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振明:无限接近虚拟世界
翟振明:无限接近虚拟世界
见到翟振明教授的时候,他正在电脑上制作一段数码音乐。“如果事情按计划进行,这将会是HIPIHI将来登录时候使用的音乐”,他兴致盎然。刚刚从北京回来的他,完成了两个与虚拟世界有关的项目——与HIPIHI这个号称中国版《第二人生》的虚拟世界创始人许晖就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对等性”的多日对话,以及为HIPIHI做一些音乐和图像创意方面的具体项目。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虚拟现实,什么是“第二人生”。 “第二人生”的理念先驱之一就是他 “第二人生”问世于2003年,而翟振明早在多年前就专门论证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本体论上的对等性。根据美国乔治敦大学人类学家唐纳德·琼斯的研究,“第二人生”这个“独立世界”理念的主要来源,就是翟教授1998年在美国出版的《Get Real》这部哲学著作。很多网络游戏都会自称是一个世界,《魔兽世界》著名的宣传语就是“一个世界在等待”,但翟振明意义上的“一个世界”不是修辞比喻,而是“一个对等的,与真实世界一样具有所有元素的世界,一个物理意义上的世界”。他论证的是:“虚拟世界”可以具有一个独立世界的所有物理属性,提供我们与外界交互的一切方式。 他的丛书,他的对话录 “我们已经整理出12万字了,这是北大出版社的‘中国学术对话丛书’的第2本。第1本也是我的对谈录,叫做《撩开你的面纱:女性主义与哲学的对话》,对话的形式加上巧妙的角度,让这些书比较容易进入,可以作为哲学的入门读物来读。” 其实翟振明的学术语言是英文,他之前的两本专著都是英文写作,其中被视为虚拟实在逻辑基础的《Get Real:A Philosophical Adventure in Virtual Reality》在2007年被北大出版社译为中文,名为《有无之间:虚拟实在的哲学探险》。 虚拟世界不是科幻小说 原来从康德以来,大部分哲学家认为我们的经验世界取决于我们认知它的方式,空间是感觉的框架。翟振明证明的就是,虚拟技术完全可以做到所有感觉器官的延伸:现在就可以做到用3D眼镜来让人认为自己看到立体的东西,用环绕立体声让人产生声源方向的听觉,用模拟手部动作的方式操纵千里之外的机械手进行精细的外科手术、考古、勘探……事实上,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科技、国防、工业、医学等领域。 现在,有了“第二人生”这样独立的网络世界虚拟社会存在,又另外有一套完全成熟的无缝进入虚拟世界的技术,两者一旦对接,与我们现实世界对等的另一世界就完成了。这不是科幻小说。 三角形不会有四条边 面对这个问题,翟振明首先阐明的是,现在存在的上网聊天与我们的现实世界肯定是不对等的,那还只是一个应用工具,我们讨论的是完整的虚拟世界。在那里,主要问题变成“要提供怎样的基本原理”。莱兹尼兹说上帝创造这个世界,那么在所有的逻辑可能里面这一定是最好的世界,因为创世者是全善全知全能的。那么我们设置这个虚拟世界要考虑的,也是一些规范性的问题:什么样的世界是最好的世界?东西应该折旧损坏吗?人可以被伤害吗?伤害之后该不该惩罚?有没有自然的惩罚?还有边界问题,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两个世界的无缝连接,但这个边界抹掉好不好呢?人类会变成科幻电影中那种依赖电脑生存的生物吗? 翟振明提出了两个概念,客体技术与主体技术,通俗地讲,客体技术是对外的,制造工具的,“搞外部世界的”,不好了可以扔掉它;而主体技术则是“搞我们人类自身的”,比如基因遗传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都属于这类。对于后者,伦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去做了,就会对人类自身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所以需要慎重全面的思考。究竟好不好?该不该?翟振明自己也还没有得出倾向性的结论:“以前我只是思考本体论,到底这个问题伦理上该不该,我还要重新思考,要非常系统地论证”。 值得安慰的是,在这不同的世界中,还有不会改变的东西,那就是基本规律性的公理、逻辑、几何……在虚拟世界中,三角形也不可能有四条边。另外,虚拟世界的出现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世界的本源,每个人从此要开始思考,什么是自我。 >>相关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