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应用>技术动态>技术应用

浅议光学式立体三维显示技术

浅议光学式立体三维显示技术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clark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9日 点击数: 字号:

人们对客观环境的感知总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及味觉等自然地获取的,对系统的控制亦应自然地借助自动跟踪系统,即利用性能先进的传感器对人体位置及力度进行有效的探测。换句话说,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方式有多种,借助视觉所能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通过听觉、触觉、嗅觉及味觉等其他方式所能获取的信息量,而且视觉可产生客体景物的深度感,即提供客体景物的立体三维信息。临场感是指观看者似乎感到被显示的画面空间与观看者所在的实际空间是在同一个空间内。深度感可被视为依存于进深方向的距离、前后关系反映于人眼视网膜而产生的心理暗示(cue)因素。立体感则是如全息摄像所呈现出的立体三维空间物体的厚度与鼓起等心理暗示因素或表现平面二维图像及绘画所显示出立体三维效果的心理暗示因素。立体感和深度感有时真的还很难截然分开。

立体三维显示的临场感是使人具有“身临其境”逼真感之根本。为要逼真地模拟视觉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立体三维显示技术的图像处理及理解能力,图像处理的质量愈高,图像处理的速度愈快,图像识别的能力愈强,系统的理解能力愈完善,系统的视觉临场感便愈佳。视觉是提高临场感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是唯一的因素。人们曾预言,听觉可能是立体三维显示技术中最先达到逼真程度的领域,触觉是一个刚起步研究与试验的领域,采用数据手套来提供触觉反馈信息。这种由微处理器和传感器构成的数据手套,与视觉、听觉相配合,极大地增强了立体三维显示系统的临场逼真感。而嗅觉与味觉还属于一个尚未实质性开展研究的领域。故提高立体三维显示系统的临场感,尚需进行大量艰苦的工作。

人们对记录和再现客观世界的立体三维图像显示向往已久,除雕塑外,这方面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印刷术及照相术的问世使得视觉信息可借助价廉的大批量复制而广为传播,从而标志着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但传统的图画及照片仅能显示出平面二维的图像。如何利用平面二维记录介质来产生出三维信息即立体三维图像,是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构成图像深度感的机理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眼对客观世界的深度感主要来自如下四种效应:

调节效应
调节效应是指人眼借助于纤毛体肌肉的拉伸来调节眼球晶状体的焦距。显然,即使用单眼观看物体时,这种调节效应也是存在的,故它属于一种单眼深度感心理暗示。但这种心理暗示只有在与双眼心理暗示共同配合下,且物体距人眼较近时才会起作用。

会聚效应
会聚效应系指当用双眼观看物体上的一点时,两眼视轴所构成的角度称为会聚角。显然,当纤毛体肌肉的拉伸使眼球稍微转向内侧,以便对着一点观看时便能给出了一种深度感的心理暗示,这种双眼心理暗示便称为会聚效应。通常,调节效应与会聚效应相互关联,会聚效应亦仅在物距较近时才较为明显。

双眼视差
人的双眼具有一定的空间距离,瞳孔间距约为6.5㎝,当双眼观看同一立体三维物体时,双眼是从略微不同的角度注视的,从而双眼视象会稍有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双眼视差。对于中等视距的物体,人们公认双眼视差信息是深度感最重要的心理暗示。当人眼观看物体上的一点时,从该点发出的光便聚焦于双眼视网膜的中心斑点。故可以说,一双眼内的两个中心斑点在视网膜上给出了“对应位置”,从而依据“对应位置”来确定会聚的大小。而来自注视点以外各点的光线并不总是聚焦在两视网膜的对应位置,这种效应称为双眼视差效应。现代发展起来的各种由平面二维图象产生出立体三维图象的技术也正是利用这一基本机理。

单眼移动视差
当用单眼观看物体时,若眼睛位置不动,调节效应便是对深度感的唯一心理暗示,若允许观看位置移动的话,便可利用双眼视差这种效应从各个方向来观看物体,从而产生出深度感,这个效应便称为单眼移动视差。显然,单眼移动视差对静态物体就不起作用。

综上所述,人眼观看一个全息再现图象宛如观看一个实际的三维物体一样,上述四种效应全部同时存在,故人眼处于自然观看的状态。而人眼观看一个立体图象时,仅仅存在双眼视差这一效应。尽管它是对物体深度感至关重要的一种生理学上的心理暗示,但因不是全部的心理暗示而使人眼处于一种不十分自然的紧张状态。这种状态在短时间内观看静态的立体图象时并不明显,但当观看立体电视时,由于人眼长时间处于这种不十分自然的观看状态便会感到极不舒适及非常疲劳。

眼镜式立体三维图像

互补色立体三维图像
当人们观看两个由互补色绘制成的体视对图像时,需配戴上一副为互补色镜片的眼镜,如左眼借助红色镜片观看到红色的图片,右眼通过蓝色的镜片观看到蓝色的图片。由于每只眼睛仅能观看到相应色彩的图片而观看不到另一个的图片,从而实现了双像的分离;双像在人的意识中的叠合则形成了立体感。该显示方法的显著优点是其简易性,对视场和景深并无严格的限制。但这种不同色像的观看与复合容易引起人眼的疲劳,而且还无法将其应用于彩色的图像。

偏振式立体三维图像
1938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示出首座大型立体电影院,其机理即为偏振式立体三维图像。该显示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用正交偏振的两束光同时将一体视对图像投影至同一屏幕上,同时让观看者配戴上用一对正交偏振片制成的眼镜,即可实现双像的分离。这种显示方法可制成宽视域和大景深,成像质量优异,画面栩栩如生,且还可将其应用于彩色的图像,故在日后迅速发展的立体电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迄今,它仍是实现大屏幕立体显示最具实用价值和最便于普及推广的一种立体三维显示技术。

棱镜式立体三维图像
近年来,有人提出利用棱镜的色散作用实现立体三维彩色图像。左右双眼分别借助一枚棱镜观看物体时,因棱镜对蓝光的偏转角较对红光的大,故经棱镜折射后的表观位置分别移蓝色物象移至红色物像的前方,从而使图像产生出深度感。

光栅式立体三维图像
最近提出了另一种需配戴眼镜观看并可将彩色图像的色彩变化转为呈现深度变化的立体三维图像,称为光栅式立体三维图像。即红色的物体相对于蓝色物体位置前移,从而产生出深度感。若用这种方法观看一幅红绿蓝三基色平面图片,则会观看到红色物体距离人眼最近、绿色物体居中、蓝色物体距人眼最远。该显示方法可应用于大屏幕(屏幕对角线1m以上)及景深较大的显示。但光栅通常具有多个折射级,虽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使某一级折射光光强达到最强,但其他级的折射光干扰通常不易被全部消除。

非眼镜式立体三维图像

视差挡板式立体三维图像
视差挡板式立体三维图像的基本机理如图4所示。平面A上交替地排列着分为细条的左眼视像(白色部分)和右眼视像(黑色部分),在双眼L,R和平面A间置放一狭缝挡板B,使得左眼L仅能观看到左眼视像,右眼R仅能观看到右眼视像。记录图片A时可用单部相机法,亦可用多部相机法。单部相机法中或采用大孔径镜头(直径大于瞳距)一次曝光,或让相机在两次曝光间位置水平移动,上述两种工作方式中,照相底片前皆置放狭缝板。多部相机法中先用多部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物体的视像,然后让其在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将各自的视像投射至前面有狭缝板的照相底板上。后者还可发展成投影式显示屏。

微透镜阵列式立体三维图像
20世纪60年代后,利用微透镜阵列记录三维物体的空间像又重新倍受人们的重视。该显示方法亦称集成照相术(IP)。

柱状透镜屏式立体三维图像
柱状透镜屏式立体三维图像可视为微透镜阵列式立体三维图象的一种简化,即将微透镜阵列用一系列竖条形柱状透镜替代。这样虽影响了垂直视差,但制造工艺得到简化。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精密加工、塑料材料、照相及印刷工艺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柱状透镜屏式立体三维图像技术达到实用化程度。此种立体三维图像对屏面大小并无限制,画面明亮,观看简便,但对屏面与柱状透镜的配准位置要求较高,图像的清晰度亦受到柱状透镜屏密度的限制。

除偏振式立体三维图像外,柱状透镜屏式立体三维图像是目前非全息光学式立体三维显示中一种颇为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倍受众多研究者的重视,而且在立体电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1995年,日本Sanyo公司推出的40英寸立体三维投影系统便采用了经改进过的双柱镜屏技术

自动式立体三维图像
自动式立体三维图像包括随机点(Random-dot)立体三维图像及计算机产生的立体三维图像,它是由众多在水平方向上重复周期稍有差异或视角略有变化的基元图像在该方向上重复排列而形成的。这种由水平方向的周期性产生深度感的现象称为“壁纸效应”,即注视周期性排列的壁纸图案时会出现图像“沉入”或“浮出”纸面的感觉。60年代B.Julesz等人据此制作了左、右眼分视的双图案随机点立体三维图像。20世纪70年代后,C.W.Tyler等人将其发展为双眼观看同一幅图案的立体三维图像,并称为“自动式立体三维图像” (Autostereo image)。近年来在国内外颇为流行并被称为“画中画”和“魔画”等。

自动式立体三维图像作为一种艺术品绕有趣味。但它离不开水平方向重复排列的周期性背景,难以实现纯净无背景的立体三维图像画面。另外,注视这种画面直至产生出立体感的“响应时间”对不少人而言也显得相当长(可达数分钟或更长的时间),使其难以用于动态画面的显示。

>>相关产品

  • 相关3D立体显示器的产品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