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为实验教学增光添彩
虚拟现实技术为实验教学增光添彩
相关人员发现,普通高中实验室建设缺位,利用率低,实验教学有被弱化的趋势。高中课程改革承载着众多希望,备受社会关注。其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大亮点。作为点燃亮点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教学能否落实?落实情况如何?近日,市教育技术装备站对此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不容忽视。 我市近半数高中实验室间数或面积不达标,扩招犹如雪上加霜,导致实验室硬件不达标。今年市区两所省级示范高中扩招学生数百人,实验室数量并未随之增加;另两所接受调查的民办高中则根本未建实验室。 班额过大导致学生实验“流产”。城区一所市级示范高中2009级班额人数达到90多人,学校标准化实验室的座位只有64个,根本无法满足“一人一座”。 新课程实验量增加不少,其中,生物学科几乎翻了一番。新增实验内容需要的设备昂贵,药剂价格不菲。许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老化,没有及时更新和维护,没有及时添置和补充,致使实验教学无法开展。 调查中,市教研室高中科科长石雄斌发现,我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展仍以教师演示为主,边讲边实验的课型没有得到实施,课外探究型实验几乎没有开展,学生动手机会减少。 虚拟实验代替学生动手 调查显示,市区高中大多安装了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得到普及。一些实验课件,受到老师的青睐。这种课件通过flash的动画演示,可以把实验全过程完整形象地表达出来。虽然这是一种教学手段的进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市区一所学校的张姓物理老师说,新课改强调老师将主动权下放,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以前,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40分钟可以完成实验。现在提倡让学生自己选器材、考虑操作方法、在做的过程中发现种种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但是比较费时间,一节课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正是考虑到学生动手做实验影响教学进度,老师便用虚拟实验代替分组实验。虚拟实验大多是“在黑板上画实验”“在电脑上播实验”。 >>相关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