造”形成的视觉效果马上可以让观众体会那种急速下坠带来的失重快感……

全景式电影的出现,很可能会引起创作观念和观影观念的变化。”张之益说。比如目前我们观影的时间概念都是物理上的,比如90或120分钟,而在全景式电影中,更多的是心理时间,这不难理解——就像1个有恐高症的人坐过山车,物理上的1分钟,在他的心理感受上可能变得无比漫长。

同时张之益指出,由于全景式电影是空间范畴,不需银幕作为载体,加之其是对个体观众的放映,和传统的观众们在黑暗中集体观影的仪式感差别很大,因此全景式电影将来应用的具体形式目前尚不好断定。

张之益表示,全息技术目前已经成熟,甚至全息影像感知技术都已开发出来,但要投入到电影的实际制作中却绝非易事,其中成本和市场是最主要的问题。在《阿凡达》出现之前几十年,3D立体影像技术就已存在,全景式电影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相关产品

  • 全息全透明影像屏幕 150″
  • 全息全透明影像屏幕 120″
  • The OmniGlobe® 全息式球形展示系统 60” Suspended OmniGlobe
  • The OmniGlobe® 全息式球形展示系统 60" OmniGlobe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